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VIP36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学生创造动机的激发与培养
被引量:
6
On the Stimulation and Fostering of Students' Creative Motivation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人的创造力开发不但与人的智力有一定的相关性,而且与人的非智力因素有更密切的关系。动机作为非智力因素之一,不仅是其他非智力因素的前提与基础,对创造力开发更有着重要作用。激发与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不能忽视对学生创造动机的激发与培养。
作者
蓝根莲
机构地区
武汉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
出处
《中国教育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32-34,共3页
Journal of The Chinese Society of Education
关键词
创造力
创造动机
学生
非智力因素
个体发展
合作精神
价值观
表扬方式
想象力
分类号
G420 [文化科学—课程与教学论]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63
同被引文献
25
引证文献
6
二级引证文献
23
参考文献
3
1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100页.
2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第31页
3
转引自鲁克成编著.创造心理与技法.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1988.189,190
共引文献
63
1
王乐夫,陈干全.
公共管理的公共性及其与社会性之异同析[J]
.中国行政管理,2002(6):12-15.
被引量:76
2
夏海.
革命导师关于建设和改革社会主义国家机关的思想[J]
.政治学研究,2001(1):14-18.
3
舒小昀.
英国工业革命时期的家庭生产[J]
.史学月刊,2000(3):72-78.
被引量:3
4
孙中原.
墨家逻辑的现代研究——沈有鼎贡献的意义[J]
.中国文化研究,2001(3):36-41.
被引量:2
5
张梅琴.
社会主义所有制理论的重大发展与创新[J]
.理论探索,2000(5):6-9.
6
黄宝玖.
国家能力:涵义、特征与结构分析[J]
.政治学研究,2004(4):68-77.
被引量:59
7
陈国权,王勤.
论社会公正与政府的公共性[J]
.政治学研究,2004(4):95-99.
被引量:15
8
张贤明.
政治责任的逻辑与实现[J]
.政治学研究,2003(4):46-52.
被引量:54
9
王乐夫.
论公共管理的社会性内涵及其他[J]
.政治学研究,2001(3):78-84.
被引量:94
10
廖光焰.
一脉相承 原则永存——从《共产党宣言》到邓小平理论[J]
.毛泽东思想研究,2000(3):17-19.
同被引文献
25
1
江楚桥.
物理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初探[J]
.中学物理教学参考,2001,30(7):4-7.
被引量:5
2
孙凤玲.
小学生创造性人格及其培养[J]
.辽宁教育,2001(10):26-27.
被引量:1
3
胡玲.
儿童个性的培养与创造潜能的开发[J]
.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2(2):62-64.
被引量:1
4
马良莹.
浅谈儿童创造性思维的培养[J]
.中华女子学院山东分院学报,2004(3):57-58.
被引量:5
5
杨凌.
影响学生创新意识形成的教育因素[J]
.辽宁医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5(1):79-80.
被引量:4
6
邝丽意.健康健美手册[M].广东人民出版社,1997..
7
鲁克成.创造心理与技法[M]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1988.
8
王玲凤.培养儿童创造性思维的方法初探[J].湖州师专学报.1998(05)
9
Anna Craft.An analysis of research and literature on creativity in education[]..2001
10
Jeff Mauzy,Richard Harriman.The Dynamics that Underlie Creative Thinking[]..2003
引证文献
6
1
廖端芳,高治平,黄红林,雷小勇,陈临溪,谢志忠,严鹏科.
浅论现代高等教育中的因材施教[J]
.医学教育,2005(6):18-20.
被引量:7
2
黎春秀.
化学实验中创新的动力来源探讨[J]
.科技信息,2008(4):150-150.
3
邢强,车敬上.
幼儿创新人格的结构与培养[J]
.教育导刊(下半月),2010(1):20-23.
被引量:7
4
杨斌.
健美操教学中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J]
.益阳师专学报,2001,18(6):101-103.
被引量:6
5
王先锋.
校本课程“探究性化学实验设计初步”与提升学生创新意识的相关性研究[J]
.化学教育,2017,38(7):1-4.
被引量:3
6
徐媛.
浅谈物理教学中学生创造动机的激发与培养[J]
.楚雄师范学院学报,2003,18(3):48-50.
二级引证文献
23
1
李玲.
药理学教学实践中的因材施教[J]
.药学教育,2007,23(6):29-31.
被引量:1
2
魏钢焰.
高校不同层次学生对教师教学风格的需求差异——以浙江树人大学为例[J]
.浙江树人大学学报,2009,9(1):80-84.
被引量:1
3
王操惠.
“启导式”健美操教学新法的实践研究[J]
.湖北体育科技,2009,28(2):221-223.
被引量:1
4
魏钢焰.
大学生对教师教学风格需求差异的调查研究[J]
.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0(2):56-59.
被引量:2
5
郦阳先.
健美操课创新教学研究[J]
.运动,2010(11):76-77.
被引量:2
6
玉珍.
浅谈药理学教学中培养学习兴趣的几点体会[J]
.西藏科技,2011(5):56-56.
被引量:1
7
魏钢焰.
从学生的需求论高校教师课堂教学行为的着力点[J]
.当代教育论坛(综合版),2011(10):75-78.
被引量:1
8
郝璞.
浅谈少儿舞蹈创作[J]
.中国校外教育,2013(4):160-160.
被引量:2
9
吕琴.
习惯成就一生——浅谈幼儿良好习惯的培养[J]
.考试周刊,2013(16):194-195.
被引量:1
10
刘清华.
多元视角下的幼儿卫生习惯的养成教育分析[J]
.人间,2015,0(31):106-106.
1
王毓珣.
孔子是如何表扬弟子的[J]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9,11(5):17-22.
被引量:2
2
王德友.
表扬学生的方法需要有创意[J]
.成才之路,2013(2):82-83.
3
袁凤芹.
逆向思维在转化“差生”中的应用[J]
.当代教育科学,2003(24):62-62.
4
龙启彬,周丽.
谨防不当表扬的负面影响[J]
.新课程教学案例,2009(10):34-35.
5
张继元.
如何正确运用表扬艺术[J]
.中小学教育与管理,2003(6):48-48.
6
于桂秋,于桂清.
情感温暖学生心[J]
.吉林教育,2003(12):47-47.
7
张云娥.
让赏识走进课堂[J]
.新语文学习(教师),2013(5):43-44.
8
蒋秋雁.
恰到好处的表扬 画龙点睛的激励[J]
.幼教新视野,2009(4):59-59.
9
露西.
表扬最好私下里来[J]
.当代工人,2014,0(1):24-24.
10
马宇.
如此“表扬”行吗[J]
.小学青年教师,2003(12):35-35.
中国教育学刊
2001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