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改革与战略》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44-47,共4页
Reformation & Strategy
同被引文献43
-
1高圣平,刘守英.《物权法》视野下的《土地管理法》修改[J].中国土地科学,2008,22(7):3-10. 被引量:36
-
2黄健雄.试论我国房地产登记法律制度的完善[J].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47(1):48-53. 被引量:16
-
3赖俊峰,穆晓菊,乔双双.北京市不动产登记档案集约化管理[J].中国档案,2015,0(4):26-27. 被引量:8
-
4么忆延.我国不动产登记制度初探[J].中国律师,2004(8):69-71. 被引量:1
-
5谢乃煌.物权法理论视野中的异议登记——兼评《物权法》第19条[J].求索,2007(5):102-104. 被引量:10
-
6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中央政府门户网站[EB/OL].www.gov.cn.
-
7程啸.不动产登记制度存在几个缺陷[N].检查日报,2005-08-09.
-
8李鸿毅.土地法论[M].著作人自办发行,1991.
-
9杨金书,段国臣.不动产善意取得研究[N].人民法院报,2003-07-29.
-
10王效贤.我国不动产登记制度研究[EB/OL].中国法院网,http://www.chinacourt.org/html/article/200801/23/284383.shtml.
引证文献7
-
1王健,徐建昭.完善我国不动产登记制度的法律思考[J].理论观察,2004(4):67-68. 被引量:1
-
2孙玉凤.论不动产登记机构的现状及未来走向[J].山东行政学院山东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4):38-40.
-
3王敏,陈燕.从一个案例看我国《物权法》之不动产物权登记制度[J].商业文化(学术版),2007(4):196-197.
-
4石晓莉.进一步完善不动产登记制度[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6(5):53-58. 被引量:1
-
5王茜.不动产登记制度探究[J].法制与社会(旬刊),2009(17):62-62.
-
6常健.完善我国不动产登记制度的法律思考[J].改革与战略,2001,17(1):53-56. 被引量:10
-
7刘晓英,马展.近20年我国不动产登记的研究变化与趋势——基于CNKI数据库的CiteSpace分析[J].国土资源科技管理,2019,36(6):90-98.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13
-
1苏小玲.探析便民利民的不动产登记程序构建[J].房地产世界,2021(20):27-29.
-
2彭真明,常健.论中国土地使用权制度的完善——兼评三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草案)的相关规定[J].时代法学,2004,2(1):86-101. 被引量:4
-
3曲珍英.房产登记的法理和登记机关的选择[J].政法论丛,2005(2):56-59. 被引量:4
-
4施昱年,蔡宗翰,陈丽,林增杰.基于AHP构建中国不动产登记制度的分析[J].中国土地科学,2009,23(6):51-55. 被引量:5
-
5石晓莉.进一步完善不动产登记制度[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6(5):53-58. 被引量:1
-
6陈美珠.浅谈我国不动产登记制度[J].西部大开发(中旬刊),2010(1):38-39.
-
7李正春,张世福.《物权法》关于不动产统一登记的制度设计[J].陇东学院学报,2012,23(2):33-35. 被引量:7
-
8严文凤.扬州市广陵区房屋登记问题调研报告[J].法制与社会(旬刊),2014(8):182-183.
-
9张雪.房产登记的法理和登记机关的选择[J].中国房地产业,2018,0(24):49-49.
-
10徐璐.不动产登记制度初探[J].法制与经济(中旬),2012(6):67-68.
-
1刘振风.浅论不动产登记对三线城市的影响[J].新西部(中旬·理论),2016(3):74-74.
-
2王胜宏.国有股减持任重而道远[J].上海投资,2001(10):46-48.
-
3河南省发出第一本不动产权证书[J].地球,2016,0(4):5-5.
-
4“统一”先从平台发力[J].中国不动产,2015,0(2):5-5.
-
5不动产登记年底全覆盖开征房地产税再进一步[J].中国产业经济动态,2017,0(7):7-7.
-
6信息化助推不动产登记管理跨越发展[J].中国不动产,2015,0(7):58-59.
-
7南京 实施不动产登记[J].房地产世界,2016,0(7):10-10.
-
8杨荣南.我国房地产登记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初探[J].东南置业,2006(8):116-117.
-
9郑红玲,李文韬.我国人寿保险公司开展关系营销的模型[J].经济师,2005(7):173-174.
-
10郑振龙.股权分置有利于公司治理[J].21世纪商业评论,2006(1):139-14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