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战略与管理》
CSSCI
2001年第1期31-37,共7页
Strategy and Management
同被引文献398
-
1吴子稳,田黎,傅为忠,袁建明.基于农产品供应链的农业产业化经营研究[J].乡镇经济,2007,23(1):20-23. 被引量:16
-
2芮立言.论我国的农业产业化[J].安徽农学通报,2007,13(2):43-44. 被引量:4
-
3丁国平,邵珂轶,蒋珏.中国城市化发展战略的经济学分析[J].特区经济,2006(8):131-132. 被引量:2
-
4宗传宏.大都市带:中国城市化的方向[J].城市问题,2001(3):8-12. 被引量:23
-
5刘辉,陈思羽.农户参与小型农田水利建设意愿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基于对湖南省粮食主产区475户农户的调查[J].中国农村观察,2012(2):54-66. 被引量:82
-
6陈辉,朱静辉.村庄水利合作的逻辑困境——以安徽长丰县薛村、李庄为个案[J].中国农村观察,2012(5):80-86. 被引量:14
-
7杨云彦.劳动力流动、人力资本转移与区域政策[J].人口研究,1999,23(5):9-15. 被引量:48
-
8李青,陶阳.对我国工业化与城市化相关关系的纵向考察[J].城市问题,1999(1):34-38. 被引量:15
-
9刘艺书.关于我国城市发展模式的争论[J].城市问题,1999(4):12-14. 被引量:19
-
10孙永正.城市化滞后的八大弊端[J].城市问题,1999(6):2-4. 被引量:20
引证文献68
-
1席洪昌.临汾市城镇化发展问题研究[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26(5):48-50. 被引量:3
-
2刘羽平,何跃飞.论发展小城镇在中国城市化道路中的重要意义[J].科技经济市场,2007(1):64-65.
-
3杭州市余杭区委党校课题组.城市化过程中农民向市民的转变[J].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2001(5):21-24. 被引量:1
-
4郑毅敏.中国农业经营方式创新及其对农村就业结构的影响[J].西安财经学院学报,2004,17(3):27-31. 被引量:7
-
5杨思远.试析农民工的廉价工资[J].教学与研究,2004(7):32-36. 被引量:9
-
6李力.城市化进程的新思维[J].南亚研究季刊,2002(1):67-69. 被引量:1
-
7许经勇.加快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关键在于全面繁荣农村经济[J].广东社会科学,2004(6):53-58. 被引量:3
-
8文博.城市化与对农民工群体的歧视[J].农村经济,2005(1):90-91. 被引量:13
-
9王健刚.中国城市化战略刍论[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13(2):44-48. 被引量:3
-
10高强.我国城镇化推进的模式及措施探析[J].经济问题探索,2005(5):18-20. 被引量:6
二级引证文献424
-
1高媛,王竟梅.吉林省农村城市化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究[J].工业技术经济,2005,24(9):34-35.
-
2肖美艳,曾令泰,孙林林.中国市场主导型城市化道路建立的现实背景探讨[J].湖南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17(3):19-21.
-
3杨永刚,王凤丽,杨晓波.农业经营模式改革——基于对运城市的调研分析[J].安徽农学通报,2007,13(1):22-24.
-
4孙京娟.浙江省城市化的模式选择[J].经济师,2006(6):273-274. 被引量:3
-
5席洪昌.临汾市城镇化发展问题研究[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26(5):48-50. 被引量:3
-
6傅冬华.浅析农村土地侵权问题[J].潍坊教育学院学报,2005,18(3):52-53.
-
7杨小静.以农村社会政策促进城乡一体化[J].绥化学院学报,2008,28(4):13-15.
-
8张真.推进农村“三化” 解决“三农”问题[J].中共郑州市委党校学报,2005(2):30-31.
-
9袁惊柱,姜太碧,宋晓芹,金尧.创新要素投入机制与推进“三化”同步发展[J].云南财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42-46.
-
10王玉平,仲崇月.1898-1929美国国家政策的作用和启示[J].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综合版),2005,3(2):92-94.
-
1柯淑娥.中国城市化道路的选择[J].中国农村经济,1996(9):65-68. 被引量:4
-
2俞燕山.从制约因素看我国城市化发展道路的选择[J].城市发展研究,2000,7(2):1-5. 被引量:7
-
3吴元.乡镇企业发展道路的选择[J].计划与管理,1990(2):23-24.
-
4裴.城市化道路的选择与可持续发展[J].上海综合经济,2002(4):43-45.
-
5陈劲.论我国科技发展道路的选择[J].世界科技研究与发展,1995,17(5):44-46.
-
6万亿,甘维,古晓慧.国有大型企业产融结合发展道路的选择[J].中国市场,2008(39):66-67. 被引量:5
-
7徐宪平.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要解决好五大问题[J].中国科技投资,2014(10):18-20.
-
8王小青.西部地区城市化道路的选择[J].理论动态,2004(92):24-32.
-
9刘国斌,刘静,赵儒煜.县域经济发展与新型工业化道路的选择[J].税务与经济,2006(6):47-49. 被引量:8
-
10范龙堂.“农村包围城市”是中国企业走向世界的必由之路[J].集团经济研究,2005(08S):33-3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