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VIP36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三天子都、仙都、鼎湖,知在何方?——浅议地方史研究的一种方法转向
被引量: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以“小五金”享誉全国的浙江省永康市,目前在寻黄帝文化的根,计划在当地石城山建立黄帝文化旅游区,依据是:黄帝曾在这里炼铜铸鼎。黄帝与石城山的故事据说记载于《山海经》。《隋书·经籍志》云:“初,萧何得秦图书,故知天下要害。后又得《山海经》,相传以为夏禹所记。”
作者
卢敦基
机构地区
浙江省社会科学院浙江历史文化研究中心
出处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142-145,共4页
Zhejiang Social Sciences
关键词
地方史研究
《山海经》
黄帝文化
天子
文化旅游区
永康市
浙江省
经籍志
分类号
K061 [历史地理—历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64
同被引文献
14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1
参考文献
3
1
袁珂.《山海经校注》[M].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404.
2
[英]霍布斯鲍姆(Hobsbawm)等.《传统的发明》,顾杭等译,译林出版社,2004年版,第1页.
3
王国维.《古史新证》,见《王国维全集》,浙江教育出版社,2009年版,第11卷,第241-242页.
共引文献
64
1
王凤霞.
生命横遭摧残的哀叹和控诉——先秦两汉动物寓言诗的反伤害意识[J]
.江汉论坛,2004(10):106-108.
被引量:1
2
邹昌林.
中国古代至上神——天帝的起源[J]
.世界宗教研究,2004(4):125-137.
被引量:7
3
祁庆富,马晓京.
黎族织锦蛙纹纹样的人类学阐释[J]
.民族艺术,2005(1):67-81.
被引量:36
4
张玉声.
神话西王母浅说[J]
.西域研究,2005(2):89-94.
被引量:1
5
王纪潮.
楚人思维中的“浪漫”和“理性”问题[J]
.江汉论坛,2005(5):87-92.
被引量:4
6
纪晓建.
《楚辞》《山海经》神祇之互证——《楚辞》《山海经》神话比较研究之三[J]
.江苏社会科学,2006(5):156-159.
被引量:2
7
彭磊.
论仙话兴起之信仰背景[J]
.求索,2006(9):174-176.
8
李晟.
论神仙思想的起源地[J]
.宗教学研究,2007(1):150-153.
被引量:2
9
张和平.
神话隐语与天道模式——“黄帝四面”之谜的再解读[J]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4):64-71.
10
李晟.
论仙境信仰产生的思想根源[J]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4):84-87.
被引量:3
同被引文献
14
1
王晖.
论周代天神性质与山岳崇拜[J]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1):43-51.
被引量:21
2
吴承忠,杨永忠.
论中国山岳崇拜观念的物化[J]
.江汉学术,1997,28(4):64-66.
被引量:4
3
汪启明.
道教起源与黄色、黄帝崇拜[J]
.宗教学研究,1992(Z1):67-71.
被引量:7
4
姚明会.
论道教山崇拜信仰的原因及实质[J]
.合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3(2):73-76.
被引量:3
5
刘志.
魏晋南北朝民间自然信仰与道教文化[J]
.宗教学研究,2009(2):211-216.
被引量:5
6
李铁华.
山岳崇拜与道教修真关系略论[J]
.宗教学研究,2010(2):173-176.
被引量:3
7
李元元,刘亚.
中国古代的“山岳崇拜”及其对传统建筑文化的影响[J]
.建筑与环境,2011(1):8-10.
被引量:2
8
贾海建.
神怪小说中精怪居山现象析论[J]
.明清小说研究,2015,0(2):94-106.
被引量:2
9
黄彩红.
缙云仙都金龙洞出土铜龙与木简[J]
.东方博物,2011(1):54-57.
被引量:3
10
苗诗麒,金荷仙,王欣.
江南洞天福地景观布局特征[J]
.中国园林,2017,33(5):56-63.
被引量:19
引证文献
1
1
朱远娜,金荷仙.
山岳崇拜观念下的仙都名山发展变迁历程探究[J]
.中国园林,2022,38(3):20-25.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1
1
赵烨,赵怡钧,刘心宇,王兴田.
生物文化遗产协同的汶水流域国土风景保护方法研究[J]
.西部人居环境学刊,2023,38(3):24-30.
被引量:1
1
李昕.
《温州经籍志》和它的时代[J]
.兰台世界(上旬),2005(6):101-102.
2
何薇,徐霞辉.
“广州地方史研究与岭南文化”学术研讨会综述[J]
.羊城今古,2005(1):54-55.
3
编纂《百年道学精华集成》通告[J]
.宗教学研究,2009(2):220-220.
4
王青.
翻译与日本文化[J]
.科学中国人,2003(6):56-58.
被引量:1
5
王素.
敦煌儒典与隋唐主流文化——兼谈隋唐主流文化的“南朝化”问题[J]
.故宫博物院院刊,2005(1):131-140.
被引量:7
6
顾奎相.
求同存异 打造“辽海文化”品牌[J]
.理论界,2008(5):1-1.
被引量:1
7
尹韵公.
大国崛起的文化发力[J]
.山东干部函授大学学报,2014(2):6-7.
8
吴忠良.
陈训慈与浙江地方史研究[J]
.浙江工商大学学报,2011(5):45-52.
被引量:1
9
司徒尚纪.
封开:海陆丝绸之路对接一个要冲[J]
.岭南文史,2004(3):16-17.
被引量:1
10
张江.
真转真改是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要害[J]
.求是,2011(2):51-53.
被引量:1
浙江社会科学
2014年 第8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