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利用底栖生物监测与评价海洋环境质量 被引量:3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在海洋环境监测及对其质量的评价中,生物学指标是必不可少的。底栖生物活动性小、地区性强,回避污染的能力远不及浮游生物和游泳动物,可以较好地反映环境质量状况,在海洋污染生物监测中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本文对监测的内容,包括指示生物、群落结构,生物测试、毒物分析等问题及海洋环境质量的综合评价问题进行简要介绍,并对今后生物学指标研究提出了看法。
作者 何明海
出处 《海洋环境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4期49-54,共6页 Marine Environmental Science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6

  • 1何明海,蔡尔西,吴启泉,江锦祥,林双淡,徐惠州,刘泉顺,郑凤武,李荣冠.九龙江口底栖生物生态研究[J]生态学报,1988(02).
  • 2何明海,蔡尔西,吴启泉,江锦祥,林双淡,徐惠州,刘泉顺,郑凤武,李荣冠.厦门西港底栖生物的生态[J].台湾海峡,1988,7(2):189-194. 被引量:20
  • 3何明海,吴启泉,郑凤武.厦门港湾多毛类的种类组成与数量分布[J].台湾海峡,1987,6(3):251-259. 被引量:8
  • 4邹景忠,张树荣.海洋污染生态调查研究现状和发展主要趋向[J]海洋环境科学,1985(02).
  • 5范振刚.胶州湾潮间带污染生态学的研究[J]海洋科学,1982(06).
  • 6孙道元,陈木.小头虫作为有机质污染指示生物的调查研究[J]环境科学,1978(01).

二级参考文献1

共引文献26

同被引文献418

引证文献32

二级引证文献238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