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VIP36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元谋干热区旱坡地生态果园建设模式
被引量:
1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金沙江干热区光热条件充足,适宜发展各种果树,但旱坡地发展果树难度大。据此,本文从生态农业的角度,介绍关键的技术措施、适用的生态工程。说明建设生态果园既减少水土流失,又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作者
纪中华
李建增
沙毓沧
李贵华
机构地区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热带亚热带经济作物研究所
出处
《农业环境与发展》
2002年第1期8-9,共2页
Agro-Environment and Development
基金
云南省-中国科学院资助项目
关键词
元谋干热区
旱坡地
生态果园
模式
分类号
S181 [农业科学—农业基础科学]
S66 [农业科学—果树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4
参考文献
2
共引文献
163
同被引文献
103
引证文献
14
二级引证文献
110
参考文献
2
1
钟祥浩.
干热河谷区生态系统退化及恢复与重建途径[J]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0,9(3):376-383.
被引量:139
2
张学武.
福建柏幼林施肥试验的研究[J]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2002,24(5):630-634.
被引量:35
二级参考文献
14
1
刘淑珍,黄成敏,张建平,范建蓉.
云南元谋土地荒漠化特征及原因分析[J]
.中国沙漠,1996,16(1):1-8.
被引量:28
2
谢福光,肖祥希,何连桂,张海泉,刘斌.
火炬松施肥效应的研究[J]
.福建林业科技,1997,24(1):27-31.
被引量:4
3
沈伟其.测定叶绿素含量的混合液提取法[J].植物生理学通讯,1988,(3):62-64.
4
国家环保局 等.中国珍稀濒危保护植物名录[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7..
5
黄成敏,山地研究,1999年,17卷,2期,79页
6
晏 磊,可持续发展基础,1998年,1页
7
张荣祖,横断山旱河谷,1992年
8
窦荷璋(译),坡面形态与形成过程,113页
9
中国树木志编委.中国主要树种造林技术[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81..
10
黄成敏,何毓蓉.
云南省元谋干热河谷土壤水分的动态变化[J]
.山地研究,1997,15(4):234-238.
被引量:22
共引文献
163
1
谢作贵.
湿地松3年生幼林配方施肥的计量分析[J]
.山东林业科技,2006,36(4):21-22.
被引量:2
2
纪中华,刘光华,段曰汤,沙毓沧,李建增.
金沙江干热河谷脆弱生态系统植被恢复及可持续生态农业模式[J]
.水土保持学报,2003,17(5):19-22.
被引量:50
3
黄招.
不同施肥处理与红锥幼林生长相关性的研究[J]
.林业勘察设计,2013,33(1):113-115.
被引量:4
4
晏坤,王上辅.
龙洞沟流域生态环境现状及其改善对策[J]
.资源与人居环境,2003,0(9):31-33.
5
朱红业,张映翠,龙会英,沙毓沧,张明忠,杨忠,金杰,史亮涛.
金沙江流域元谋干热河谷人工酸角林地铺地木蓝引种研究[J]
.西南农业学报,2004,17(5):576-579.
被引量:9
6
方海东,纪中华,杨艳鲜,拜得珍,廖承飞.
金沙江干热河谷新银合欢人工林物种多样性研究[J]
.水土保持研究,2005,12(1):135-137.
被引量:35
7
杨艳鲜,纪中华,杨顺林,廖承飞.
生态农业在元谋干热河谷生态旅游中的开发前景[J]
.亚热带农业研究,2005,1(1):58-61.
被引量:1
8
宫阿都,何毓蓉.
金沙江干热河谷典型区(云南)退化土壤的结构性与形成机制[J]
.山地学报,2001,19(3):213-219.
被引量:38
9
郑益兴,刘秀贤,杨朝风,郑国荣,张燕平.
元谋干热河谷印楝幼林施肥效应初步研究[J]
.林业科学研究,2005,18(2):137-142.
被引量:7
10
蔡小虎,杨灌英,范成绪,费世民,陈秀明,王鹏,李裕.
西南地区森林可持续经营目标与模式[J]
.四川林业科技,2005,26(3):27-32.
被引量:10
同被引文献
103
1
刘金环,曾德慧,Don Koo Lee.
科尔沁沙地东南部地区主要植物叶片性状及其相互关系[J]
.生态学杂志,2006,25(8):921-925.
被引量:150
2
纪中华,刘光华,段曰汤,沙毓沧,李建增.
金沙江干热河谷脆弱生态系统植被恢复及可持续生态农业模式[J]
.水土保持学报,2003,17(5):19-22.
被引量:50
3
刘端,刘华,白志强,许正.
濒危植物新疆野苹果光合生理生态特性研究[J]
.陕西林业科技,2009,33(1):1-4.
被引量:3
4
梁杰明,林建平,陈海平,方华.
珠海建设迹地岩土坡植被恢复的生态效应研究[J]
.水土保持研究,2004,11(3):175-177.
被引量:4
5
王道杰,崔鹏,朱波,王玉宽.
金沙江干热河谷植被恢复技术及生态效应——以云南小江流域为例[J]
.水土保持学报,2004,18(5):95-98.
被引量:43
6
应叶青,吴家胜,戴文圣,黎章矩.
柃木苗期光合特性研究[J]
.浙江林学院学报,2004,21(4):366-370.
被引量:34
7
纪中华,李建增,沙毓沧.
干旱环境对罗望子水分生理的影响[J]
.西南农业学报,2004,17(6):730-732.
被引量:6
8
李晓娜,郑大玮,李忠辉.
阴山北麓缓坡丘陵不同植被类型下土壤水分空间分布特征—以武川县为例[J]
.土壤通报,2005,36(1):23-25.
被引量:3
9
李小明,名取俊树,大政歉次.
人工环境下两种梭梭幼苗光合水分关系的比较研究[J]
.Acta Botanica Sinica,1993,35(10):758-765.
被引量:10
10
邓纯章,侯建萍,李寿昌,赵恒康,付昀.
哀牢山北段主要森林类型凋落物的研究[J]
.植物生态学与地植物学学报,1993,17(4):364-370.
被引量:22
引证文献
14
1
杨艳鲜,纪中华,方海东,拜得珍,廖承飞.
元谋干热河谷旱坡地复合生态农业模式效益研究初评[J]
.水土保持研究,2005,12(4):88-89.
被引量:11
2
杨艳鲜,纪中华,沙毓沧,潘志贤,方海东,拜得珍,廖承飞.
元谋干热河谷区旱坡地生态农业模式的水土保持效益研究[J]
.水土保持学报,2006,20(3):70-73.
被引量:18
3
杨艳鲜,潘志贤,纪中华,廖承飞,拜得珍,方海东.
元谋干热河谷退化荒坡、冲沟木豆造林技术[J]
.林业科技开发,2006,20(4):69-71.
被引量:2
4
何璐,段曰汤,沙毓沧,罗敬萍,瞿文林,马开华,张德.
金沙江干热河谷区生态经济林复合种植模式的生态经济效益研究[J]
.水土保持学报,2006,20(5):16-19.
被引量:22
5
陈晓林,杨忠,熊东红,杨宗估,郭逢春.
元谋干热河谷民营水土保持发展的驱动力研究[J]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7,16(A02):153-157.
6
杨艳鲜,廖承飞,沙毓沧,纪中华,方海东,潘志贤,冯光恒.
元谋干热河谷旱坡地双链型罗望子-牧草-羊生态农业模式高效配套技术研究[J]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08,16(2):464-468.
被引量:6
7
杨艳鲜,方海东,潘志贤,冯光恒,沙毓沧,纪中华,杜波,和寿甲.
云南元谋干热河谷区旱坡地不同生态农业模式土壤水分差异性分析[J]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09,27(2):248-252.
被引量:7
8
杨艳鲜,冯光恒,潘志贤,方海东,沙毓沧,纪中华.
干热河谷旱坡地生态农业可持续发展探索与实践——以金沙江元谋干热河谷为例[J]
.亚热带农业研究,2009,5(3):212-216.
被引量:5
9
杨艳鲜,潘志贤,冯光恒,方海东,彭辉,纪中华,岳学文,奎建蕊,方晋.
元谋热区科研、开发、旅游三位一体新型农业科技园的创建[J]
.贵州农业科学,2010,38(10):231-233.
被引量:3
10
杨艳鲜,潘志贤,冯光恒,沙毓沧,彭辉,纪中华.
罗望子人工林凋落量及养分归还特征[J]
.福建林学院学报,2010,30(4):320-326.
被引量:7
二级引证文献
110
1
麦有专.
八种热带花卉林下复合种植模式探讨[J]
.热带林业,2013,41(1):43-46.
被引量:1
2
李鹏,李占斌,薛萐,郑郁.
干热河谷地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土壤微生物量及其活性分异特征[J]
.应用基础与工程科学学报,2011,19(S1):130-138.
被引量:3
3
廖承飞,纪中华,杨艳鲜,方海东,拜德珍,潘志贤.
元谋干热河谷山羊新品种引种适应性研究[J]
.西南农业学报,2006,19(B09):249-253.
4
王瑞文.
西南地区农业生态模式述评[J]
.农技服务,2007,24(5):70-73.
被引量:2
5
许岳飞,毕玉芬,金晶炜.
灌草复合型草地水土保持功能与经济效益分析[J]
.水土保持学报,2007,21(6):56-59.
被引量:10
6
杨艳鲜,廖承飞,沙毓沧,纪中华,方海东,潘志贤,冯光恒.
元谋干热河谷旱坡地双链型罗望子-牧草-羊生态农业模式高效配套技术研究[J]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08,16(2):464-468.
被引量:6
7
窦中江,刘辉,李铭.
新疆干旱区木豆引种适应性研究[J]
.林业科技开发,2008,22(2):60-63.
被引量:1
8
聂小军,张建辉,刘刚才,南岭,苏正安.
金沙江干热河谷侵蚀陡坡植被恢复对土壤质量的影响[J]
.生态环境,2008,17(4):1636-1640.
被引量:18
9
方海东,段昌群,潘志贤,沙毓沧,何 璐,纪中华.
金沙江干热河谷生态恢复研究进展及展望[J]
.三峡环境与生态,2009,2(1):5-9.
被引量:18
10
杨艳鲜,方海东,潘志贤,冯光恒,沙毓沧,纪中华,杜波,和寿甲.
云南元谋干热河谷区旱坡地不同生态农业模式土壤水分差异性分析[J]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09,27(2):248-252.
被引量:7
1
冯光恒,木万福,沙毓沧,杨长楷,何璐.
元谋干热区冬季甜脆玉米引种试验[J]
.中国蔬菜,2006(1):42-42.
2
龙会英,朱红业,沙毓沧,张映翠,金杰,史亮涛,张明忠,江功武.
元谋干热河谷区热带优良牧草引种试验研究[J]
.西南农业学报,2006,19(B09):201-205.
被引量:3
3
杨艳鲜,纪中华,沙毓沧,方海东,廖承飞,潘志贤.
元谋干热区退化山地复合生态农业模式自然资源的利用研究[J]
.西南农业学报,2006,19(B09):206-209.
被引量:8
4
冯光恒,木万福,杨长楷,何璐.
元谋干热区反季甜脆玉米品种比较[J]
.热带农业科技,2005,28(4):37-38.
5
李昌文,杨向东,杨长楷,阮继伟,木万福.
元谋干热区冬季番茄新品种引种试验[J]
.西南农业学报,2006,19(B09):170-173.
被引量:1
6
赵悦仙.
元谋干热区反季节番茄引种试验初报[J]
.长江蔬菜,2009(X04):48-50.
7
何璐.
元谋干热区设施农业的耕作障碍及解决途径[J]
.热带农业科技,2005,28(4):15-16.
8
严俊华,罗敬萍,龙会英.
八个蓖麻品种在金沙江干热区试种简报[J]
.云南农业科技,2000(3):17-18.
9
文超.
元谋干热区杨桃优质高产栽培技术[J]
.中国热带农业,2009(5):58-59.
10
王彩,张国薇,王浩,李元良.
芒果嫁接技术在金沙江干热区的应用现状及对策[J]
.中国热带农业,2017(2):17-19.
被引量:2
农业环境与发展
2002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