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VIP36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浅谈中医定向透药治疗产后缺乳临床感悟
被引量: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目的浅谈中医定向透药治疗产后缺乳的临床疗效感悟及组方用药特点。方法通过分析产后缺乳的主要证候、病因病机及组方用药特点,结合典型病例分析中医定向透药治疗的疗效及感悟。结果中医定向透药治疗可有效改善产后缺乳症状,提高母乳喂养有效率。结论中医定向透药治疗产后缺乳疗效显著,可接受度高,值得临床辨证应用及推广。
作者
王青英
周忠明
机构地区
湖北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学院
湖北省中医院妇产科
出处
《光明中医》
2018年第22期3403-3404,共2页
GUANGMING JOURNAL OF CHINESE MEDICINE
关键词
产后缺乳
中医定向透药
气血不足
肝气郁结
分类号
R271.44 [医药卫生—中医妇科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25
参考文献
8
共引文献
227
同被引文献
51
引证文献
4
二级引证文献
13
参考文献
8
1
苏建强,戴耀华.
母乳喂养益处和现状的研究进展[J]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2011,22(2):231-233.
被引量:7
2
叶娟,邢丽.
治疗产后缺乳药物的研究概况[J]
.医学综述,2016,22(9):1711-1714.
被引量:20
3
袁颖,郭忻,金素安,何世民,符胜光.
黄芪当归不同配伍对气虚血瘀证大鼠血液流变学及血清干扰素-γ、白细胞介素-4的影响[J]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13,20(11):44-46.
被引量:28
4
李苒,高杉,于春泉.
柴胡和白芍配伍抗抑郁作用的研究进展[J]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2,18(14):313-316.
被引量:47
5
朱云飞,刘玉玲,全小明.
穴位按摩在产后缺乳产妇中的应用研究[J]
.中国针灸,2018,38(1):33-37.
被引量:105
6
高云航,赵是钧,赵晗旭,王开,娄玉杰,马红霞.
不同方法提取的复方中药提取物对小鼠乳腺上皮细胞增殖的影响[J]
.中国兽医杂志,2016,52(1):27-30.
被引量:6
7
孙白云,蔡滨,金保方,于红.
中药治疗产后缺乳的药理机制探讨[J]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7,26(5):562-564.
被引量:21
8
罗琳雪,陈丽芬,黄基梅,李雯馨,凌燕兰,卢健.
电话随访在母婴分离产妇产褥期健康教育中的应用[J]
.护理研究(中旬版),2012,26(4):999-1000.
被引量:13
二级参考文献
125
1
郑燕,谢萍,郑静,郑利茶,唐佳佳.
产后缺乳的中西医病因病机与治疗[J]
.中药与临床,2013,4(1):44-46.
被引量:43
2
张团笑,牛彩琴,秦晓民.
王不留行对家兔离体主动脉环张力的影响及其机制[J]
.中药药理与临床,2004,20(4):28-29.
被引量:7
3
李悦山,张建龙,薛磊.
黄芪与当归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增殖及VEGF表达的影响[J]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2005,28(3):224-227.
被引量:28
4
张峰,曹仲伟,张学杰,李法曾.
柴胡对大鼠慢性应激抑郁模型脑单胺类神经递质及其代谢物含量的影响[J]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2005,29(3):224-226.
被引量:50
5
张磊,周艳丽,刘维.
白芍总苷联合雷公藤多苷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增效减毒临床疗效观察[J]
.天津中医药,2005,22(3):207-208.
被引量:29
6
苏孝共,朱光辉,王增寿.
白芍与柴胡不同比例配伍芍药苷水煎出量的比较[J]
.中国现代应用药学,2005,22(3):256-257.
被引量:15
7
彭平,程玲.
浅论符合肝“体阴用阳”特性的配伍柴胡和白芍[J]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5,14(14):1879-1879.
被引量:7
8
杨铁虹,贾敏,梅其炳,周四元.
当归多糖组分AP-3对不同淋巴细胞亚群的作用[J]
.中国生化药物杂志,2005,26(6):344-346.
被引量:13
9
吕文科,沈骅睿,胡晓梅.
漏芦黄酮对成骨细胞的体外毒性实验研究[J]
.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2006,14(1):42-44.
被引量:7
10
周燕蓉,谢萍,毛利华,舒洁.
产后缺乳的中西医认识[J]
.甘肃中医,2006,19(2):27-28.
被引量:34
共引文献
227
1
周凤花,李丽丽,李思琦.
周氏手法按摩配合点穴治疗肝郁气滞型产后缺乳病的临床研究[J]
.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2023,20(10):57-61.
2
宇庆迎,刘墨林,薛玲.
基于均匀设计法评价柴胡提取物与芍药苷配伍组合的抗抑郁作用[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20(32):282-283.
被引量:1
3
崔健.
5P手法按摩联合大黄芒硝外敷对剖宫产术后产妇乳汁淤积及母乳喂养情况的影响[J]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2021,2(20):1-3.
被引量:3
4
曾见喜,骆淑华.
护理干预对母婴分离产妇泌乳效果的观察[J]
.中外医学研究,2013,11(20):111-111.
被引量:3
5
祁向争,张秋月,翟静波,徐强,张新颖,汪元元,周晓妍,汪涛,赵英强,王保和.
疏肝法治疗高血压病的用药规律研究[J]
.天津中医药,2013,30(9):567-568.
被引量:6
6
刘连新,姜洪池.
组织微阵列技术原理及其在肿瘤研究中的应用[J]
.国外医学(肿瘤学分册),2000,27(2):83-85.
被引量:4
7
梁雪珍.
电话随访对少数民族地区初产妇母乳喂养率的影响[J]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2012,34(6):855-855.
被引量:1
8
肖梅林.
健康教育路径对母婴分离母乳喂养的影响[J]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3,11(5):113-114.
被引量:2
9
刘巍,周晓艳.
中西医结合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临床观察[J]
.光明中医,2013,28(5):1001-1002.
被引量:6
10
吴晓青,童妍,马超英,耿耘,蒋合众.
二苯乙烯苷在小鼠行为模型上的抗抑郁作用[J]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3,19(14):190-193.
被引量:5
同被引文献
51
1
卢丽芬,郑怡真,郑晓云,缪海燕,陈玉萍.
口服中药结合低频脉冲电刺激治疗产后缺乳30例临床观察[J]
.福建中医药大学学报,2014,24(2):7-1.
被引量:9
2
王宏才,安军明,韩颖,黄琳娜,赵京文,魏立新,董岚,翟桂荣,李秀萍,杨爱君,古梅.
针刺少泽治疗产后乳汁分泌不足: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J]
.中国针灸,2007,27(2):85-88.
被引量:37
3
魏立新,王宏才,韩颖,李彩芬,王新中.
Clinical Observation on the Effects of Electroacupuncture at Shaoze(SI 1) in 46 Cases of Postpartum Insufficient Lactation[J]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2008,28(3):168-172.
被引量:7
4
于庆影,张杰,石曾育,李红梅.
通乳汤配合外治法治疗产后缺乳疗效观察[J]
.新中医,2015,47(2):163-164.
被引量:7
5
夏明,刘志坚.
产后早期行足三里及三阴交穴位注射对产妇乳汁分泌的影响[J]
.新中医,2015,47(5):305-306.
被引量:12
6
李能霞,王国俊.
产后康复仪联合自拟生乳汤治疗产后缺乳的临床研究[J]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2015,24(6):313-313.
被引量:1
7
佟靖,史玉红.
物理因子结合中药电熨治疗产后缺乳240例[J]
.河南中医,2015,35(6):1351-1353.
被引量:7
8
王逸娜,田丹,田丽杰.
三穴配合按摩在自然分娩产妇产后缺乳中的应用效果[J]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5,21(21):2560-2561.
被引量:25
9
张敏.
中西医结合治疗气血亏虚型产后缺乳的疗效观察[J]
.西部中医药,2015,28(8):121-122.
被引量:3
10
王梅真.
补益气血通络下乳方治疗产后缺乳的临床效果分析[J]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5,7(29):203-204.
被引量:5
引证文献
4
1
周兰,陆丹华,李佳颖,徐敏,王天慈.
针灸治疗产后缺乳症有效性系统评价及Meta分析[J]
.广东职业技术教育与研究,2019(5):176-181.
被引量:1
2
肖莉,田媛.
补益气血通络下乳方治疗产后缺乳的临床观察[J]
.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2019,6(34):67-67.
被引量:3
3
胡蓝,胡津.
按摩联合艾条悬灸治疗产后缺乳临床观察[J]
.光明中医,2020,35(18):2907-2909.
被引量:4
4
杨华,张寿全,李天赐.
中医适宜技术治疗产后缺乳运用现状[J]
.内蒙古中医药,2022,41(3):142-144.
被引量:5
二级引证文献
13
1
刘佩珊.
补益气血通络下乳方治疗产后缺乳的临床效果[J]
.智慧健康,2020(16):133-134.
被引量:3
2
周凤花,李丽丽,李思琦.
周氏手法按摩配合点穴治疗肝郁气滞型产后缺乳病的临床研究[J]
.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2023,20(10):57-61.
3
陈郁葱,黄欣茵,李映桃.
泌乳Ⅱ期乳汁分泌影响因素分析[J]
.中国妇幼保健,2021,36(12):2830-2834.
被引量:9
4
杨华,张寿全,李天赐.
中医适宜技术治疗产后缺乳运用现状[J]
.内蒙古中医药,2022,41(3):142-144.
被引量:5
5
杨文政,戴霞.
中医药治疗产后缺乳的研究进展[J]
.当代医药论丛,2022,20(16):28-30.
被引量:1
6
王芹玉,潘小佳,林爱玉.
雷火灸联合下乳涌泉散治疗肝郁气滞型产后缺乳的临床效果研究[J]
.北方药学,2022,19(4):40-42.
被引量:3
7
李华霞,来玉芹.
产后缺乳的中医药研究进展[J]
.光明中医,2022,37(22):4205-4207.
被引量:6
8
徐晓波,魏卫红.
早期乳房护理对母婴分离产妇泌乳质量的影响[J]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2023,9(5):82-84.
被引量:2
9
宗可敬,邵珠燕,范清美,韩倩,唐妍,乔建红.
中医适宜技术在产妇泌乳启动延迟中的应用进展[J]
.护理学杂志,2023,38(14):122-125.
被引量:4
10
朱丽红,诸薇薇,陈宴.
中医适宜技术在三级综合医院应用中的困境与管理对策[J]
.中医药管理杂志,2023,31(12):250-252.
被引量:1
1
李晓静,杨峰艳.
针药结合中医特色护理对气血亏虚型产妇产后缺乳的预防效果[J]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2019,36(1):83-86.
被引量:41
2
张伟妃,李雪,张瑞义,王立娟,李小雪,李福凤.
大肠癌临床辨证面诊信息特征研究[J]
.中国中医药科技,2019,26(1):1-4.
被引量:13
3
闫晓晴,刘颖,涂心云,岳明明.
崩漏临床辨证思维分析[J]
.新疆中医药,2019,37(1):194-196.
被引量:4
4
朱晶晶,王艳昕,李丹丹,濮绘绘,朱龙.
从心肝论治围绝经期失眠临证撷要[J]
.江苏中医药,2019,51(2):57-59.
被引量:4
5
曹琳婧,王恩龙.
针灸治疗中风后抑郁的机理与展望[J]
.中医临床研究,2018,10(33):87-90.
被引量:7
6
李前前,韩雪,葛国岚.
小续命汤联合综合康复治疗重症手足口病恢复期疗效观察[J]
.新中医,2018,50(12):166-168.
被引量:8
7
赵立娜,祝东升,翟臻,杜佳睿.
中药外治乳腺增生病的临床研究概况[J]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18,13(12):1761-1763.
被引量:17
8
陈圣堂,刘恺.
逍遥散临床验案举隅[J]
.湖北中医杂志,2018,40(12):51-52.
被引量:1
9
姚国晋,孔立红.
浅析针灸从“虚”从“瘀”立论防治产后病[J]
.光明中医,2017,32(1):42-43.
被引量:19
10
刘茜.
田玉美“六法”治疗脾胃病经验[J]
.湖北中医药大学学报,2018,20(6):105-109.
被引量:1
光明中医
2018年 第2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