摘要
胸壁结核一般是结核菌侵犯胸壁组织所致,占全身结核的1%~2%,近年来有上升趋势[1]。胸壁结核性创面是肺外结核发展至胸壁皮肤、软组织乃至胸骨而引发的创面,常表现为慢性溃疡或窦道,即形成慢性结核性创面。由于前期无明显全身症状(如长期的低热、盗汗等),常被其他病症所掩盖,早期诊断较难,漏诊及误诊率极高,导致治疗延误,也会影响局部脏器的功能造成残疾甚至危及生命,加之目前临床治疗手段不统一、不规范、疗效不确定、复发率高等因素,常给患者及家属带来痛苦和危害。本文就胸壁结核性创面的诊治,尤其是外科治疗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今后胸壁结核性创面的临床规范化、系统化治疗提供参考。
出处
《感染.炎症.修复》
2014年第2期122-124,共3页
Infection Inflammation Repair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81372051)
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7123229
7122179)
全军医学科技"十二五"重点课题(BWS11C061)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项目(2012CB518104)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资助二等资助项目(2012M512081
2012M5218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