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VIP36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东北太平洋冬季风的异常与埃尔尼诺
被引量: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东太平洋南美沿岸热带地区海温的经向季节性变化十分显著。冬季中高纬地区的冷水南侵,赤道北侧的暖水带南移造成暖水浸入赤道南,造成南美沿岸的海温升高。本文指出海温的季节变化受东北太平洋冬季风影响十分明显,埃尔尼诺发生年和次一年冬季,持续偏强的东北风对于冬季赤道北暖水的南浸,进而对埃尔尼诺的发生、发展和维持起着重要作用。
作者
高士英
吕竞夕
张林
机构地区
国家海洋局海洋环境预报中心
出处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4期500-506,共7页
关键词
季风
冬季
异常
太平洋
厄尔尼诺
分类号
P425.42 [天文地球—大气科学及气象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7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36
引证文献
4
二级引证文献
23
参考文献
7
1
丁一汇,应用气象学报,1990年,1期,1页
2
高士英,海洋学报,1988年,10卷,46页
3
李崇银,大气科学,1987年,11卷,359页
4
高士英,海洋预报,1987年,4卷,1页
5
匿名著者,热带天气与气候,1979年
6
匿名著者,季风气象学,1978年
7
高士英,TO-AN,4页
同被引文献
36
1
张人禾,赵刚,谭言科,.
Meridional Wind Stress Anomalies over Tropical Pacific and the Onset of El Nino. Part Ⅰ: Data Analysis[J]
.Advances in Atmospheric Sciences,2001,18(4):467-480.
被引量:19
2
高士英,王静曙,许淙,薛振和.
中东太平洋赤道地区风场的变化与埃尔尼诺[J]
.大气科学,1989,13(4):410-416.
被引量:5
3
许乃猷,徐启春,王志联.
北太平洋热通量场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其与大气环流的关系[J]
.海洋湖沼通报,1994(2):120-130.
被引量:4
4
严邦良.
海洋平流的季节变化对La Nia事件成熟位相锁定的作用[J]
.大气科学,2005,29(2):283-291.
被引量:2
5
杨辉,陈隽,孙淑清.
东亚冬季风异常激发ElNio现象的数值试验研究[J]
.大气科学,2005,29(2):321-333.
被引量:17
6
傅云飞,黄荣辉.
热带太平洋西风异常对ENSO事件发生的作用[J]
.大气科学,1996,20(6):641-654.
被引量:26
7
段晚锁,穆穆.
用非线性最优化方法研究El Nio可预报性的进展与前瞻[J]
.大气科学,2006,30(5):759-766.
被引量:12
8
薛洪斌,张铭,王业桂.
热带太平洋地区风场异常和与El Nio有关的年际变化[J]
.气候与环境研究,2006,11(4):457-469.
被引量:6
9
傅云飞,黄荣辉.
东亚西风异常活动对热带西太平洋西风爆发及ENSO发生的作用[J]
.大气科学,1997,21(4):485-492.
被引量:24
10
方之芳.北半球副热带高压与极地海冰的相互作用[J]科学通报,1986(04).
引证文献
4
1
钱步东,范钟秀,彭公炳,周恩济.
北极海冰与赤道东太平洋海温的相互影响及其与El Nino的联系[J]
.热带气象学报,1994,10(4):325-334.
被引量:12
2
王志联,许乃猷,徐启春.
北太平洋海面异常风场的时空分布特征与海气热量交换[J]
.青岛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5,25(1):26-36.
被引量:2
3
岳彩军,陆维松.
东太平洋暖池及经向风异常在ENSO事件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J]
.大气科学,2008,32(5):1051-1063.
被引量:3
4
岳彩军,陆维松.
1997/1998年ElNio事件发生、发展可能机制的进一步研究[J]
.大气科学学报,2009,32(4):513-521.
被引量:8
二级引证文献
23
1
汪代维,杨修群.
北极海冰变化的时间和空间型[J]
.气象学报,2002,60(2):129-138.
被引量:30
2
许乃猷,徐启春,王志联.
北太平洋热通量场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其与大气环流的关系[J]
.海洋湖沼通报,1994(2):120-130.
被引量:4
3
刘海文,郜小青.
北极海冰及其与气候变化的关系研究进展[J]
.陕西气象,2005(3):7-10.
4
岳彩军,陆维松.
1997/1998年ElNio事件发生、发展可能机制的进一步研究[J]
.大气科学学报,2009,32(4):513-521.
被引量:8
5
岳彩军,陆维松,李小凡.
NUMERICAL MODELING STUDY OF EFFECTS OF EASTERN PACIFIC WARM POOL ON ENSO[J]
.Journal of Tropical Meteorology,2010,16(4):355-362.
6
谢丽红,杜挺,陈科屹.
海气相互作用下厄尔尼诺与我国降水相关性分析[J]
.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11,26(6):55-58.
被引量:7
7
周家斌.
关于短期气候预测的几个问题[J]
.干旱气象,1998,17(4):3-15.
被引量:2
8
刘喜惠,林霄沛,王丽双,周舒岚.
北太平洋风场变化对东亚陆架海SST的影响[J]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42(1):23-30.
被引量:1
9
王钦,李双林,付建建,李国平.
1998和2010年夏季降水异常成因的对比分析:兼论两类不同厄尔尼诺事件的影响[J]
.气象学报,2012,70(6):1207-1222.
被引量:51
10
王钦,李双林,付建建,李国平.
Formation of the Anomalous Summer Precipitation in East China in 2010 and 1998: A Comparison of the Impacts of Two Kinds of El Nio[J]
.Acta meteorologica Sinica,2012,26(6):665-682.
被引量:2
1
高士英,韦定英,吕竞夕.
亚洲季风区南北半球风场的相互作用与埃尔尼诺[J]
.海洋学报,1990,12(5):587-595.
被引量:2
2
厉善华.
热带西太平洋纬向风的变化特征及其与埃尔尼诺的关系[J]
.东海海洋,1990,8(2):15-21.
3
徐贤俊,于惠苓,李若钝,武建平.
埃尔尼诺期间热带低层大气的有效位能[J]
.黄渤海海洋,1990,8(3):44-47.
4
杨培才,陈烈庭.
埃尔尼诺/南方涛动的可预报性[J]
.大气科学,1990,14(1):66-71.
被引量:22
5
高士英,王静曙.
埃尔尼诺和南方涛动[J]
.海洋学报,1989,11(3):294-303.
被引量:2
6
莫如平.
中国降水、气温的年际振荡及其与埃尔尼诺的联系[J]
.海洋学报,1989,11(2):143-149.
被引量:29
7
徐洪达.
埃尔尼诺的模拟和预测[J]
.海洋学报,1989,11(2):233-237.
被引量:1
8
王宗山,邹娥梅,John M.Toole,Linda J.Mangum,徐伯昌,杨克奇.
1986—1987年埃尔尼诺期间赤道太平洋的物理海洋学事件[J]
.海洋学报,1990,12(2):159-166.
被引量:19
9
高士英,王静曙,许淙,薛振和.
中东太平洋赤道地区风场的变化与埃尔尼诺[J]
.大气科学,1989,13(4):410-416.
被引量:5
10
周发琇,于慎余.
赤道东太平洋水温的低频振荡与埃尔尼诺形成[J]
.海洋学报,1990,12(4):432-440.
海洋学报
1991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