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VIP36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我国草地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
被引量:
43
Index System of Evaluation on Sustainable Utilization of Pasture Land Resource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从草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涵义出发 ,分析了我国草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主要制约因素和存在问题 ,在此基础上建立了我国草地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指标体系的层次结构和基本框架 。
作者
刘黎明
谢花林
赵英伟
机构地区
中国农业大学土地资源管理系
土地利用研究开放实验室
出处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2001年第4期43-46,42,共5页
China Land Science
关键词
草地
可持续利用
评价
指标体系
草地资源
中国
分类号
S-9 [农业科学]
F301.2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9
参考文献
7
共引文献
479
同被引文献
468
引证文献
43
二级引证文献
701
参考文献
7
1
傅伯杰,陈利顶,马诚.
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的指标体系与方法[J]
.自然资源学报,1997,12(2):112-118.
被引量:448
2
谢俊奇.
可持续土地利用的社会、资源环境和经济影响评价的初步研究[J]
.中国土地科学,1998,12(3):1-5.
被引量:25
3
章祖同 刘起.中国重点牧区草地资源及其开发利用[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155-172.
4
黄文惠 李向林.我国南方草地畜牧业的现状问题及发展潜力.中国草地科学进展[M].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1998.44-49.
5
姚彦臣.
略论我国草地资源综合评价的基本内容[J]
.四川草原,1997(1):1-4.
被引量:1
6
黄文惠,中国草地科学进展,1998年,44页
7
章祖同,中国重点牧区草地资源及其开发利用,1992年
二级参考文献
9
1
傅伯杰.
黄土区农业景观空间格局分析[J]
.生态学报,1995,15(2):113-120.
被引量:437
2
傅伯杰,Land Degradation Rehabilitation,1994年,5卷,1期,33页
3
傅伯杰,土地评价的理论与实践,1991年
4
张凤荣.持续土地利用管理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
5
FAO,A frameword for Land Evaluation,Rome,1976.
6
FAO,Land Evaluation for Rainfed Abriculture,Rome.1983.
7
FAO.Land Evaluation for Irriguted Agriculture,Rome,1989.
8
FAO.Land Evaluation and Farming Systems Analysis for Land Use Planning,Rome.1990.
9
FAO.FESLM.An International Framework for Evaluating Sustainable Land management.Rome.1993.
共引文献
479
1
刘丽萍.
娱乐化生存[J]
.科技资讯,2005,3(18).
2
曹敏,卞正富,沈泉飞.
土地利用持续性的生态足迹评价法[J]
.生态经济(学术版),2007(1):64-67.
被引量:3
3
严长清,孙电,赖力,袁林旺,黄贤金.
江苏省沿江产业带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综合评价[J]
.经济地理,2006,26(S1):183-187.
被引量:4
4
张贯生,刘树庆.
阜平县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J]
.河北农业科学,2006,10(4):72-75.
被引量:1
5
齐伟,张凤荣,东野光亮.
区域可持续土地利用管理评价指标体系探讨[J]
.水土保持学报,2003,17(6):40-43.
被引量:6
6
毛德华.
高(灾害)风险区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与管理的若干基本问题探讨──以洞庭湖区为例[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2,12(6):54-56.
被引量:7
7
陈利顶,傅伯杰,Ingmar Messing.
黄土丘陵沟壑区典型小流域土地持续利用案例研究[J]
.地理研究,2001,20(6):713-722.
被引量:36
8
邱扬,傅伯杰,王军,陈利顶.
黄土丘陵小流域土壤水分空间预测的统计模型[J]
.地理研究,2001,20(6):739-751.
被引量:18
9
安旭东,周生路,彭补拙.
发达地区城市土地可持续管理评估实践研究——以南京市为例[J]
.南京社会科学,2001(z2):55-60.
被引量:1
10
梁湖清.
循环经济与城市土地可持续利用[J]
.学术研究,2004(7):37-40.
被引量:9
同被引文献
468
1
李宗领,杨宝臣.
退耕还林效益监测指标体系建立与评定[J]
.河北林业科技,2007(z1):59-61.
被引量:5
2
许洁.
以科学发展观推动辽宁海水养殖业的发展[J]
.水产科学,2008,27(3):160-162.
被引量:5
3
王强,杨京平.
我国草地退化及其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的探索[J]
.水土保持学报,2003,17(6):27-31.
被引量:35
4
李良厚,谭浩亮,王晶,陈国旺,王小占.
确定不同立地条件适宜植被类型的定量化方法[J]
.水土保持学报,2002,16(5):100-101.
被引量:3
5
郭秀锐,毛显强,冉圣宏.
国内环境承载力研究进展[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0,10(S1):29-31.
被引量:131
6
刘卫东.
上海城市土地可持续利用研究[J]
.城市问题,1997(4):36-39.
被引量:10
7
苏大学.
贵州天然草地资源的自然特征和评价[J]
.自然资源学报,1987,2(2):153-160.
被引量:5
8
汪冬莲.
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另一种审视──访著名青年经济学家、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魏杰[J]
.中国土地,1996(2):29-31.
被引量:11
9
任继周.
我对“草牧业”一词的初步理解[J]
.草业科学,2015,32(5):710-710.
被引量:38
10
侯向阳.
我国草牧业发展理论及科技支撑重点[J]
.草业科学,2015,32(5):823-827.
被引量:60
引证文献
43
1
贾艳红,赵军,南忠仁,赵传燕,王胜利.
基于熵权法的草原生态安全评价——以甘肃牧区为例[J]
.生态学杂志,2006,25(8):1003-1008.
被引量:206
2
白卫国,李增元.
中国西部草地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多尺度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的研究[J]
.中国草地,2004,26(5):43-48.
被引量:10
3
古丽努尔.沙布尔哈孜,尹林克,热合木都拉.阿地拉.
塔里木河中下游退耕还林还草综合生态效益评价研究[J]
.水土保持学报,2004,18(5):80-83.
被引量:38
4
张巨勇,王昕.
民族地区的草地资源及其可持续利用[J]
.大连民族学院学报,2004,6(6):70-74.
被引量:1
5
陈灿灿,谢英荷,张勇,郭汉清,白秀美.
区域土地退耕建设效益评价指标体系的初探[J]
.防护林科技,2005,18(3):105-108.
被引量:3
6
王学全,卢琦.
生态足迹理论在青海省共和县荒漠化自然资本核算中的应用[J]
.林业科学,2005,41(3):12-18.
被引量:14
7
德英,敖特根,布仁吉雅.
鄂托克前旗草地资源评价[J]
.内蒙古草业,2006,18(1):30-32.
8
李世荣,李文忠,李福源,赵万启,周心澄.
青海省大通县退耕还林生态功能综合评价[J]
.水土保持通报,2006,26(2):65-68.
被引量:10
9
李世荣,李文忠,李福源,赵万启,周心澄.
青海大通退耕还林生态功能综合评价[J]
.水土保持研究,2006,13(3):252-254.
被引量:12
10
俞文政,常庆瑞,陶秉元,苏静.
草地生态质量及可持续利用研究[J]
.草业与畜牧,2007(7):29-32.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701
1
张静,魏伟,庞素菲,郭泽呈,李振亚,张学渊,王晶.
基于FY-3C和TRMM数据的西北干旱区干旱监测与评估[J]
.生态学杂志,2020,39(2):690-702.
被引量:6
2
冷仙,曾源,周键,杨飞龄,武瑞东.
基于熵权TOPSIS法的西南自然保护区景观保护成效评价[J]
.生态学报,2023,43(3):1040-1053.
被引量:14
3
张凯丽,叶茂,殷锡凯,郭建兴,赵凡凡.
青河林区草地生态系统健康评价[J]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2022,57(2):182-188.
被引量:3
4
唐秀娟,袁希平.
基于GIS的耕地资源环境评价系统的设计[J]
.中国西部科技,2007,6(16):26-27.
5
孔忠东,徐程扬,杜纪山.
退耕还林工程效益评价研究综述[J]
.西北林学院学报,2007,22(6):165-168.
被引量:28
6
严长清,孙电,赖力,袁林旺,黄贤金.
江苏省沿江产业带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综合评价[J]
.经济地理,2006,26(S1):183-187.
被引量:4
7
谢叶伟,赵军,李勇,阎凤学,张久明.
基于GIS的典型黑土区海伦市耕地地力评价研究[J]
.干旱区地理,2011,34(2):325-330.
被引量:20
8
程绍铂,魏娜,杨桂山.
南京市土地利用协调发展度分区评价研究[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1,21(S1):389-392.
被引量:4
9
李红丹,郭海峰,任家强,李双异,汪景宽.
基于熵值法的桓仁山区生态友好型土地利用评价[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0,20(S2):111-114.
被引量:12
10
边振兴,康萌,刘琳琳,朱瑞雪,杨子娇.
沈阳城市边缘区农地多功能分析[J]
.土壤通报,2015,46(3):533-538.
被引量:6
1
刘侃,牛彦彬,王春艳.
试论生态修复与草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J]
.中国林副特产,2005(5):71-72.
2
宋生发,喇得元.
化隆县草地资源可持续利用探讨[J]
.青海草业,2010,19(4):25-27.
3
唐艳玲,宋佳明.
生态修复是促进黑龙江省草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有效途径[J]
.水利科技与经济,2010,16(2):176-176.
被引量:1
4
惠文森,陈怀顺,祁文荣,周措.
青海尖扎县草地资源可持续利用探讨[J]
.草业与畜牧,2007(2):56-59.
5
赵晓英,陈怀顺.
西北地区草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对策[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0,10(S2):29-30.
被引量:7
6
吴于飞.
兴义市草地资源现状及可持续利用对策[J]
.草业与畜牧,2014(4):61-62.
7
杨理,侯向阳.
草畜平衡管理与草地资源可持续利用[J]
.中国农业经济评论,2005,3(4):453-461.
被引量:5
8
段淳清.
内蒙古草地资源现状及其可持续利用对策[J]
.内蒙古草业,2006,18(3):21-25.
被引量:15
9
赵晓军,张国民,赵国君.
海北州草地资源现状及可持续利用对策[J]
.草业与畜牧,2007(3):55-57.
被引量:2
10
王长庭,龙瑞军,丁路明.
江河源区草地资源现状及其可持续发展[J]
.四川草原,2004(12):49-51.
被引量:1
中国土地科学
2001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