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VIP36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饮用水生物过滤处理工艺述评
被引量:
25
Review on the Biofiltration Process for Drinking Water Treatmen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生物过滤可同时有效去除饮用水源中的浊度、可生物降解有机物、氨氮、铁、锰等污染物质 ,改善和提高饮用水的生物稳定性和安全性 ,管理简便、运行稳定可靠、投资省、运行费用低 ,是一项经济实用的饮用水处理新工艺 。
作者
余键
曾光明
施周
机构地区
湖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出处
《中国给水排水》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37-39,共3页
China Water & Wastewater
基金
湖南省建设厅资助项目
关键词
饮用水
生物过滤
稳定性
可生物降解
分类号
TU991.24 [建筑科学—市政工程]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3
参考文献
7
共引文献
102
同被引文献
190
引证文献
25
二级引证文献
122
参考文献
7
1
李爽,张晓健,刘文君,曹莉莉,王占生,张素霞,金维荣,姜颍,吴卫革.
控制饮用水处理工艺及配水管网中卤乙酸的研究[J]
.中国给水排水,1999,15(6):1-4.
被引量:11
2
董历新,仲爱青.
生物接触法除铁除锰水厂的设计与运行[J]
.中国给水排水,1999,15(5):28-30.
被引量:8
3
薛罡,赵洪宾,陈向明,宋宪谋.
地下水除铁除锰生物处理工艺试验研究[J]
.给水排水,2000,26(12):8-11.
被引量:11
4
吴红伟,刘文君,张淑琪,王占生,张弥,徐欣,樊康平.
水厂常规工艺去除可生物同化有机碳的研究[J]
.中国给水排水,1999,15(9):7-9.
被引量:22
5
李德生,黄晓东,王占生.
微污染源水净化新工艺——生物强化过滤研究[J]
.中国给水排水,2000,16(10):18-20.
被引量:29
6
杨开,周涛,高婷,周毅.
生物活性炭—砂滤处理微污染原水研究[J]
.中国给水排水,2000,16(12):54-56.
被引量:28
7
龙小庆,王占生,富良,赵家平,沈飚,顾玉其.
生物活性滤池的特性研究[J]
.给水排水,2001,27(5):6-7.
被引量:10
二级参考文献
13
1
吴正淮.
地下水除铁除锰机理的革新与应用[J]
.给水排水,1994,20(1):5-8.
被引量:20
2
张杰,戴镇生.
地下水除铁除锰现代观[J]
.给水排水,1996,22(10):13-16.
被引量:74
3
张杰,杨宏,徐爱军,鲍志戎,李惟.
生物固锰除锰技术的确立[J]
.给水排水,1996,22(11):5-10.
被引量:97
4
吴正淮.地下水除铁降低锰机理的革新与应用.国际供水会议论文集[M].,1995.142-150.
5
张晓健 曹莉莉 等.饮用水中活性炭吸附卤乙酸特性的研究.水工业与可持续发展[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8.77-84.
6
[1]Patrick Niquette,et al. Backwashing First-stage Sand-BAC Filters.J AWWA,1998,90(1):86~97
7
张杰,戴镇生.
地下水除铁工艺与适用条件[J]
.给水排水,1997,23(2):8-12.
被引量:3
8
张杰,给水排水,1997年,1期
9
Chen Weijie,JAWWA,1998年,90卷,4期,151页
10
张晓健,水工业与可持续发展,1998年,77页
共引文献
102
1
夏琼琼,陈卫,顾丽,罗彬.
水厂过滤工艺的生物强化技术研究[J]
.中国给水排水,2006,22(z1):386-389.
2
沈巍,王郑,林子增,孔宇,王峰,杨铠诚.
生物过滤在饮用水处理中的研究进展[J]
.工业安全与环保,2013,39(5):8-10.
被引量:1
3
梁锡念,黄小伟,林祖兴,黄诚,周日东,梁剑平,梁荣光,郭艳.
饮用水氯化消毒副产物污染控制研究[J]
.中国公共卫生,2004,20(3):331-332.
被引量:10
4
王园园,泮进明,谢可军,苗香雯,崔绍荣.
工厂化水产养殖废水处理的研究与展望[J]
.中国农机化,2004(5):54-56.
被引量:11
5
孙全庆,冯勇,许根福.
我国地下水除铁、除锰技术发展状况[J]
.湿法冶金,2004,23(4):169-175.
被引量:14
6
杨艳玲,李星,李圭白,张卿.
饮用水生物稳定性控制指标探讨[J]
.给水排水,2005,31(2):12-16.
被引量:19
7
焦中志,陈忠林,刘丽君,王东田,张永吉,李圭白.
氯胺消毒对卤乙酸类消毒副产物的控制研究[J]
.给水排水,2005,31(6):35-37.
被引量:8
8
邓耀杰,李平,朱凡,罗丹.
以回用为目标的污水深度处理组合工艺及其发展[J]
.环境工程,2005,23(3):10-14.
被引量:22
9
范荣桂,范彬,杜显云,栾兆坤,朱书全.
深床过滤机理及其在水处理中的应用研究与进展[J]
.环境污染治理技术与设备,2005,6(9):1-6.
被引量:5
10
马放,秦松岩,黄鹏.
曝气式固定化生物活性炭深度处理滤池出水的净化效能研究[J]
.四川环境,2005,24(5):1-3.
被引量:1
同被引文献
190
1
阮如新,徐袁春.
预加臭氧对饮用水净化的作用[J]
.给水排水,1993,19(10):15-18.
被引量:5
2
刘双江,刘志培,王保军,杨惠芳,李永秋,俞毓馨,王占生.
水源水生物预处理反应器微生物学特征[J]
.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1994,7(2):1-5.
被引量:4
3
崔康平,彭书传,周元祥.
上流式曝气生物滤池脱氮性能研究[J]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28(4):374-378.
被引量:19
4
樊耀波,王菊思.
水与废水处理中的膜生物反应器技术[J]
.环境科学,1995,16(5):79-81.
被引量:92
5
蔡祖华,朱匡纪,樊宏,黄秀琴.
农村饮用水卫生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与对策[J]
.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06,20(2):66-67.
被引量:30
6
刘文君,贺北平,张锡辉.
生物预处理对受有机污染源水中胶体Zeta电位的影响研究[J]
.中国给水排水,1996,12(4):27-29.
被引量:35
7
高鹏祥,罗亚田.
高铁酸盐的制备及其在水处理中的应用[J]
.河北化工,2006,29(4):7-9.
被引量:6
8
刘海龙,夏忠欢,王东升,汤鸿霄,张金松.
典型南方水强化混凝有机物分级处理研究[J]
.环境科学,2006,27(5):909-912.
被引量:16
9
赵玉华,安鼎年,葛永军.
超滤技术用于城市污水深度处理的试验研究[J]
.沈阳建筑工程学院学报,1996,12(4):447-451.
被引量:6
10
王海东,王淑莹,彭永臻.
进水负荷对硝化菌与异养菌竞争关系的影响[J]
.中国给水排水,2006,22(23):26-29.
被引量:34
引证文献
25
1
夏琼琼,陈卫,顾丽,罗彬.
水厂过滤工艺的生物强化技术研究[J]
.中国给水排水,2006,22(z1):386-389.
2
卜兆宇,陈卫,夏琼琼.
饮用水生物强化过滤工艺生物膜特性研究[J]
.供水技术,2008(1):11-15.
被引量:5
3
张长,曾光明,余健,任文辉,何元春,付国楷.
湘江微污染饮用水源水生物过滤去除特性研究[J]
.环境科学研究,2004,17(4):44-47.
4
赖日明,黄剑明,叶挺进,周柏明,陈锋.
饮用水处理技术现状及研究进展[J]
.给水排水,2012,38(S1):213-218.
被引量:14
5
马满英,刘有势.
加强城镇供水水质安全性的对策探讨[J]
.中国资源综合利用,2004,22(6):27-31.
被引量:2
6
邓耀杰,李平,朱凡,罗丹.
以回用为目标的污水深度处理组合工艺及其发展[J]
.环境工程,2005,23(3):10-14.
被引量:22
7
桑军强,王志农,李福志,张锡辉.
饮用水生物处理中微生物量和活性的测定方法[J]
.环境污染治理技术与设备,2005,6(8):88-90.
被引量:20
8
李思敏,孟庆梅,姚宏伟,张朋菲.
生物砂滤池去除亚硝酸盐氮的效果及影响因素分析[J]
.中国给水排水,2006,22(3):55-57.
被引量:5
9
桑军强,王志农,孟庆宇,张锡辉,何长义.
受污染水源水的生物处理工艺试验研究[J]
.中国工程科学,2006,8(3):75-78.
10
顾琳,余健.
饮用水源中痕量有机物的生物膜降解[J]
.湿法冶金,2006,25(4):208-211.
二级引证文献
122
1
丁小洋.
市政污水回用深度处理中双膜法的应用[J]
.砖瓦世界,2019,0(18):21-21.
2
王占金,于衍真.
臭氧生物活性炭工艺去除水源水中有机物的研究进展[J]
.江苏化工,2008,27(5):7-10.
被引量:11
3
李富秀.
心系法庭 志在公平——《大法官》为改革呐喊[J]
.声屏世界,2002(2).
4
沈巍,王郑,林子增,孔宇,王峰,杨铠诚.
生物过滤在饮用水处理中的研究进展[J]
.工业安全与环保,2013,39(5):8-10.
被引量:1
5
张长,曾光明,余健,任文辉,何元春,付国楷.
湘江微污染饮用水源水生物过滤去除特性研究[J]
.环境科学研究,2004,17(4):44-47.
6
赵殿生,刘冰,余国忠,赵承美.
贫营养条件下生物滤池中异养细菌和硝化细菌的关系[J]
.给水排水,2011,37(S1):148-151.
被引量:2
7
徐静,刘国华,郦逸根,李琰.
氟的生物环境地球化学与含氟水处理技术[J]
.西部探矿工程,2004,16(10):209-211.
被引量:17
8
马满英,余健.
有机物对地下水除铁影响的研究与展望[J]
.工业水处理,2004,24(11):1-4.
被引量:1
9
赵玉香.
城市供水发展趋势的分析及建议[J]
.广东科技,2005,14(5):53-54.
10
邓耀杰,李平,朱凡,罗丹.
以回用为目标的污水深度处理组合工艺及其发展[J]
.环境工程,2005,23(3):10-14.
被引量:22
1
吴红伟,石振清,王占生.
净水工艺对水中可生物降解有机物去除的研究[J]
.给水排水,1999,25(7):16-18.
被引量:6
2
方华,吕锡武,乐林生,鲍士荣.
可生物降解有机物的去除机制与规律[J]
.中国给水排水,2004,20(12):30-32.
被引量:1
3
任海青,上官薇薇.
中国木结构建筑发展研究与现状[J]
.建设科技,2015,0(3):12-16.
被引量:10
4
李爽,张晓健.
优化混凝控制水中可生物降解有机物[J]
.中国给水排水,2003,19(4):39-41.
被引量:5
5
陈丹.
浅析观赏草在湛江市公园中的运用[J]
.中国科技纵横,2010(13):123-123.
6
姚振凯,梁明生,杨敦才,黄运平.
我国公路连拱隧道施工工艺述评[J]
.交通科技,2006,16(2):35-37.
被引量:2
7
闭式地源热泵系统设计与安装标准(续)[J]
.中国建设信息(供热制冷),2008(8):64-65.
8
张昌清.
磷石膏制水泥缓凝剂工艺述评[J]
.化学工业与工程技术,2001,22(3):18-20.
被引量:7
9
猎奇[J]
.中学生百科(悦青春),2015,0(8):4-4.
10
用膜生物反应器去除饮用水中可生物降解的有机碳的最佳化[J]
.水处理信息报导,2004(3):50-50.
中国给水排水
2002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