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VIP36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关于高校学术期刊发展战略的思考
被引量: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在当前全面深化改革的战略机遇期,高校学术期刊长期以来存在着的自身内涵不足和管理体制僵化等困扰,有望得到破解。目前学术界和实务界提出的专业化、集约化、数字化等对策,都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基于深化改革的体制破冰和基于内涵发展的结构重组,是高校学术期刊改革发展的战略要义。
作者
汤兴华
韩云波
李炳仁
机构地区
西南大学期刊社
重庆市文化委员会报刊管理处
出处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2期146-150,共5页
Journal of Southwest Agricultural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 Edition
关键词
高校学术期刊
高校学报
发展战略
专业化
集约化
数字化
体制改革
内涵发展
分类号
G237.5 [文化科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67
参考文献
10
共引文献
319
同被引文献
36
引证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19
参考文献
10
1
袁贵仁.
新世纪新阶段高校社科学报的形势和任务[J]
.长沙大学学报,2003,17(1):1-9.
被引量:28
2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全国高校社科学报工作研讨会会议纪要的通知[R].教社政厅[2002]5号.
3
王泽龙.
高校学报学术影响力分析——基于2001-2009年CSSCI论文数据[J]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33(3):229-234.
被引量:21
4
陈颖.
体制之弊与纠偏之路——也谈高校学报的专业化转型[J]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26(4):123-127.
被引量:38
5
韩云波,汤兴华.
换一只眼看非核心社科学报:困境、定位与出路[J]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2(1):184-187.
被引量:1
6
姚文兵.
高校学报改革:逻辑起点与方向选择[J]
.大连海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1(2):124-130.
被引量:12
7
桑海.
“视差之见”与跨越性反思——近期高校社科学报改革讨论述评[J]
.文史哲,2013(2):146-164.
被引量:29
8
朱剑.
高校学报的专业化转型与集约化、数字化发展——以教育部名刊工程建设为中心[J]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25(5):5-27.
被引量:221
9
孙凡.
高校学术期刊建设思考[J]
.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0(6):144-147.
被引量:6
10
姚申.
反思与创新:关于中国高校学术期刊发展前景的若干思考[J]
.浙江社会科学,2007(4):31-32.
被引量:25
二级参考文献
67
1
杨玉圣.
值得关注的学术集刊现象[J]
.云梦学刊,2004,25(4):29-30.
被引量:20
2
谢振中.
中国学报的产生、发展与现状[J]
.情报杂志,1983,2(2):4-10.
被引量:5
3
蒯乐昊.
我们仍然需要马克思主义——专访齐泽克[J]
.南方人物周刊,2007,0(17):63-64.
被引量:10
4
李军,吴寒涛.
我国体育科技期刊专业化、产业化、集团化的可行性分析与操作研究[J]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4,27(6):754-755.
被引量:5
5
姚申.
高校社会科学学报的发展:挑战与机遇[J]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5,45(4):19-22.
被引量:44
6
高起元.
关于高校学报改革的几个问题[J]
.编辑学报,1995,7(1):51-53.
被引量:11
7
斯拉沃热.齐泽克,薛羽.
视差之见[J]
.国外理论动态,2005(9):41-45.
被引量:6
8
郭建荣.
老北大出版物述略[J]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42(5):131-136.
被引量:3
9
张耀铭.
中国学术期刊的发展现状与需要解决的问题[J]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21(2):28-35.
被引量:121
10
陈浩元,郑进保,李兴昌,颜帅,赵大良.
高校自然科学学报的功能及实现措施建议[J]
.编辑学报,2006,18(5):323-327.
被引量:190
共引文献
319
1
周明园.
综合性高校学报建设特色栏目的现实困境与可行路径——以法学栏目建设的问题视野为切入点[J]
.学报编辑论丛,2024(1):704-708.
2
陈更亮.
特色化助推体育科技期刊专业化发展——以《中国体育教练员》为例[J]
.学报编辑论丛,2022(1):766-772.
3
黄艺聪.
理工科院校文科学报特色化发展探究[J]
.学报编辑论丛,2022(1):127-133.
4
王东方,赵惠祥,张弘,刘玉姝.
从旅行商问题的视角对高校学术期刊可持续发展的思考[J]
.学报编辑论丛,2022(1):104-110.
5
赵强.
编辑实践创新需要“空间”自觉——以“联合策划”为例[J]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1):144-150.
被引量:2
6
张志强.
高质量发展视域下核心期刊评价体系完善之我见[J]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4):144-150.
被引量:20
7
卓选鹏,张敏,刘湘,欧阳丰.
高校学报专题、专刊选题策划的思考与实践——以《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为例[J]
.编辑学报,2022,34(5):561-564.
被引量:15
8
陈可阔.
中国大学学报改革的角度、定位与方向[J]
.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7(5):101-104.
被引量:4
9
王颖.
高校学报的影响因子与应对策略分析[J]
.长春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3(4):133-135.
被引量:4
10
陈晓润.
高校学报数字化出版的障碍[J]
.出版与印刷,2012(2):10-13.
被引量:2
同被引文献
36
1
惠国琴,邹学慧.
高校学术期刊发展研究[J]
.教书育人(高教论坛),2011(21):111-112.
被引量:3
2
金碧辉,戴利华,刘培一,王英雪,张宏翔.
国外科技期刊运行机制和发展环境研究[J]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06,17(1):3-9.
被引量:53
3
姚申.
反思与创新:关于中国高校学术期刊发展前景的若干思考[J]
.浙江社会科学,2007(4):31-32.
被引量:25
4
清华大学图书馆,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中国科学文献计量评价研究中心.中国学术期刊综合引证报告(2008版)[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
5
李卫红.在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第三批名刊工程座谈会上的讲话[N].中国教育报,2010-04-18.
6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清华大学图书馆,中国学术文献国际评价研究中心.2013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学术期刊和2013中国国际影响力优秀学术期刊名单[N].中国新闻出版报,2013-12-30.
7
佚名.中国期刊方阵名单[EB/OL].http://wenku. about:blank.confflink? url= UZquo6vSFz71xsgRtu0L MS26CSOHTlj 60KhucRlbK_qMRs0CWpwAHTBzbaLIa9UoqmmT39 g0a ulNMYPWB_X6pM_7LKOEMUi2220swXCWQK_.
8
武京闽,蒋重跃,刘瑞生.学术期刊评价体系"三人谈"[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09-04.
9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学会.国外科技社团期刊运行机制与发展环境[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
10
胡虹.
论高校学报的功能属性与质量属性[J]
.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5(1):137-140.
被引量:17
引证文献
3
1
黄小妹,陆学莉.
高校学术期刊发展战略思考——兼评高校学术期刊发展研究状况[J]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23(5):71-74.
被引量:3
2
冯民.
新形势下高校科技期刊联合办刊的模式研究[J]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7,28(4):383-387.
被引量:16
3
何云峰.
学术期刊与高校学科内涵发展[J]
.理论经纬,2014(1):309-319.
二级引证文献
19
1
王超,陈轶群,袁赛前,彭超群.
融媒体时代科技期刊传播策略研究——以《中国有色金属学报》为例[J]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24,35(1):71-77.
被引量:3
2
刘新永,池敏青.
从期刊内部资源融合视角探究我国专业期刊群的经营管理策略[J]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20,0(1):71-76.
被引量:12
3
楼亚儿.
科技期刊提升学术质量和影响力的举措分析——以地质学期刊为例[J]
.编辑学报,2020(2):184-187.
被引量:8
4
楼亚儿.
高校期刊编辑与研究生作者之间的三重关系分析[J]
.编辑学报,2018,30(6):561-563.
被引量:9
5
巴红静,刘艳.
高校期刊人才培养机制探析[J]
.中国报业,2015,0(16):34-36.
被引量:1
6
郭常斐.
高校学术期刊资源整合的困境及其对策研究[J]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6,27(4):396-400.
被引量:6
7
李航.
爱思唯尔的发展历程对我国学术期刊体制改革的启示[J]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7,28(8):769-773.
被引量:13
8
李建忠.
民族类高校科技期刊集群发展研究[J]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43(6):657-660.
被引量:2
9
邢爱敏,郑晓南.
开放型立体化办刊模式助推高校科技期刊转型——以《药学进展》改版实践为例[J]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7,28(12):1191-1197.
被引量:12
10
丁筠.
新媒体、新技术影响下的科技期刊发展趋势[J]
.科技与出版,2018,0(7):116-120.
被引量:12
1
吴成福.
河南省期刊出版质量和学术影响力分析[J]
.中州学刊,2007(5):252-254.
2
谭长贵.
我国高校科技期刊发展战略的着眼点[J]
.编辑学报,2007,19(6):428-430.
被引量:7
3
俞晓群.
增强活力 壮大实力——辽宁出版集团社刊工程情况汇报[J]
.编辑学刊,2006(2):40-42.
被引量:1
4
糜国薇.
以结构重组求发展机遇[J]
.图书馆杂志,1998,17(3):19-21.
被引量:3
5
方习国.
图书馆结构重组[J]
.中华医学图书馆杂志,2000,9(4):17-18.
被引量:1
6
万云芳.
高校合并与图书馆的改革和发展[J]
.北京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0,15(2):61-62.
被引量:9
7
杨晓华,朱贵玲.
谈大学图书馆的结构重组[J]
.图书馆工作与研究,1998(4):16-18.
被引量:9
8
梁昊.
传媒:结构重组[J]
.互联网周刊,2003(21):28-30.
9
王慧兰.
辽宁期刊发展战略的若干思考[J]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1(4):88-90.
10
黄玲,梁田.
图书馆员知识结构重组论[J]
.信息与开发,2000(4):33-34.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