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VIP36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高职教育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践研究
被引量: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工学结合、校企合作是我国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方向。论文依据国内高职院校"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经验,以秦皇岛职业技术学院现代制造技术专业群为例,介绍了探索实践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有效保障和内涵式发展措施。
作者
刘颖
熊学慧
王锋
机构地区
秦皇岛职业技术学院机电工程系
秦皇岛秦冶重工有限公司
出处
《科技资讯》
2014年第5期118-118,120,共2页
Science & Technology Information
关键词
工学结合
校企合作
人才培养模式
改革实践
分类号
G710 [文化科学—职业技术教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8
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123
同被引文献
4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7
参考文献
3
1
徐涵.
工学结合概念内涵及其历史发展[J]
.职业技术教育,2008,29(7):5-8.
被引量:60
2
龙德毅.
工学结合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
.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2011,13(2):3-21.
被引量:59
3
高云亭.
以校企合作为纽带 推进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8,24(19):39-40.
被引量:8
二级参考文献
18
1
贺星岳,郭薇.
校企合作是高职教育发展的重要途径[J]
.职教论坛,2004,20(08X):22-23.
被引量:55
2
陈波涌.
半工半读职业教育思潮(下)[J]
.职教论坛,2004,20(11S):58-60.
被引量:6
3
肖化移,李谨平.
工学结合的理性思考[J]
.职教通讯(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6,21(5):12-15.
被引量:104
4
工学交替、产教结合的办学和人才培养模式[J]
.职业技术教育,2006,27(27):36-39.
被引量:12
5
陈解放.
“产学研结合”与“工学结合”解读[J]
.机械职业教育,2007(4):3-5.
被引量:67
6
张金磊.
工学结合解读——学习的视角[J]
.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6(2):90-92.
被引量:16
7
耿洁.
我国职业教育工学结合模式的历史发展和实践[J]
.职教通讯(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7,22(3):26-28.
被引量:28
8
白汉刚.
职业院校推进半工半读面临的问题及几点建议[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7,23(14):48-50.
被引量:17
9
杨凤翔.
六种产学合作模式 培养高技能人才[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7,23(14):51-52.
被引量:11
10
.刘少奇选集(下卷)[M].北京:人民出版,1985.67-68.
共引文献
123
1
牛君彦,杨磊.
职业院校如何实施工学结合的探讨——结合河北城乡建设学校经验[J]
.河南农业,2008(20):6-7.
被引量:1
2
孟祥萍.
高职教育顶岗实习体系的建构[J]
.新课程学习(下),2010(10):75-75.
被引量:2
3
邹元婷,陈守权.
校企合作发展的经济学分析[J]
.中国商界,2009(10):353-354.
被引量:4
4
高云亭.
以校企合作为纽带 推进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8,24(19):39-40.
被引量:8
5
许曙青.
关于五年制高职“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J]
.江苏高教,2008(6):122-124.
被引量:14
6
杨理连.
基于工学结合的工作过程导向式高职课程开发的再思考[J]
.职业技术教育,2008,29(28):50-52.
被引量:52
7
郁士宽.
对构建工学结合实践教学体系的思考[J]
.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7(6):91-93.
被引量:5
8
陈怡遐.
浅谈工学结合模式下高职英语教学改革[J]
.内江科技,2009,30(4):174-174.
被引量:8
9
孟利前,张京生,胡清晨.
高等职业教育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探析[J]
.现代农业科技,2009(6):221-223.
被引量:16
10
唐高华.
浅析“工学结合”的思想起源、发展和理论依据[J]
.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7(1):1-4.
被引量:11
同被引文献
4
1
吕汝娟.
新形势下高职院校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J]
.科教导刊,2014(13):30-31.
被引量:1
2
陈解放.
基于中国国情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实施路径选择[J]
.中国高教研究,2007(7):52-54.
被引量:582
3
林玲.
高等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研究述论[J]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35(4):110-117.
被引量:103
4
王自勤.
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的博弈分析[J]
.中国高教研究,2008(9):78-79.
被引量:72
引证文献
1
1
祝木伟,张书,冷士良.
“园校互动,校企一体”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与实践[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5,31(15):77-80.
被引量:7
二级引证文献
7
1
耿婷,李澄琦,徐亚,吕志阳,张丽.
基于产教协同的医药中试及产业化人才培养模式探讨[J]
.中国产经,2021(22):60-62.
2
张庆,向文良.
地方性高校产业化人才培养机制的探索[J]
.黑龙江高教研究,2017,35(4):165-167.
被引量:1
3
邓子云,刘宁.
高职院校专业群的战略布局研究与案例分析[J]
.职业教育研究,2017(6):29-34.
被引量:5
4
刘研.
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研究[J]
.中国市场,2019(8):193-194.
被引量:14
5
王海礁.
产教融合背景下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研究[J]
.中国市场,2019(10):188-188.
6
黄森,陈小琴.
园校共建模式与实现路径的探索[J]
.课堂内外(教师版)(中等教育),2019,0(2):141-143.
7
高翔.
基于园校企一体化众创空间创业生态系统的构建[J]
.科教导刊,2019,0(33):5-7.
被引量:1
1
楚蕴源.
高职体育教学改革实践研究[J]
.科技创新导报,2008,5(34):100-100.
被引量:3
2
苏艳敏.
以学生为中心的中职语文教学改革实践研究[J]
.学周刊(上旬),2016(4):40-41.
被引量:1
3
王晓娟.
亲子教育理论与实践课程教学内容改革实践研究[J]
.云南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2,14(6):233-234.
被引量:1
4
李玉芝.
高职课程模式改革实践研究[J]
.湖南涉外经济学院学报,2009,0(3):39-41.
被引量:1
5
黄华,吕娜,赵淑桐.
浙江育英职业技术学院空中乘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践研究[J]
.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13(4):74-76.
6
王姣姣,吴亚军,李仟.
空乘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践研究——以天津中德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
.天津商务职业学院学报,2015,3(6):43-45.
被引量:4
7
崔雪梅,燕居怀,张蒙蒙.
基于项目化教学的《电工电子技术》课堂教学改革实践研究[J]
.教育现代化(电子版),2016(37):63-64.
被引量:6
8
张秀霞.
基于校企深度合作的财经类专业群建设与课程体系改革实践研究[J]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3,29(24):170-171.
被引量:2
9
冯蕾.
情境导游服务课程教学改革实践研究[J]
.辽宁高职学报,2012,14(8):44-46.
10
卢萌,程森,聂延庆.
能力与职业资格融通的高职课程改革实践研究[J]
.新疆职业教育研究,2010,1(4):21-23.
被引量:1
科技资讯
2014年 第5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