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VIP36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清代陕南移民对当地开发的利与弊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明清两代初期,陕南已有少量移民迁入,及至清乾嘉时期,移民骤增。移民在陕南的开发,一方面促进了陕南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过度开发也给当地生态环境带来了破坏。
作者
乔磊
机构地区
暨南大学
出处
《前沿》
2014年第1期217-218,共2页
Forward Position
关键词
清代
陕南
移民
开发
分类号
K249 [历史地理—中国史]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63
参考文献
17
共引文献
26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17
1
钱鹤年,董诏.《嘉庆汉阴厅志》(卷二,疆域志,纪事),嘉庆二十三年刻本,第19页..
2
舒钧.《道光石泉县志》(卷二,户口志),道光二十九年刻本,第22-23页.
3
曹树基.《中国移民史》(第六卷),福建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180,181页.
4
路遇,滕泽之.《中国人口通史(上)》,山东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759~909页.
5
史左、陈鹏程.《康熙西乡县志》(卷六,官守),线装书局,1915年,第2页.
6
萧正洪.
清代陕南的流民与人口地理分布的变迁[J]
.中国史研究,1992(3):94-105.
被引量:17
7
叶世倬.《续兴安府志》(卷二,食货志)咸丰三年年刻本,第15页.
8
林一铭,焦世官,胡官清.《道光宁陕厅志》(卷一,物产),道光九年刻本,第37页.
9
严如煜.《三省边防备览》(卷十一,策略),光绪刊本,第20页.
10
严如煜.《三省边防备览》(卷八,民食),光绪刊本,第2页.
二级参考文献
63
1
张建民.
明清山区资源开发特点述论──以秦岭-大巴山区为例[J]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1999,53(6):120-124.
被引量:6
2
邹逸麟.
明清流民与川陕鄂豫交界地区的环境问题[J]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40(4):62-69.
被引量:30
3
钞晓鸿.
晚清时期陕西移民入迁与土客融合[J]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98(1):66-74.
被引量:12
4
萧正红.
清代汉江水运[J]
.陕西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8,17(4):73-79.
被引量:11
5
周云庵.
秦岭森林的历史变迁及其反思[J]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3,8(1):55-68.
被引量:23
6
王桂新.
关于人口分布几个问题的定量分析[J]
.西北人口,1987,8(2):44-52.
被引量:6
7
谭作刚.
清代陕南地区的移民、农业垦殖与自然环境的恶化[J]
.中国农史,1986,5(4):1-10.
被引量:19
8
郑斯中.
我国历史时期冷暖年代的干旱型[J]
.地理研究,1983,2(4):32-40.
被引量:21
9
程洪.
新史学:来自自然科学的“挑战”[J]
.晋阳学刊,1982(6):2-7.
被引量:17
10
张晓虹,满志敏,葛全胜.
清代陕南土地利用变迁驱动力研究[J]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2,17(4):114-125.
被引量:14
共引文献
26
1
佳宏伟.
清代陕南生态环境变迁的成因探析[J]
.清史研究,2005(1):55-66.
被引量:12
2
唐燕,叶丽丽,王显义,孙洪林.
手机短信在电子政务系统及防汛工作中的应用[J]
.办公自动化,2005(3):20-23.
3
钞晓鸿.
清代汉水上游的水资源环境与社会变迁[J]
.清史研究,2005(2):1-20.
被引量:23
4
月泉.
2005年明清经济史研究述评[J]
.中国经济史研究,2006(2):151-159.
5
王德庆.
清代土地买卖中的陋规习惯——以陕南地区为例[J]
.历史档案,2006,19(3):67-72.
被引量:7
6
王德庆.
清后期陕南地区的租佃习惯研究[J]
.陕西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4(3):32-38.
被引量:3
7
张力仁.
清代陕南秦巴山地的人类行为及其与环境的关系[J]
.地理研究,2008,27(1):181-192.
被引量:9
8
张力仁.
人类空间选择行为与环境关系个案研究--以清代陕南秦巴山地为例[J]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8,23(2):59-66.
被引量:6
9
张晓虹.
区域信仰的本土化与地方信仰的转型——基于清代陕南杨泗将军信仰的考察[J]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37(6):96-103.
被引量:11
10
龚志强,刘正刚.
明清时期庐山开发及其生态环境的变化[J]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2009(2):39-46.
被引量:6
1
丰腴的洞庭湖[J]
.中国科技纵横,2002(11):2-2.
2
吴志鸿.
三清山秀色[J]
.黄金时代(上半月),2003,0(6):61-61.
3
李其荣.
历史名城,请珍惜历史文化遗存[J]
.宁波经济(财经视点),2000(10):16-17.
4
一声叹息[J]
.旅行者,2009(12):146-168.
5
“非遗”商业化:正道抑或迷途[J]
.美术观察,2009(6):120-120.
6
魏英杰.
古村落,自生自灭与过度开发都是破坏[J]
.共产党员(河北),2015,0(8):47-47.
被引量:1
7
于莉.
安仁的两张名片[J]
.看世界,2013(5):81-81.
8
张星海.
揭开罗布泊消失之谜[J]
.报林,2004(7):48-48.
9
钱桂林.
到底谁是“伪专家”?[J]
.环境教育,2012(6):12-12.
10
邹华斌.
毛泽东与“以粮为纲”方针的提出及其作用[J]
.党史研究与教学,2010(6):46-52.
被引量:11
前沿
2014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