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北京档案》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13-15,共3页
Beijing Archives
共引文献32
-
1罗永平.中外文件生命周期理论研究比较[J].山西档案,1999(5):11-13. 被引量:2
-
2张丽.在西部省区建立多功能文件中心的初步设想[J].四川档案,2005(1):8-9. 被引量:1
-
3张永杰.探寻档案定义研究的新视角[J].档案与建设,2006(2):15-18. 被引量:4
-
4邵华.我国适宜推行联合档案室而不是文件中心[J].中国档案,2006(4):20-22. 被引量:4
-
5郑锦霞.百年档案定义略论——兼论我国文件与档案关系问题[J].档案管理,2007(1):32-34. 被引量:4
-
6郑锦霞.百年档案定义论略——兼论我国文件与档案关系问题[J].档案与建设,2007(4):12-14.
-
7原万红.一样的违法设定两样惩处值得思考[J].档案与建设,2007(12):26-28.
-
8王茂跃.关于大文件概念的再思考[J].档案管理,2009(1):28-31. 被引量:6
-
9董近东,王晓燕.政府信息公开与档案开放[J].档案与建设,2009(8):16-18. 被引量:4
-
10何玉琼.沉潜考索之功 理性思辨之作——读《魂系历史主义——西方档案学支柱理论发展研究》有感[J].兰台世界(下半月),2009(10):7-8. 被引量:1
同被引文献56
-
1鱼涌江.试论在我国建立文件中心的可行性[J].档案学通讯,1988(3):22-25. 被引量:4
-
2陈兆祦.再论档案的定义——兼论文件的定义和运动周期问题[J].档案学通讯,1987(2):23-27. 被引量:48
-
3何嘉荪.文件生命周期理论完全适用于中国——与王茂跃等同志商榷[J].山西档案,1998,0(5):14-17. 被引量:24
-
4何嘉荪,蓋书芹.应该如何看待中外“文件”、“档案”概念的不同─—再论文件生命周期理论完全适用于中国[J].浙江档案,1998,0(11):23-25. 被引量:10
-
5王茂跃.再论文件生命周期理论不宜中国化[J].浙江档案,1998,0(7):12-14. 被引量:5
-
6陈作明.文件生命周期理论探疑[J].浙江档案,1997,0(12):5-7. 被引量:10
-
7陈兆祦.对美国档案工作若干问题的观察与思考[J].兰台世界(上旬),1992(5):28-33. 被引量:6
-
8董丹青.从“连锁法”看“一体化”[J].浙江档案,1992(6):22-23. 被引量:4
-
9吴宝康.“文件生命周期理论”问题引起的若干思考[J].档案学通讯,1993(1):9-12. 被引量:64
-
10张敏,王霞.试述我国文件中心的发展特点[J].档案学通讯,2004(5):28-30. 被引量:4
引证文献9
-
1张敏,王霞.试述我国文件中心的发展特点[J].档案学通讯,2004(5):28-30. 被引量:4
-
2郝红梅.发展档案事业 服务经济建设[J].产业与科技论坛,2006,5(8).
-
3刘金霞,黄存勋.文件中心中国化障碍探析[J].档案,2004(4):4-6. 被引量:2
-
4王茂跃.文件机构,还是档案机构——文件中心思考之一[J].档案管理,2010(2):4-6. 被引量:8
-
5朱青梅.浅谈高校文件中心的构建[J].北京档案,2012(10):33-34.
-
6杨松波.文件中心设置与地方综合档案馆建设构想[J].档案学通讯,2001(2):14-16. 被引量:6
-
7李财富.关于文件生命周期理论研究的反思[J].北京档案,2001(5):17-20. 被引量:3
-
8黄霄羽.文件中心建立形式和布局初步设想──我国当前建立文件中心的再思考之四[J].北京档案,2001(5):21-23. 被引量:4
-
9纪红卫.国内文件中心研究的争论及其反思[J].北京档案,2001(7):25-27. 被引量:2
二级引证文献22
-
1金梅.政府文件中心职责分析[J].北京档案,2005(1):19-21.
-
2张丽.在西部省区建立多功能文件中心的初步设想[J].四川档案,2005(1):8-9. 被引量:1
-
3韩玲玲,沈丽,谢静.我国档案中介服务业及其组织优化模式[J].商业经济,2005(9):127-128. 被引量:5
-
4李华莹.浅析“文件中心”与我国档案管理机构的本土资源——兼论建立我国档案管理机构中间层的设想[J].湖北档案,2008(8):13-16.
-
5王茂跃.过渡性机构,还是中间性机构——文件中心思考之二[J].档案管理,2010(6):22-24.
-
6王茂跃.中国特色文件中心的认识误区——文件中心思考之四[J].档案管理,2011(2):5-8.
-
7陈忠海,陈洁.1979年~2010年我国文件中心研究综述[J].档案管理,2011(5):54-57. 被引量:2
-
8徐品坚.也谈文件中心的中国本土化[J].档案与建设,2011(9):4-7.
-
9李财富,谢婉莹.我国文件生命周期理论研究的文献计量学分析[J].档案学通讯,2012(5):24-28. 被引量:3
-
10朱青梅.浅谈高校文件中心的构建[J].北京档案,2012(10):33-34.
-
1吴佩华,贾姝.时代呼唤文件中心[J].机电兵船档案,2002,18(3):6-8.
-
2边莉.《银川市电子文件管理暂行办法》印发[J].兰台世界(上旬),2010(4):38-38.
-
3喻培培,张衡.政府信息公开背景下的新型文件中心——以成都市为例[J].兰台世界(上旬),2008(9):40-41.
-
4边莉.银川市印发《银川市电子文件管理暂行办法》[J].中国档案,2010(4):11-11.
-
5李淑华.论文件中心取代不了机关档案室[J].四川档案,2006(3):10-11. 被引量:2
-
6马翠芬.国外文件中心与我国机关档案室的差异[J].兰台世界(上旬),2007(03S):51-51. 被引量:3
-
7杨庆华.建立文件中心是文件管理的客观需要[J].兰台世界(上旬),2006(02X):33-33. 被引量:1
-
8陆阳.欧美国家商业性文件管理机构研究初探[J].档案学通讯,2005(1):74-77. 被引量:10
-
9王萍.电子政务环境下电子文件中心问题研究[J].档案,2007(3):6-8. 被引量:4
-
10透析文件中心的中国化[J].档案,2004,0(2):36-3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