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被引文献12
-
1杨江能,姚耀明,奕永庆.经济型喷滴灌技术在余姚的应用[J].浙江水利科技,2005,33(4):92-93. 被引量:1
-
2王浩.我国水资源合理配置的现状和未来[J].水利水电技术,2006,37(2):7-14. 被引量:61
-
3全国喷灌科技情报网,吉林省农业科学院机耕所.国外喷灌发展概况与趋势[R].1984.6-9.
-
4水利电力部科学技术情报室.国外滴灌技术[R].1975.
-
5辽宁省水利科技情报中心站.喷灌技术在国外发展水平和国内差距[R].1983.
-
6浙江省水利厅机电排灌总站.浙江省喷灌概况[R].1983.
-
7浙江省机电排灌总站.南方低丘坡地经济作物适宜的灌溉技术--地埋管道全固定喷灌模式[R].1991.
-
8浙江省水利河口研究院.浙江省节水灌溉发展“十一五”规划报告[R].2005.
-
9浙江省水利厅.浙江水利统计资料2006[R],2006.
-
10李英能.对我国喷灌技术发展若干问题的探讨[J].节水灌溉,2000(1):1-3. 被引量:54
二级引证文献4
-
1廖彩虹.铁观音茶树微喷灌的生理效应研究[J].农村经济与科技,2020,0(2):42-43.
-
2高析,魏野畴,韩建峰,殷晓燕,张付平,符春梅.激光控制平地节水技术在酒泉市几种作物种植模式上的应用效果[J].节水灌溉,2012(11):61-63. 被引量:2
-
3陈长卿,张加清,徐锦大,姚爱萍,王琛,黄赟,赵晋.移动式机动灌溉设备优化设计及其运动分析[J].中国农机化学报,2013,34(3):115-118. 被引量:1
-
4杨新琴,胡美华,陈能阜,赵建阳.微灌在浙江蔬菜生产上的示范应用[J].中国园艺文摘,2014,30(6):168-169.
-
1林中卉.日本旱地灌溉发展之路[J].喷灌技术,1990(4):40-44.
-
2佟伟力.旱地灌溉效率探讨[J].内蒙古水利科技,1989(2):24-25.
-
3张璐,党高兵,杜红利.微喷灌对旱地冬小麦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J].中国农技推广,2015,31(2):44-46. 被引量:4
-
4吴士章,蒋太明,肖厚军,夏锦慧,陈明华,李燚,罗孝云.贵州岩溶山区旱地灌溉方式研究[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21(1):64-67. 被引量:2
-
5李文.日本旱地灌溉技术的发展和几点启示[J].喷灌技术,1996(1):53-58.
-
6游学力.发展小型微型水利解决丘陵区旱地浇灌[J].四川水利,1998,19(4):34-35.
-
7王建,吴军.四川盆中丘陵区坡耕地的水土流失与粮食增产措施[J].四川水利,2005,26(2):46-48. 被引量:2
-
8鲁初.谈我省节水灌溉的效益[J].喷灌技术,1992(2):39-39.
-
9王德骥,李开荫.对丘陵地区稻田耕作难、旱地灌溉难的探讨[J].畜牧兽医科学(电子版),1992(2):50-50.
-
10骆文光.免耕垄作覆盖技术的水土保持及经济效益分析[J].水土保持通报,1994,14(3):35-38. 被引量: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