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VIP36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1978年以来农业现代技术要素投入及其绩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家庭联产承包制下农业增长的过程,就是现代生产要素逐渐替代传统生产要素的过程,随着土地、劳动、资本等传统生产要素对农业生产率贡献份额的不断下降,现代技术要素贡献率呈上升趋势。当前农业对现代技术要素的需求依然是强烈而迫切的,但存在抑制技术需求形成的诸多因素,这对农业技术创新和推广体系提出了新的要求。
作者
黄悦翎
丁振强
机构地区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语言文化学院
南京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出处
《农场经济管理》
2014年第4期42-45,共4页
关键词
家庭联产承包制
现代技术要素
内源性增长
分类号
F323.3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32
参考文献
9
共引文献
60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9
1
洪民荣.市场结构与农业增长[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155-156.
2
施威,蔡玉叶.
1978年以来农业制度变迁的动因研究——以苏南为例[J]
.黑龙江史志,2014(5):285-286.
被引量:6
3
农业部软科学委员会课题组.
重大科技创新对农业发展的推动作用[J]
.农业技术经济,2002(1):1-7.
被引量:14
4
宗锦耀,刘宪,李斯华,沈广树,白人朴,杨敏丽,王利民,张蓝水,董涵英.
新的探索 新的跨越--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中的农业机械化[J]
.中国农机化,2008(6):3-15.
被引量:17
5
施威,张璇.
中国农业科研体系演变、绩效与未来发展[J]
.中国集体经济,2014(12):64-65.
被引量:6
6
刘钦普.
江苏省化肥使用的时空变化及环境安全使用量探讨[J]
.江苏农业科学,2012,40(10):7-9.
被引量:7
7
古玉丽,乔欢欢.
我国粮食产量与化肥使用量之间的实证分析[J]
.农村经济与科技,2007,18(10):12-13.
被引量:6
8
施威.
70年代末以来农村市场机制构建及其绩效表现[J]
.农场经济管理,2014(2):44-48.
被引量:2
9
辛翔飞,秦富.
我国农业经济增长因素分析及地区差异比较[J]
.新疆农垦经济,2005(12):9-13.
被引量:13
二级参考文献
32
1
陈长荣.
关于苏南文化现代化的思考[J]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14(1):121-124.
被引量:3
2
王荣,王培志.
农业制度、技术因素对中国农业增长的影响分析[J]
.农业现代化研究,1993,14(6):345-348.
被引量:1
3
宋华明,王荣.
高等教育对农业经济增长率的贡献测算及政策引导[J]
.农业经济问题,2004,25(12):39-42.
被引量:14
4
朱希刚,史照林.
我国“七五”期间农业技术进步贡献份额的测算[J]
.中国农村经济,1993(9):28-32.
被引量:15
5
王叔云.
中国农村经济改革和发展的进程与前景[J]
.经济学家,1995(2):43-49.
被引量:4
6
秦德文,王怀忠.
制度创新:农村经济发展的强动力[J]
.农业经济问题,1995,16(3):42-46.
被引量:4
7
宋海燕,叶优良,曲日涛.
山东省粮食生产与化肥施用状况研究[J]
.中国农学通报,2005,21(9):380-384.
被引量:14
8
朱桂英,邓廷勇,李鸿鹏.
影响我国粮食产量的主要因素分析[J]
.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5(22):7-8.
被引量:5
9
胡冰川,吴强,周曙东.
粮食生产的投入产出影响因素分析——基于江苏省粮食生产的实证研究[J]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6,15(1):71-75.
被引量:32
10
金继运,李家康,李书田.
粮食作物对化肥的需求分析[J]
.磷肥与复肥,2006,21(3):1-6.
被引量:26
共引文献
60
1
冯晓霞.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农民劳动生活方式的演进与经验[J]
.农业经济,2020(1):71-73.
2
张学彪,聂凤英.
良种补贴政策特点及成效分析[J]
.农业经济问题,2007,28(S1):10-15.
被引量:9
3
路战远.
国家政策与农民行为关系研究与展望[J]
.中国软科学,2010(S2):16-23.
被引量:2
4
黄悦翎,丁振强.
计划体制时对农业发展的影响[J]
.黑龙江史志,2014(13):214-215.
5
姜志德,常国庆,杨立社,王青.
确保中国粮食安全的科技发展战略与政策[J]
.中国农学通报,2004,20(6):355-357.
被引量:8
6
穆占亮.
技术进步与农民收入的关系[J]
.乡镇经济,2006,22(6):47-51.
被引量:1
7
孔祥智,张云华,方松海.
西部地区种植业技术应用的水平及效果评价[J]
.新疆农垦经济,2006(7):1-10.
8
黄钢,王玲,李颖,汤永禄.
转型期我国种子产业面临的主要问题与对策[J]
.西南农业学报,2008,21(2):517-522.
被引量:5
9
石慧,孟令杰,王怀明.
中国农业生产率的地区差距及波动性研究--基于随机前沿生产函数的分析[J]
.经济科学,2008(3):20-33.
被引量:76
10
张利庠,彭辉,靳兴初.
不同阶段化肥施用量对我国粮食产量的影响分析——基于1952—2006年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J]
.农业技术经济,2008(4):85-94.
被引量:110
1
元茂荣.
“五大转变”才能“创新强工”[J]
.经贸实践,2007(10):4-6.
2
元茂荣.
从“经济增长”向“经济发展”转变[J]
.经贸实践,2007(9):42-42.
3
李睿.
论农业要靠科学技术来发展和解决问题[J]
.魅力中国,2013(16):272-272.
4
李称赞,郑怀芳.
知识管理面临的问题及其对航天企业的启示[J]
.航天工业管理,2013(5):59-61.
5
吴福明.
对当前农村土地金融发展的几点建议[J]
.上海土地,2015,0(2):28-30.
6
乐小芳,栾胜基.
农村专业合作社:解决农村内源性污染的潜在“生力军”[J]
.环境保护,2009,37(16):40-42.
被引量:9
7
新农村建设必须具有超前意识[J]
.公安研究,2010(10):93-93.
8
张延升.
充分利用“内源性”增长因素增强农业自主发展能力[J]
.中共青岛市委党校青岛行政学院学报,2009(10):29-32.
被引量:2
9
冯岩.
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J]
.唯实,2016,0(5):15-17.
10
胡剑堂,刘杨.
服务性保障不足与内源性动力缺失:民族地区农村经济金融发展中的基本问题——基于贵州省黔东南州的调查[J]
.西南金融,2009(5):36-37.
被引量:3
农场经济管理
2014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