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VIP36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中医药为主治疗急性心肌梗塞38例
被引量: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以中医辨证论治为主配合西药对症治疗急性心肌梗塞38例,认为本病病因病机以心血瘀阻、痰浊阻络为主,重则可致心阳虚衰。 血瘀、痰浊与心阳虚衰可互为因果。故应及早诊断治疗,痰瘀祛除及心阳虚衰恢复后,均以益气活血化瘀法治之。
作者
潘志学
机构地区
广东省曲江县中医院
出处
《新中医》
CAS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31-32,共2页
New Chinese Medicine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塞
中西医结合疗法
辨证分型
治疗
分类号
R542.22 [医药卫生—心血管疾病]
R259.422.2 [医药卫生—中西医结合]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2
共引文献
21
同被引文献
89
引证文献
6
二级引证文献
20
参考文献
2
1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卫生部.临床疾病诊断依据治愈好转标准[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9.32.
2
中华全国中医学会内科学会.心痹诊断及疗效评定标准[J].中国医药学报,1988,3(2):66-67.
共引文献
21
1
崔春霞,魏淑丽.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心肌梗塞疗效观察[J]
.辽宁中医杂志,2004,31(10):868-869.
被引量:3
2
周琦,刘红旭.
急性心肌梗死中医药临床治疗现状[J]
.北京中医,2006,25(8):506-509.
被引量:1
3
刘隽,罗新民.
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心肌梗死后心绞痛(心气亏虚型)36例[J]
.光明中医,2006,21(9):66-67.
被引量:3
4
李柳骥,严季澜.
厥心痛古今文献述要[J]
.吉林中医药,2006,26(11):1-4.
被引量:6
5
姜冰.
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心肌梗死后心绞痛26例[J]
.中国中医急症,2007,16(7):869-870.
被引量:2
6
叶丽红.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心肌梗死30例[J]
.首都医药,2008,15(6):49-49.
7
景国际.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心肌梗塞60例[J]
.光明中医,2008,23(8):1119-1120.
被引量:4
8
王星田,董炜.
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86例临床观察[J]
.江苏中医药,2008,40(10):45-46.
被引量:2
9
王永霞,胡宇才,朱明军,高传玉.
冠心病心绞痛中医证候分布相关性研究[J]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08,3(12):714-716.
被引量:15
10
徐学功,鲁文涛,张晓.
采用聚类分析法对郑州市172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中医证候分布规律研究[J]
.中医研究,2010,23(3):30-32.
被引量:2
同被引文献
89
1
张莉,刘东方.
常规下如何治疗急性心肌梗死[J]
.中外医疗,2008,27(21).
被引量:1
2
郑曙云,徐建国,赵振中.
参附注射液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J]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4,24(6):541-544.
被引量:61
3
赵静,刘南,左俊岭,黄小平,陈镜合.
开心胶囊抗心肌梗死后心室重构的临床研究[J]
.新中医,2005,37(4):31-32.
被引量:11
4
吕宝经,荣烨之,赵美华,黄国芳,朱向阳,杨瑾文.
生脉散对急性心肌梗塞患者的抗脂质过氧化作用[J]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1994,14(12):712-714.
被引量:38
5
李静,陈可冀,张靖溥,丁大成.
血管通对实验性动脉粥样硬化家兔血管壁血小板衍化生长因子A、B及c-myc基因表达的影响[J]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1995,15(1):33-35.
被引量:89
6
唐利龙,汪丽惠,张均华,朱国英,张小荣.
川芎嗪对原代培养血管平滑肌细胞胶原基因表达的影响[J]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1995,15(11):666-667.
被引量:92
7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政司胸痹急症协作组东北分组.
胸痹心厥(冠心病心肌梗塞)急症诊疗规范[J]
.中国中医急症,1995,4(4):183-185.
被引量:95
8
张京.
赵冠英教授辨治急性心肌梗塞的经验[J]
.光明中医,1995,10(2):11-13.
被引量:6
9
李锡光,卢健棋,钱海凌,李成林,杨清华,陈远平,曾清,黄立武,梁雪,胡玉英.
参麦注射液对急性心肌梗塞患者超氧化物歧化酶影响的临床观察[J]
.广西中医药,1995,18(5):1-3.
被引量:26
10
高铸烨,徐浩,史大卓,史载祥,周雪忠.
急性心肌梗死中医辨证分型的聚类研究[J]
.中国中医急症,2007,16(4):432-434.
被引量:33
引证文献
6
1
唐耀平,刘钧超.
中医药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研究进展[J]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05,3(12):1093-1094.
被引量:1
2
李霞,尚小明,许丹.
中医药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研究进展[J]
.河北中医,2007,29(4):365-368.
被引量:2
3
林海,杨绿舜,郑定容.
常规治疗联合复方丹参滴丸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疗效观察[J]
.中国医药导报,2009,6(25):52-53.
被引量:3
4
张双旗,陈良细,方显明.
中医药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研究进展[J]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2,10(10):1239-1241.
被引量:9
5
狄灵,杨成志.
急性心肌梗塞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思路探讨[J]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3,10(4):70-70.
被引量:1
6
詹杰,杨积武.
急性心肌梗塞中医药治疗研究近况[J]
.辽宁中医学院学报,2003,5(3):208-209.
被引量:4
二级引证文献
20
1
连晗.
硝酸甘油片与复方丹参滴丸对64例急性心绞痛的临床疗效对比分析[J]
.医学信息(医学与计算机应用),2014,0(12):309-309.
被引量:3
2
Hongcai SHANG Guohua DAI Junhua HANG Yaozu XIANG Yang WANG Junping ZHANG Wuxun DU Jingyuan MAO Chen YAO Weiliang WENG Tiancai WEN Boli ZHANG.
Myocardial infarction secondary prevention study (MISPS)[J]
.Journal of Geriatric Cardiology,2006,3(2):116-119.
被引量:14
3
毛秉豫,茹永新.
芪参益气滴丸对模型大鼠心肌梗死后左室结构及心功能的影响[J]
.中医杂志,2011,52(2):151-154.
被引量:33
4
徐芳,金小福,朱佩君,蒋琼,管青聪.
复方丹参滴丸治疗慢性肾脏病3~5期并发慢性心力衰竭的疗效观察[J]
.浙江实用医学,2012,17(5):335-337.
被引量:1
5
刘井红.
中医药治疗急性心肌梗死59例[J]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3,11(8):9-10.
被引量:1
6
池利民,王利俊.
急诊溶栓结合中药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疗效观察[J]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3,11(7):812-813.
被引量:4
7
白艳萍,张晓芬,田彦梅,侯丽.
舒适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合并焦虑病人中的应用[J]
.护理研究(下旬版),2013,27(7):2267-2268.
被引量:14
8
李艳,时建华,吴晓平,冯艳敏,陈宇,许琛,张淋淋.
解毒通络法治疗急性心肌梗死82例[J]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2014,38(1):42-43.
9
罗东.
中药结合急诊溶栓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管再通率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的影响[J]
.世界中医药,2014,9(9):1162-1164.
被引量:12
10
何杰,盛国安.
参附注射液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并心力衰竭的临床分析[J]
.中国现代医生,2014,52(36):45-47.
被引量:6
1
章友安.
中医药为主治疗肝硬化100例临床分析[J]
.黑龙江中医药,1995,24(3):19-20.
2
张义才.
中医药为主治疗出血性中风82例临床观察[J]
.中国医药指南(学术版),2007,5(09S):66-67.
3
刘冰.
辨证论治肝硬化腹水80例[J]
.湖北中医杂志,2002,24(4):31-31.
被引量:4
4
吴云,王颖.
近5年中医药治疗周围性面瘫研究概况[J]
.黑龙江中医药,2015,44(3):72-74.
5
陈志安.
半夏白术天麻汤治疗美尼尔氏综合征30例[J]
.内蒙古中医药,2013,32(29):14-14.
被引量:2
6
谢鹏程,肖方森.
中医药为主治疗扩张型心肌病6例[J]
.吉林中医药,1998,18(1):23-24.
被引量:1
7
陈涤新.
中医药为主治疗痤疮概述[J]
.河北中医,1991,13(4):46-47.
8
谢升春,蓝世隆.
中医药为主治疗慢性骨髓炎112例[J]
.广西中医药,1989,12(6):1-3.
9
谢道珍,杨卫斌,窦淑荣,姜健鹏,刘自强.
中医药为主治疗出血性中风235例临床观察[J]
.中医杂志,1993,34(2):92-94.
被引量:40
10
章永红,余承惠,郭惠芳,姜建龙.
中医药为主治疗狼疮性肾炎28例[J]
.吉林中医药,1990,10(5):7-8.
被引量:5
新中医
2001年 第6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