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学报》
2000年第3期57-59,共3页
Journal of Teachers College Qingdao University
同被引文献9
-
1邢斌.强化“问题”意识 提倡“问题”教学[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2(4):118-119. 被引量:3
-
2欧阳文.学生无问题意识的原因与问题意识的培养[J].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24(1):129-132. 被引量:80
-
3张有林.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对比研究[J].教育实践与研究,2005(11X):18-19. 被引量:6
-
4李建军.精细化管理下学报主编能力的“度”量[J].编辑之友,2009(4):56-58. 被引量:2
-
5姚申.关于学术道德与诚信问题的探讨[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31(1):19-21. 被引量:16
-
6刘曙光.学术期刊的失范问题[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31(1):22-26. 被引量:7
-
7邓永奎.在高中政治课教学中有效实施“问题教学法”的方法初探[J].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10,16(3):131-132. 被引量:6
-
8胡鞍钢,熊义志.确立新的教育发展国家目标:普及12年教育[J].教育研究,2001,22(A01):30-34. 被引量:5
-
9李建军,杨帆.新疆高校社科学报的使命和责任——以《新疆师范大学学报》为例[J].新疆新闻出版,2010,0(3):72-73. 被引量:3
二级引证文献13
-
1叶红波.打破综合性内向型办刊模式 走专业特色化发展之路——《北京工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4,25(6):849-852. 被引量:19
-
2吕文红,吕海亮,高丽华.明确期刊定位 优化办刊模式——《山东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特色办刊实践[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4,25(11):1437-1440. 被引量:12
-
3新疆师范大学学报课题组,李建军,刘成,周普元.中国社科学术期刊的学术担当--以《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为例[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38(2):59-68. 被引量:9
-
4薛蓉.试论社科学报与高校智库融合发展[J].浙江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16(4):463-468. 被引量:5
-
5钱澄.高校学报专业化转型与特色栏目定位[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24(1):82-91. 被引量:29
-
6洪云飞,舒干.地方高校自然科学学报创新办刊形式的研究与实践——兼议科技期刊办刊目标再认识[J].湖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38(3):77-83.
-
7刘敏,袁亚军.关于高校学报改革路径的讨论[J].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34(3):64-70. 被引量:2
-
8于孟晨.我国高校学报的发展路径探析——以《西安工业大学学报》为例[J].陕西教育(高教版),2018,0(11):39-40.
-
9刘娟.新时代学术期刊办刊创新路径探索[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0,39(2):67-71. 被引量:3
-
10徐源,裴雪昆,曲丽丽,贺莉莉.评价体系下综合性人文社科期刊策略选择——基于学科分布与分类调整[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20(4):89-96. 被引量:1
-
1陈颖.巧用头脑风暴法 活化小学英语课堂[J].小学教学参考(综合版),2010(4):92-93. 被引量:1
-
2于淑凤.举例 欣赏 模仿 创新——浅谈通过化学实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J].学苑教育,2010(13):44-44.
-
3何春燕.新理念下“头脑风暴法”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初探[J].中国西部科技,2006,5(25):77-78. 被引量:3
-
4邴永静.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J].现代教育科学(中学教师),2014,0(S2):154-154.
-
5张春香.浅谈在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J].中华少年,2016,0(8):132-132.
-
6龚放,岳晓东.强化问题意识 造就创新人才[J].高等教育研究,2000,21(1):57-61. 被引量:58
-
7陈斌.怎样在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中学教研版),2009(5):155-156.
-
8范春庭.强化问题意识 发展创新能力[J].湖北教育,2007(1):54-55. 被引量:1
-
9曹建军.从强化问题意识谈有效课堂教学[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08(6):223-225.
-
10王俊卿.论大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J].平顶山师专学报,2001,16(3):88-8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