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管理世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38-44,54,共8页
Journal of Management World
同被引文献458
-
1郑功成,周弘,丁元竹,李玲,林闽钢,丛树海,童星,何文炯,申曙光,林义,关信平,高和荣.从战略高度完善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完善社保体系重要讲话精神[J].社会保障评论,2021,5(2):3-19. 被引量:14
-
2张全锋,秦宏毅.浅谈社会转型期社会公正的构建原则[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8,6(2):31-33. 被引量:6
-
3万广华,张茵,牛建高.流动性约束、不确定性与中国居民消费[J].经济研究,2001,36(11):35-44. 被引量:514
-
4祁一平,王汝强.关于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新思考[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6,8(9):82-83. 被引量:1
-
5朱勇.2000年民政工作总部署[J].中国民政,2000(1):40-45. 被引量:5
-
6张敏杰.论中国共产党的宗旨及其社会政策体现[J].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2001(5):7-11. 被引量:2
-
7吕学静.探析中国失业保险基金面临的问题与对策[J].北京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1,16(1):23-26. 被引量:4
-
8洋龙.平等与公平、正义、公正之比较[J].文史哲,2004(4):145-151. 被引量:125
-
9项继权,袁方成.我国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财政投入与需求分析[J].公共行政评论,2008,1(3):89-123. 被引量:72
-
10王启富,马志刚.权利的成本──效益分析[J].政法论坛,1999,17(4):3-16. 被引量:46
引证文献61
-
1马义玲.论社会保障权[J].社科纵横,2005,20(4):126-127. 被引量:1
-
2付钢.公务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问题与对策[J].知识经济,2008(9):79-80.
-
3郭金丰,杨翠迎.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建立过程中的政府责任探析[J].江西行政学院学报,2004,6(4):19-21. 被引量:6
-
4林光祺,盛锐.转型期中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形势研瞻与政策选择[J].生产力研究,2004(11):128-130. 被引量:2
-
5李茜.中国养老保险制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探讨[J].法制与社会,2008(25):232-233. 被引量:1
-
6王素敏.论弱势群体的社会保障[J].广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20(6):91-93. 被引量:1
-
7吴湘玲,叶汉雄.我国基本养老保险的城乡分割及其对策探讨[J].江汉论坛,2005(11):140-143. 被引量:9
-
8张祖平.试论社会转型因素对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影响[J].江苏商论,2005(11):150-152. 被引量:2
-
9刘华,张旻宇.扩大基本养老保险覆盖面问题的思考[J].工会论坛(山东省工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12(2):12-13.
-
10姜忠萍.全球化背景下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J].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2006,29(2):48-50. 被引量:2
二级引证文献529
-
1许圣蓝,安然,曾理斌,刘瑞明,王凯琳.东莞市城乡居民医保补偿政策满意度及影响因素[J].社区医学杂志,2023,21(2):94-99.
-
2宋凤轩,孙颖鹿,朱碧莹.新古典家庭决策模型下的农村留守老人养老模式选择[J].东岳论丛,2021(3):109-121. 被引量:12
-
3冯雪黎.城市独生子女家庭养老意愿及影响因素分析[J].智能计算机与应用,2020(4):271-275.
-
4李悦.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的发展及其运行保障[J].产业与科技论坛,2020,0(2):32-33.
-
5谢冬梅,张晓纯,王雨欣.文化变迁对失能老人养老模式选择的影响[J].边疆经济与文化,2022(11):5-10.
-
6岳芫.农地财产权益融资担保配套机制研究[J].楚天法治,2018(9):46-46.
-
7杨青松,罗建河.我国群众体育政策执行阻滞效应的多维分析——以《全民健身计划纲要》为例[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8,28(6):11-14. 被引量:15
-
8金台临.从城镇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看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J].社科纵横,2007,22(7):71-73. 被引量:2
-
9樊小钢.城乡社会保障制度衔接模式探讨[J].浙江社会科学,2004(4):106-109. 被引量:23
-
10韦彩玲.土地流转“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民”模式的潜在问题及对策研究[J].甘肃社会科学,2012(6):236-239. 被引量:10
-
1代长星,党军芬.当前职工权益需求的新变化[J].中国工运,2010(5):50-50.
-
2蓝雨.WTO 的影响切切实实[J].北京观察,2002(2):36-39.
-
3苏战冰.入世给社会治安带来的挑战[J].西部大开发,2002(9):14-15.
-
4章晓琳.论替代性纠纷解决机制中的司法调解[J].才智,2012,0(27):11-11.
-
5李鮀翀,袁伟东.论基层支部在参政议政中的作用[J].团结,2001(5):23-25.
-
6岑益郎,陈冰.浅议高校院级信访稳定防控机制的构建[J].中国职工教育,2013,0(5X):108-108.
-
7贺连辉,文银花.论加入WTO后的干部素质要求[J].晓庄学院社会科学学报,2001,30(S2):30-32. 被引量:1
-
8罗蔚.亦喜亦忧话“民教”[J].公民导刊,2007(10):46-47.
-
9戴辉.从城乡差距谈农村公共产品问题[J].莱阳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8(3):10-13. 被引量:1
-
10赵龙生.道家法律思想在建设和谐社会中的价值[J].华章(初中读写),2007(1):49-4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