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VIP36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爆裂玉米膨爆机理探讨
被引量:
1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足够的压力是玉米籽粒膨爆的必要条件和直接原因。爆裂玉米籽粒果皮及胚乳结构紧密,在其含水率为13%—15%的情况下,在高温(177℃)条件下,其内部水分汽化,形成足够压力,故而能自行爆破。而马齿型玉米籽粒在高温条件下不能形成这种压力条件,须靠外部创造高压条件才能膨爆。
作者
饶春富
张荫成
胡春花
陆文柱
邓镇华
机构地区
新疆农垦科学院玉米研究中心
出处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1991年第4期154-156,共3页
Xinjiang Agricultural Sciences
关键词
玉米
爆裂玉米
膨爆机理
分类号
TS213.4 [轻工技术与工程—粮食、油脂及植物蛋白工程]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1
共引文献
17
同被引文献
103
引证文献
11
二级引证文献
48
参考文献
1
1
饶春富,陆文柱,邓镇华,王曙光,刘景德.
影响爆裂玉米膨爆几个因素的探讨[J]
.新疆农业科学,1990,27(5):202-204.
被引量:18
共引文献
17
1
崔彦宏,乔臣文.
爆裂玉米的膨爆机理及影响因素(综述)[J]
.玉米科学,1995,3(4):44-47.
被引量:13
2
刘艳阳,李玉玲,余永亮,李学慧,付家锋.
爆裂玉米膨爆机理的研究进展[J]
.玉米科学,2007,15(2):58-60.
被引量:7
3
林团荣,郭玉华,张立爽,赵鑫闻,姜可心,曲明南.
稻米爆裂特性的初步研究[J]
.中国稻米,2009,15(2):36-37.
4
王玉兰,马晓萍,张彦荣,倪淑凤,王春明.
国内外爆裂玉米遗传育种研究动态[J]
.吉林农业大学学报,1998,20(4):99-102.
被引量:3
5
李玉玲.
普通玉米花粉对爆裂玉米籽粒及爆裂特性的影响[J]
.中国农学通报,1999,15(6):24-26.
被引量:10
6
李玉玲,姜鸿勋.
爆裂玉米的质量标准及膨爆机制[J]
.作物杂志,2000(4):30-32.
被引量:7
7
黄儒强,芮汉明,陶学红,袁海涛.
爆裂玉米的微波膨化特性研究[J]
.食品与机械,2001,17(1):20-21.
被引量:6
8
杨金慧.
爆裂玉米的膨爆机理、影响因子及高产育种的研究进展[J]
.西北植物学报,2001,21(6):1278-1282.
被引量:1
9
杨宏伟,王国琴,王鹏文.
4个爆裂玉米组合籽粒灌浆特性的研究[J]
.天津农学院学报,2016,23(2):25-28.
10
黄儒强,芮汉明,曾庆孝.
食盐对微波真空膨化爆裂玉米的影响[J]
.食品与发酵工业,2002,28(10):53-55.
同被引文献
103
1
田清震,李新海,李明顺,姜伟,张世煌.
优质蛋白玉米的分子标记辅助选择[J]
.玉米科学,2004,12(2):108-110.
被引量:35
2
李明顺,张世煌,李新海,田清震,白丽.
优质蛋白玉米(QPM)选育方法和发展策略[J]
.玉米科学,2004,12(3):36-39.
被引量:13
3
李玉玲,吕德彬,王延召,陈绍江,汤继华.
利用SSR标记研究爆裂玉米自交系的遗传变异及其与普通玉米的遗传关系[J]
.中国农业科学,2004,37(11):1604-1610.
被引量:13
4
刘向辉,蒋基建,朴贤洙.
爆裂玉米主要品质性状的配合力研究[J]
.延边农学院学报,1993(1):1-9.
被引量:4
5
王玉兰,乔春贵,吴旭,禹航,田景池,邢柏林.
爆玉米产量性状的遗传参数研究[J]
.玉米科学,1993,1(3):1-3.
被引量:2
6
刘大文,周泽华.
爆裂玉米的改良和利用[J]
.贵州农业科学,1994,22(6):46-49.
被引量:11
7
陈火英,张建华,金兴龙,何云海.
爆裂型玉米爆裂品质与籽粒结构关系的研究[J]
.上海农学院学报,1994,12(3):157-160.
被引量:7
8
王玉兰,乔春贵,王庆钰,赵仁贵.
爆裂玉米距离分析与杂种优势[J]
.作物学报,1994,20(2):223-228.
被引量:22
9
朱军,许馥华.
胚乳性状的遗传模型及其分析方法[J]
.作物学报,1994,20(3):264-270.
被引量:61
10
莫惠栋,徐辰武.
质量-数量性状的遗传分析 Ⅲ.受三倍体遗传控制的胚乳性状[J]
.作物学报,1994,20(5):513-519.
被引量:24
引证文献
11
1
崔彦宏,乔臣文.
爆裂玉米的膨爆机理及影响因素(综述)[J]
.玉米科学,1995,3(4):44-47.
被引量:13
2
李玉玲,董永彬,崔党群,牛素贞,王延召,余永亮.
利用三倍体胚乳遗传模型定位爆裂玉米膨爆特性QTL[J]
.中国农业科学,2006,39(3):448-455.
被引量:4
3
刘艳阳,李玉玲,余永亮,李学慧,付家锋.
爆裂玉米膨爆机理的研究进展[J]
.玉米科学,2007,15(2):58-60.
被引量:7
4
陆卫平,荀根勤,彭顺林,童长兴.
爆裂玉米高产生育特性的研究[J]
.江苏农学院学报,1997,18(2):27-35.
被引量:11
5
王玉兰,马晓萍,张彦荣,倪淑凤,王春明.
国内外爆裂玉米遗传育种研究动态[J]
.吉林农业大学学报,1998,20(4):99-102.
被引量:3
6
楼辰军,王鹏文,王国琴.
爆裂玉米研究现状[J]
.天津农业科学,2000,6(3):45-48.
被引量:10
7
李玉玲,姜鸿勋.
爆裂玉米的质量标准及膨爆机制[J]
.作物杂志,2000(4):30-32.
被引量:7
8
杨金慧.
爆裂玉米的膨爆机理、影响因子及高产育种的研究进展[J]
.西北植物学报,2001,21(6):1278-1282.
被引量:1
9
黄盈,邱林权,张振葆,王红玲,张素芝.
一个玉米爆粒突变体的鉴别与遗传分析[J]
.农业与技术,2015,35(2):18-20.
10
周强,史庆玲,董永彬,李彦伟,邓飞,马智艳,乔大河,李玉玲.
opaque-2基因对爆裂玉米籽粒性状、品质和膨爆特性的影响[J]
.河南农业科学,2016,45(1):24-28.
被引量:3
二级引证文献
48
1
王晓波,王利强,毕成龙,李春成,包和平.
爆裂玉米膨爆性状的混合遗传分析[J]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38(9):53-60.
2
李玉玲,吴锁伟,董永彬,张亚丽,李志强.
不同普×爆后代群体膨爆特性的分离特征研究[J]
.玉米科学,2004,12(2):3-6.
被引量:4
3
张世忠,徐晓红,王青蓝,张妤,赵娜.
我国爆裂玉米选育的状况和展望[J]
.安徽农学通报,2005,11(3):10-11.
被引量:3
4
赵小广,宗力.
坚果类物料脱壳技术应用与发展现状[J]
.新疆农机化,2005(6):29-32.
被引量:22
5
牛素贞,李玉玲,董永彬,吴晓军.
玉米普×爆BC_2S_1家系籽粒营养品质及其与膨化倍数的相关分析[J]
.河南农业科学,2006,35(1):33-36.
被引量:2
6
李玉玲,杜振伟,董永彬,吴晓军,牛素珍.
爆裂玉米产量及膨爆特性遗传效应分析[J]
.华北农学报,2006,21(1):35-38.
被引量:3
7
董永彬,李玉玲,牛素贞,吴晓军.
普×爆F_3家系的膨爆特性及其与穗粒性状的相关分析[J]
.玉米科学,2006,14(3):53-55.
被引量:3
8
吴晓军,台国琴,李玉玲.
普×爆组合不同选系方法选择效果研究[J]
.玉米科学,2006,14(4):35-38.
被引量:1
9
权灵通,王彦阳,刘亚军,杨引福.
FPM-I型家用爆玉米花机与爆裂玉米膨爆品质试验研究[J]
.粮油加工,2007(7):115-117.
被引量:1
10
李玉玲,李学慧,董永彬,牛素贞,刘艳阳,王延召,魏蒙关,崔党群.
利用相同来源F_(2:3)和BC_2S_1群体定位玉米生育期QTL[J]
.华北农学报,2007,22(6):38-43.
被引量:13
1
陆锦山.
β—胡萝卜素对人类健康的作用和机理探讨[J]
.食品添加剂工业,1995(1):26-31.
2
谢广发.
植酸提高米曲霉酶活力的机理探讨[J]
.山东食品发酵,2000(2):14-15.
3
赵武奇,.
香茹干制机理探讨[J]
.食品科技,1994(6):23-24.
4
曹国镛.
黄酒蛋白混浊的形成机理探讨和防治[J]
.食品与机械,1993,9(6):33-35.
被引量:3
5
姚玉静,崔春,邱礼平,陈黎斌.
类蛋白反应条件及其机理探讨[J]
.中国调味品,2009(2):45-48.
被引量:16
6
曾新安,高大维,李国基,于淑娟.
高压电场对液化酶的活性影响及其机理探讨[J]
.食品科学,1997,18(6):3-5.
被引量:12
新疆农业科学
1991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