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图们江口附近沙丘的成因 被引量: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图们江口沙丘沙主要由石英和长石组成 ,其次为岩屑和黑云母。沙的平均粒径为 2 .1 6~2 .1 8 ,相当于 0 .2 2 mm,标准偏差为 0 .55~ 0 .59,偏度为正偏 ,峰态以中等至窄峰态为主。磨圆程度较差 ,以次棱角状—次圆状为主。石英表面主要发育有碟形坑、三角痕、麻坑以及贝壳状断口等机械作用痕迹 ,还发育有溶蚀沟、硅质球沉淀、硅质磷片和硅质薄膜等化学作用痕迹。上述特征表明 。
出处 《海洋地质动态》 2002年第6期6-10,共5页 Marine Geology Letters
基金 吉林大学创新基金资助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10

二级参考文献27

  • 1赵松龄,于洪军.陆架沉积环境研究的若干新进展[J].中国沙漠,1993,13(4):1-5. 被引量:8
  • 2戴风年,干旱区资源与环境,1988年,2卷,2期,25页
  • 3吴正,地理学报,1987年,42卷,2期,129页
  • 4陈秀英,海洋科学,1987年,5期,20页
  • 5吴正,风沙地貌学,1987年
  • 6陈丽华,扫描电镜在地质上的应用,1986年
  • 7吴克刚,热带地貌,1985年,6卷,1期,25页
  • 8王颖,石英砂表面结构模式图集,1985年
  • 9谢又予,中国石英砂表面结构特征图谱,1984年
  • 10吴正,我国的沙漠,1982年

共引文献153

同被引文献42

引证文献3

二级引证文献17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