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VIP36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榕树食叶害虫朱红毛斑蛾蛹的调查方法
被引量:
10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根据野外实地调查经验,介绍了我国南方主要园林绿化树种榕树(乔木和灌木类群)上的重要食叶害虫朱红毛斑蛾(Phauda flammans Walker)蛹的调查方法,以期为害虫预测预报部门开展朱红毛斑蛾种群基数的调查提供参考依据。
作者
刘俊延
何秋隆
苏莎
魏航
杨娟
陆温
郑霞林
机构地区
广西大学农学院
出处
《中国植保导刊》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51-53,共3页
China Plant Protection
基金
广西大学科研基金资助项目(XJZ130369)
关键词
朱红毛斑蛾
蛹
实地调查
榕树
乔木类群
灌木类群
分类号
S431 [农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58
参考文献
10
共引文献
185
同被引文献
67
引证文献
10
二级引证文献
49
参考文献
10
1
许再富.
榕树──滇南热带雨林生态系统中的一类关键植物[J]
.生物多样性,1994,2(1):21-23.
被引量:68
2
彭长连,温达志,孙梓健,林桂珠,林植芳,孔国辉.
城市绿化植物对大气污染的响应[J]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2002,10(4):321-327.
被引量:68
3
胡喻华,黎建勇,梁银凤.
大气污染对佛山市西樵山树木的危害调查研究[J]
.林业调查规划,2007,32(4):101-103.
被引量:5
4
陈根富.
福州榕树害虫发生规律及生活习性的考察[J]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9,5(4):86-89.
被引量:12
5
罗佳,梁进新.
灰白蚕蛾生物学特性的研究[J]
.华东昆虫学报,1997,6(1):31-34.
被引量:12
6
彭艳琼,杨大荣,苏绍菊.
木瓜榕和对叶榕上昆虫群落结构[J]
.林业科学研究,2002,15(2):136-142.
被引量:12
7
张丽霞,管志斌,管艳红,马洁.
榕母管蓟马危害榕树盆景[J]
.植物保护,2004,30(1):89-90.
被引量:20
8
郑月琼.
泉州市榕树主要害虫鉴定及其为害特点[J]
.福建农业科技,2010,41(4):64-65.
被引量:8
9
郑霞林,王攀,王小平,雷朝亮.
鳞翅目昆虫的化蛹场所及行为[J]
.生物学通报,2010,45(2):11-14.
被引量:10
10
郑霞林,王攀,丛晓平,雷朝亮,王小平.
甜菜夜蛾的化蛹场所及调查方法研究[J]
.长江蔬菜,2010(18):43-46.
被引量:2
二级参考文献
58
1
韩兰芝,翟保平,戴率善,张孝羲,刘培磊.
江苏丰县甜菜夜蛾田间种群虫源性质分析[J]
.生态学报,2004,24(7):1388-1398.
被引量:11
2
方文杰,龚进兴,李金景.
厦门地区甜菜夜蛾的发生与防治[J]
.华东昆虫学报,1998,7(2):73-79.
被引量:6
3
尹仁国,欧阳本友,刘爱媛.
甜菜夜蛾生物学特性的研究[J]
.昆虫知识,1994,31(1):7-10.
被引量:27
4
许再富.
榕树──滇南热带雨林生态系统中的一类关键植物[J]
.生物多样性,1994,2(1):21-23.
被引量:68
5
韩兰芝,翟保平,张孝羲.
甜菜夜蛾的抗寒力研究[J]
.植物保护学报,2005,32(2):169-173.
被引量:25
6
郭建平,张建军,史要强,杨松芳.
甜菜夜蛾在豫西地区的生活史和不同温度发育历期研究[J]
.河南农业科学,2005,34(8):63-65.
被引量:4
7
冯殿英,王继藏,任兰花,贾恩宽,徐春明.
甜菜夜蛾生物学特性及防治研究[J]
.山东农业科学,1995,27(4):39-41.
被引量:22
8
尤平.
水生鳞翅类——螟蛾科水螟亚科[J]
.昆虫知识,2005,42(5):595-598.
被引量:5
9
杨大荣,李朝达,杨兵.
西双版纳热带雨林中榕树动物群落结构与多样性研究[J]
.Zoological Research,1997,18(2):189-196.
被引量:25
10
黄复生.云南森林昆虫[M].昆明:云南科技出版社,1987..
共引文献
185
1
陈兵,熊新平,李苑,吴泰顺,马智超.
一起由榕透翅毒蛾幼虫引起皮炎暴发的流行病学调查[J]
.热带医学杂志,2020,20(1):116-118.
被引量:4
2
张鸿宇,张国磊,张雨晴,徐常青,刘赛,乔海莉,陆鹏飞.
山茱萸蛀果蛾幼虫入土结茧习性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
.应用昆虫学报,2023,60(6):1804-1816.
3
苏绍菊.
木瓜榕和对叶榕上昆虫群落结构[J]
.思茅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17(3):90-95.
被引量:1
4
罗泽榕,庄雪影.
浅论榕属植物在岭南园林中的应用[J]
.广东园林,2004,26(3):30-33.
被引量:14
5
魏作东,杨大荣,彭艳琼,徐磊.
榕树在西双版纳热带雨林生态系统中的作用[J]
.生态学杂志,2005,24(3):233-237.
被引量:19
6
余春珠,温达志,彭长连.
三种木本植物对酸雨的敏感性和抗性[J]
.生态环境,2005,14(1):86-90.
被引量:14
7
许又凯,刘宏茂,肖春芬,吴兆录,刀祥生,蔡传涛.
6种食用榕树叶营养成分及作为木本蔬菜的评价[J]
.武汉植物学研究,2005,23(1):85-90.
被引量:7
8
杨大荣,彭艳琼,赵庭周,王秋艳,徐磊.
聚果榕果内种子季节变化与聚果榕小蜂活动的关系[J]
.林业科学,2005,41(1):25-29.
被引量:11
9
张红玉.
虫媒植物与传粉昆虫的协同进化(一)——传粉昆虫对虫媒植物进化所起的作用[J]
.四川林业科技,2005,26(3):38-41.
被引量:13
10
徐磊,杨大荣,彭艳琼,魏作东.
西双版纳榕树及其隐头果内的小蜂群落[J]
.林业科学研究,2005,18(4):497-503.
被引量:6
同被引文献
67
1
林强.
榕属植物在福建省园林中的应用[J]
.福建林业科技,2004,31(4):129-133.
被引量:17
2
李继泉,王树香,杨元,黄大庄,金幼菊,白颖.
桑天牛长尾啮小蜂产卵及寄主识别行为的观察与研究[J]
.蚕业科学,2006,32(4):447-452.
被引量:16
3
王琛柱,钦俊德.
昆虫与植物的协同进化:寄主植物-铃夜蛾-寄生蜂相互作用[J]
.昆虫知识,2007,44(3):311-319.
被引量:45
4
沈国良,陈红.
大叶黄杨长毛斑蛾生物学特性初步研究[J]
.安徽农学通报,2007,13(13):155-156.
被引量:6
5
刘红霞,彩万志.
昆虫单眼的结构和功能[J]
.昆虫知识,2007,44(4):603-607.
被引量:18
6
杨元,张凤娟,李继泉,王宇,金幼菊,张浩.
桑枝和桑天牛虫粪挥发物对桑天牛长尾啮小蜂的引诱作用[J]
.蚕业科学,2007,33(3):360-366.
被引量:13
7
汤清波,王琛柱.
一种测定鳞翅目幼虫取食选择的方法——叶碟法及其改进和注意事项[J]
.昆虫知识,2007,44(6):912-915.
被引量:62
8
夏尚文,陈进.
昆虫取食和人工损伤处理对五种榕树挥发物释放的影响[J]
.云南植物研究,2007,29(6):694-700.
被引量:6
9
薛贤清,严敖金,茅洪新,连巧霞,刘强,张克政,李成香,王友玉.利用幼虫粪粒数推算高大树上虫口密度.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6-12-31.
10
园林植物保护防治实训指导-百度文库.互联网文档资源(http://wenku.about:blank.c),2012.
引证文献
10
1
刘俊延,黄宗优,张玉静,董子舒,陆温,郑霞林.
朱红毛斑蛾幼虫头部感受器扫描电镜观察[J]
.植物保护学报,2018,45(6):1314-1320.
被引量:18
2
王静,洪宇,张瑞,岳芬芬.
林业害虫调查方法刍议[J]
.林业科技情报,2015,47(2):55-57.
被引量:5
3
何桂玲,廖富林.
朱红毛斑蛾危害梅州市区榕树的研究[J]
.嘉应学院学报,2015,33(11):72-74.
被引量:12
4
刘俊延,马仲辉,吴塞逸,林敏怡,张静,陆温,郑霞林.
朱红毛斑蛾嗜食性的研究[J]
.环境昆虫学报,2016,38(5):924-930.
被引量:20
5
茅裕婷,贾蕊娟,朱诚棋,史先慧,张胜男,马涛,温秀军.
朱红毛斑蛾雌雄鉴别与生殖系统解剖观察[J]
.浙江林业科技,2017,37(6):87-92.
被引量:6
6
杨亚蓉.
朱红毛斑蛾生物学和防治措施初探[J]
.青海农林科技,2018(2):87-90.
被引量:6
7
林奇田,林卉,谢长炜,林丽,洪陈洁,欧云锋.
厦门地区朱红毛斑蛾的发生情况[J]
.亚热带植物科学,2020,49(4):307-311.
被引量:7
8
吴海盼,刘俊延,王小云,陆温,郑霞林.
朱红毛斑蛾繁殖行为的研究[J]
.林业科学研究,2021,34(4):149-155.
被引量:3
9
管维康,王小云,陆温,张志林,郑霞林.
朱红毛斑蛾和花胸姬蜂对虫害诱导榕树挥发物的触角电位及行为反应[J]
.植物保护,2022,48(3):81-89.
被引量:6
10
杨映森.
朱红毛斑蛾对厦门地区榕属植物的为害及防治[J]
.现代园艺,2023,46(8):49-51.
被引量:2
二级引证文献
49
1
孙明明,吕世翔,李智媛,王萍,王冠,赵雪,韩英鹏,李文滨.
大豆菌核病菌丝侵染茎叶过程扫描电镜观察研究[J]
.大豆科学,2020,39(1):123-129.
被引量:6
2
李彰明.
岩土介质有限特征比理论及其物理基础[J]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0,19(3):326-329.
被引量:2
3
刘俊延,黄宗优,张玉静,董子舒,陆温,郑霞林.
朱红毛斑蛾幼虫头部感受器扫描电镜观察[J]
.植物保护学报,2018,45(6):1314-1320.
被引量:18
4
冯勤军.
海盐县黄桃病虫害生态防治技术[J]
.林业科技情报,2016,48(1):58-59.
被引量:5
5
王先礼.
模毒蛾生物学特性及防治研究[J]
.林业科技情报,2016,48(2):18-20.
6
茅裕婷,贾蕊娟,朱诚棋,史先慧,张胜男,马涛,温秀军.
朱红毛斑蛾雌雄鉴别与生殖系统解剖观察[J]
.浙江林业科技,2017,37(6):87-92.
被引量:6
7
杨亚蓉.
朱红毛斑蛾生物学和防治措施初探[J]
.青海农林科技,2018(2):87-90.
被引量:6
8
黄志嘉,茅裕婷,朱映,孙朝辉,温秀军.
朱红毛斑蛾在广东地区的爆发程度调查[J]
.河北林业科技,2018(3):47-49.
被引量:8
9
黄云鹏,管建仲,林峰铭,李恩佳.
无人机在米槠虫害防治中的应用与效果研究[J]
.江苏林业科技,2018,45(5):28-31.
被引量:4
10
蒋露,王林聪,郭强,徐浪,林伟,余道坚.
四种药剂对朱红毛斑蛾幼虫室内药效测定[J]
.中国森林病虫,2018,37(6):41-44.
被引量:6
1
李忆龙.
高产优质柿树珍品朱红柿[J]
.农村百事通,2001(5).
2
刘俊延,何秋隆,魏航,杨娟,李俊,陆温,郑霞林.
室内自然变温下朱红毛斑蛾发育历期、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J]
.植物保护,2015,41(1):137-140.
被引量:16
3
张太保.
银灰色驱避烟粉虱效果初报[J]
.中国蔬菜,2007(8):26-27.
被引量:2
4
何桂玲,廖富林.
朱红毛斑蛾危害梅州市区榕树的研究[J]
.嘉应学院学报,2015,33(11):72-74.
被引量:12
5
张孝羲,周立阳.
害虫预测预报的理论基础[J]
.昆虫知识,1995,32(1):55-60.
被引量:23
6
刘俊延,何秋隆,魏航,杨娟,李俊,陆温,郑霞林.
朱红毛斑蛾生物学特性研究[J]
.植物保护,2015,41(3):188-192.
被引量:23
7
徐振,赵永强,孙厚俊,杨冬静,张成玲,谢逸萍.
甘薯生长期及茎线虫种群基数对茎线虫病发病程度的影响[J]
.西南农业学报,2014,27(4):1505-1508.
被引量:10
8
张康,高霞,张勇,王清文,刘刚,黄保全,蒲国涛.
柑桔大实蝇在汉中的嗜食寄主调查[J]
.陕西农业科学,2015,61(7):49-49.
被引量:2
9
敖成光,朱晓群,王金良,孙会锋,姜伟锋,张春妹.
水稻条纹叶枯病重发原因及综合防治[J]
.现代农业科技,2008(7):92-92.
10
田志来,谭云峰,孙光芝,阮长春,毛刚,赵宇,王义山,鲁新.
影响松毛虫赤眼蜂防螟效果的主要因素[J]
.吉林农业科学,2008,33(6):67-69.
被引量:8
中国植保导刊
2014年 第6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