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VIP36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创新人才的培养与高等教育改革
被引量:
8
The Training of Creative Personnel and Reforms of Higher Educa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实施创新教育、培养创新人才是高等教育自身改革发展和文化发展的迫切需要 ,是我国实现现代化的根本保证 ,更是当代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关键。培养创新能力要创新教育思想、创新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 ,改革现有的学生评价体系 ,营造创新人才脱颖而出的环境。
作者
任元军
机构地区
青岛化工学院高等教育研究室
出处
《煤炭高等教育》
2001年第4期35-37,共3页
Meitan Higher Education
关键词
创新人才
创新能力
高等教育
教育改革
教学内容
分类号
G649.21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57
引证文献
8
二级引证文献
59
同被引文献
57
1
张立勤.
“大学应是理想化的所在”——访南京大学校长蒋树声先生[J]
.南风窗,2002(7):26-29.
被引量:6
2
薛天祥,周海涛,时伟.
高校扩招与高等教育质量保证[J]
.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18(3):5-8.
被引量:29
3
邱咏梅.
高等教育主体形态的变化——关于后精英教育的思考[J]
.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1(2):96-97.
被引量:3
4
路甬祥.
知识经济创新体系与教育改革[J]
.中国大学教学,1998(4):13-16.
被引量:33
5
朱高峰,张维.
面向21世纪的工程教育改革与发展[J]
.中国大学教学,1998(5):5-8.
被引量:7
6
杨起全,吕力之.
透视中国国际竞争力[J]
.瞭望,2002(48):23-25.
被引量:7
7
王文先,赵浩峰.
本科生导师制在毕业设计(论文)教学中的应用[J]
.太原理工大学高等教育研究,2001,19(4):65-68.
被引量:17
8
刘宝存.
大众教育与英才教育应并重──兼与吕型伟、王建华先生商榷[J]
.教育发展研究,2001,21(4):57-59.
被引量:20
9
刘铁芳.
精英教育与大众教育之间的大学品格[J]
.高等教育研究,2005,26(3):7-11.
被引量:9
10
王庆年.
论高等教育改革中的创新人才培养[J]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4(1):87-89.
被引量:2
引证文献
8
1
李建辉,詹曙萌.
识读精英教育:内涵、历程和特征[J]
.教育与考试,2008(6):53-58.
2
李灿华.
论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的精英培养[J]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4(3):65-68.
被引量:1
3
赵鹏大,吕新彪,欧阳建平,杜远生,李正元,魏民,吴太山,庞岚.
坚持教育改革 培养“五强”地学创新人才[J]
.中国地质教育,2006,15(1):12-16.
被引量:37
4
康向阳.
营造自主学习环境是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的关键[J]
.中国林业教育,2007,25(5):6-7.
被引量:8
5
李建辉.
识读精英教育:从传统到现代发展中的多层意蕴[J]
.东南学术,2010(2):140-147.
被引量:3
6
罗茜,高阳洁.
“三位一体”模式下创新型领袖人才的培养途径探究——以中南大学本科教育为例[J]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1(1):161-162.
被引量:2
7
黄子勤.
现代教育技术环境下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J]
.天津城市建设学院学报,2003,9(4):298-300.
被引量:3
8
王文先,张勤,马丽莉.
丰富教学模式,营造创新型人才的孵化环境[J]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4,16(3):91-94.
被引量:5
二级引证文献
59
1
张家元,张建智.
营造一个朝气蓬勃的班集体[J]
.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0(1):114-115.
2
韩锟.
大学新生班导师工作的实践与探索[J]
.高教论坛,2005(4):152-154.
被引量:34
3
谢水祥,温二生.
常规医学实验中学生创新能力及科研思维的培养[J]
.赣南医学院学报,2006,26(5):747-747.
被引量:1
4
陈宁华,沈晓华.
大类招生背景下综合性大学地学创新人才培养的契机与挑战[J]
.中国地质教育,2006,15(4):23-25.
被引量:6
5
江广长,王海花,梁杏.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地学类创新人才核心竞争力的评价[J]
.中国地质教育,2007,16(2):89-92.
被引量:2
6
马丽莉,王文先.
实施创新教育 培养学生的科学幻想与创新能力[J]
.太原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2(B12):64-66.
被引量:1
7
康向阳,胡冬梅.
林木育种学开放式实验教学实践[J]
.中国林业教育,2008,26(1):68-70.
被引量:11
8
王安福.
以校园网络为平台 探索高职教学新模式[J]
.中国林业教育,2008,26(4):32-34.
9
谢佳,张超.
网络教育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
.文学教育,2009(4):145-145.
10
陈映苹.
外语学科自主学习能力与创新能力的关系[J]
.社科纵横,2009,24(3):176-178.
1
郭振江.
高职技能大赛与人才培养探究[J]
.科技创新与生产力,2016(4):40-41.
被引量:1
2
郝晓玲.
关于大学文化建设的实践反思[J]
.国内高等教育教学研究动态,2012(9):6-6.
3
孟慧珍.
引领学生学会学习[J]
.新课程(中学),2011(4):128-129.
4
巩少伟.
市场营销学教学改革探讨[J]
.黑龙江高教研究,2006,24(6):131-132.
被引量:23
5
北京大学元培博雅教育计划人才培养理念及路径[J]
.国内高等教育教学研究动态,2016,0(9):2-2.
6
朱博群.
新形势下我国高师院校发展战略的若干思考[J]
.边疆经济与文化,2008(11):169-170.
7
蒋冀骋.
现代大学应该有什么[J]
.晓庄学院教育科学学报,2003,2(6):20-23.
被引量:3
8
戴洁洁.
美术教学过程中关于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J]
.考试周刊,2008,0(16):50-50.
9
黄婕,陈国豪,耿琰.
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研究与实践[J]
.化工高等教育,2003,20(2):82-84.
被引量:11
10
李豫晋.
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J]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高等教育版),2002(1):15-17.
被引量:3
煤炭高等教育
2001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