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VIP36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县域生态环境质量考核评价指标体系设计与应用实践
被引量:
29
Design and Application of County-Level Ecological Environmental Quality Valuation Index of the National Key Ecological Function Protection Area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围绕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资金绩效评估目标,确定了以县域生态环境质量动态变化值作为转移支付资金使用效果的评价依据,根据区域生态环境质量的基本表征要素,建立了以自然生态指标和环境状况指标为代表的评价指标体系,并且成功应用于近两年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县域生态环境质量评估中,考核结果直接对转移支付资金进行调节,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达到了预期目标。
作者
何立环
刘海江
李宝林
王业耀
机构地区
中国环境监测总站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出处
《环境保护》
CAS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42-45,共4页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关键词
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
县域生态环境质量
指标体系构建
财政转移支付
分类号
X321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43
参考文献
5
共引文献
155
同被引文献
390
引证文献
29
二级引证文献
212
参考文献
5
1
余墅幸,蒋雯,王莉红.
区域环境绩效评估思考[J]
.环境保护,2011,39(10):39-40.
被引量:10
2
周华荣,潘伯荣,海热提.涂尔逊.
新疆生态环境现状综合评价研究[J]
.干旱区地理,2001,24(1):23-29.
被引量:47
3
杨兆平,高吉喜,周可新,郑好,王燕,李慧敏.
生态恢复评价的研究进展[J]
.生态学杂志,2013,32(9):2494-2501.
被引量:19
4
尹剑慧,卢欣石.
中国草原生态功能评价指标体系[J]
.生态学报,2009,29(5):2622-2630.
被引量:40
5
颜梅春,王元超.
区域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研究进展与展望[J]
.生态环境学报,2012,21(10):1781-1788.
被引量:46
二级参考文献
143
1
杨金龙,潘晓玲.
新疆草地生态价值及其可持续开发利用初探[J]
.新疆环境保护,2004,26(z1):38-41.
被引量:4
2
任海,彭少麟,陆宏芳.
退化生态系统恢复与恢复生态学[J]
.生态学报,2004,24(8):1756-1764.
被引量:145
3
李方,张柏,张树清.
三江平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J]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4,18(5):19-23.
被引量:15
4
柳碧晗,郭继勋.
吉林省西部草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J]
.中国草地,2005,27(1):12-16.
被引量:24
5
郭正刚,高新华,刘兴元,梁天刚.
甘南草地类型的生态经济价值与功能及其分类经营[J]
.山地学报,2004,22(6):655-660.
被引量:4
6
刘敏超,李迪强,栾晓峰,温琰茂.
三江源地区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与价值评估[J]
.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2005,14(1):40-43.
被引量:34
7
王如松,叶亚平.
中国的生态市建设[J]
.AMBIO-人类环境杂志,2004,33(6):319-320.
被引量:2
8
靳芳,鲁绍伟,余新晓,饶良懿,张振明,毛富铃.
中国森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指标体系初探[J]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2005,3(2):5-9.
被引量:42
9
程承旗,李启青,沙志友,郭仕德.
城市居住单元环境质量的高分辨率遥感评价方法研究[J]
.地球科学进展,2006,21(1):24-30.
被引量:13
10
王静,尉元明,孙旭映.
过牧对草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影响——以甘肃省玛曲县为例[J]
.自然资源学报,2006,21(1):109-117.
被引量:46
共引文献
155
1
张乔,王威,刘晋阳.
古浪县生态环境遥感监测与变化分析研究[J]
.热带地貌,2021(1):1-8.
2
陶江,杨德刚,苏小军,曾容,王野.
新疆干旱区绿洲可持续发展水平及其空间分布特征[J]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7,21(6):12-16.
被引量:7
3
彭靓宇,徐鹤.
基于PSR模型的区域环境绩效评估研究——以天津市为例[J]
.生态经济(学术版),2013(1):358-362.
被引量:19
4
李万明,孔令英.
新疆弃耕地生态重建效益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方法[J]
.新疆农垦经济,2004(3):24-26.
被引量:3
5
徐昔保,张建明,祁永安,年雁云.
基于3S的石羊河流域生态功能区划研究[J]
.干旱区研究,2005,22(1):41-44.
被引量:35
6
王丽霞,任志远.
陕西省各地市生态环境质量评价与差异分析[J]
.干旱区地理,2005,28(2):210-214.
被引量:20
7
阳柏苏,何平.
雪峰山周边地区生态环境质量综合评价[J]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31(3):317-319.
被引量:4
8
刘彬,杨改河,王建勋.
干旱区绿洲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分析——以塔里木河上游的阿克苏地区为例[J]
.农业现代化研究,2005,26(4):290-293.
被引量:2
9
吴敬锐,杨兆萍,阿达衣.赛肯.
基于STIRPAT模型分析新疆能源足迹的影响因素[J]
.干旱区地理,2011,34(1):187-193.
被引量:27
10
杨金龙,刘新春,吕光辉,李秀花,潘晓玲.
新疆绿洲生态经济类型划分的初步研究——以北疆地区为例[J]
.水土保持研究,2006,13(1):262-264.
被引量:2
同被引文献
390
1
邵丽文,刘思博,常虹,王静宜,殷国梅.
不同生态修复措施对毛乌素沙化草地土壤碳的短期影响[J]
.内蒙古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3,54(6):640-646.
被引量:1
2
储德银,费冒盛.
财政纵向失衡、转移支付与地方政府治理[J]
.财贸经济,2021,42(2):51-66.
被引量:40
3
刘钰琪,邓永旺,王银,张博,王均瑶.
吉林省主体功能区划分及配套政策研究[J]
.规划师,2020(S02):30-35.
被引量:7
4
蔡运龙.
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研究:寻求新的综合途径[J]
.地理研究,2001,20(6):645-652.
被引量:412
5
陈映.
四川限制开发区域的主体功能定位及配套政策探讨[J]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31(5):132-136.
被引量:3
6
刘卫东.
陕西南洛河流域农业生态评价及农业发展战略[J]
.地理研究,1987,6(2):93-93.
被引量:5
7
尹志勇.
土地资源与区域农业结构的关系——以秦皇岛市域为例[J]
.自然资源学报,1987,2(3):252-263.
被引量:4
8
杨忍,刘彦随,龙花楼.
中国环渤海地区人口-土地-产业非农化转型协同演化特征[J]
.地理研究,2015,34(3):475-486.
被引量:186
9
彭国甫,李树丞,盛明科.
应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政府绩效评估指标权重研究[J]
.中国软科学,2004(6):136-139.
被引量:231
10
战金艳,邓祥征,岳天祥,包玉海,赵涛,马胜男.
内蒙古农牧交错带土地利用变化及其环境效应[J]
.资源科学,2004,26(5):80-88.
被引量:42
引证文献
29
1
李冬琴,唐秀娟.
浅谈区域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研究进展[J]
.科技与企业,2015(13):106-106.
被引量:2
2
潘洋,巩合德,董李勤,杨大新,程希平,殷雅娟.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广西金秀地区生态环境质量综合评价[J]
.西南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2017,37(3):74-80.
被引量:13
3
孔德帅,李铭硕,靳乐山.
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的考核激励机制研究[J]
.经济问题探索,2017(7):81-87.
被引量:15
4
徐鸿翔,张文彬.
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的生态保护效应研究——基于陕西省数据的实证研究[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7,27(11):141-148.
被引量:36
5
陈淇,沈江.
柯桥区生态环境质量公众满意度调查[J]
.中国资源综合利用,2018,36(4):188-192.
6
林云杉.
水源涵养型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的生态环境评价——以福建省为例[J]
.福建师大福清分校学报,2018,36(2):94-100.
被引量:7
7
白力军,王玉华,布仁图雅,谢志磊,姜慧敏.
基于生态功能区评价的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县域生态功能状况指数变化探究[J]
.环境与发展,2017,29(4):209-210.
被引量:7
8
靳乐山,刘晋宏,孔德帅.
将GEP纳入生态补偿绩效考核评估分析[J]
.生态学报,2019,39(1):24-36.
被引量:52
9
赵卫,刘冬,邹长新,肖颖.
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现状、问题及建议[J]
.环境保护,2019,47(18):52-55.
被引量:9
10
刘朱婷,郭庆荣,刘花,徐丹.
基于Landsat影像的广东省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功能状况及其变化评价[J]
.生态科学,2019,38(5):119-126.
被引量:3
二级引证文献
212
1
丁斐,庄贵阳,朱守先.
“十四五”时期我国生态补偿机制的政策需求与发展方向[J]
.江西社会科学,2021(3):59-69.
被引量:15
2
林诗贤,祁毓.
区位导向型生态环境政策的激励效应及策略选择[J]
.财政研究,2021,37(6):85-103.
被引量:21
3
杨丽艳.
基于主体功能区的宁夏生态保护修复路径研究[J]
.现代经济信息,2021(30):196-198.
4
常虹,郝国平.
儿童血锌原卟啉测定与小儿缺铁性贫血的早期诊断[J]
.山西妇幼卫生,2000,11(1):1-2.
被引量:1
5
张盉儆.
我国主体功能区生态补偿研究综述[J]
.西部财会,2018(11):73-76.
6
聂鑫,郭瑞琦,汪晗,卢意.
基于GIS/RS的海岸带生态环境变化研究综述[J]
.海洋湖沼通报,2018(3):12-24.
被引量:9
7
刘金龙,龙贺兴,杨三思,徐拓远.
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农业生态化发展的机遇与挑战[J]
.环境保护,2018,46(7):25-29.
被引量:9
8
陈淇,沈江.
柯桥区生态环境质量公众满意度调查[J]
.中国资源综合利用,2018,36(4):188-192.
9
汪翡翠,汪东川,张利辉,刘金雅,胡炳旭,孙志超,陈俊合.
京津冀城市群土地利用生态风险的时空变化分析[J]
.生态学报,2018,38(12):4307-4316.
被引量:63
10
林云杉.
水源涵养型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的生态环境评价——以福建省为例[J]
.福建师大福清分校学报,2018,36(2):94-100.
被引量:7
1
郭朝霞,刘孟利.
塔里木河重要生态功能区生态环境质量评价[J]
.干旱环境监测,2012,26(1):55-58.
被引量:5
2
蒋卫国,杨秀春,朱晓华,谢志仁.
连云港市1990~1999年间生态环境质量动态评价研究[J]
.淮海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10(4):50-54.
被引量:5
3
李彪.
生态环境质量动态变化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
.资源节约与环保,2014,29(1):96-97.
4
周铁军,赵廷宁,戴怡新,张维江,孙保平,丁国栋.
毛乌素沙地县域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研究——以宁夏回族自治区盐池县为例[J]
.水土保持研究,2006,13(1):156-159.
被引量:14
5
健柏.
广东生态功能区将获财政补偿[J]
.生态文化,2012(3):33-33.
6
杨秀春,朱晓华.
江苏省生态环境质量动态变化及其驱动力分析[J]
.吉首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25(2):25-29.
被引量:5
7
国务院:加大领导干部政缋考核中安全生产权重[J]
.A&S(安全&自动化),2012(1):12-12.
8
朱晓华,杨秀春,刘天科.
江苏省生态环境质量动态变化驱动机制研究[J]
.经济地理,2004,24(4):473-476.
被引量:13
9
田贵全,曹惠明.
山东省生态环境质量动态变化研究[J]
.环境与可持续发展,2007,32(5):44-46.
被引量:8
10
李锦.
宁夏出台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环境质量考核办法[J]
.共产党人,2014(10):11-11.
环境保护
2014年 第1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