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VIP36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研究型大学与学科团队合作创新机制构建研究
被引量: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提升研究型大学学科创新能力,无论是对学科自身,还是对研究型大学都具有重要意义。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就是要促使研究型大学和学科团队这两方主体实现有效的合作创新:一是基于学科结构优化的学科资源配置机制;二是基于可持续发展的高水平学科团队引培机制;三是基于柔性管理的学科团队合作激励机制。
作者
许赞
机构地区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党政办公室
出处
《江苏高教》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57-58,共2页
Jiangsu Higher Education
基金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基本科研业务资助项目(NR2013039)
关键词
演化博弈
研究型大学
学科团队
创新
分类号
G640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6
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40
同被引文献
12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4
1
林军,王昆,王晓东.
高校内部学科资源配置优化策略研究[J]
.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2(11):38-39.
被引量:9
2
刘国瑜.
创办研究型大学进程中的科研团队建设[J]
.中国科技论坛,2007(2):119-121.
被引量:20
3
薛玉香.
柔性管理和高校学科队伍建设[J]
.江苏高教,2007(2):142-144.
被引量:9
4
王乾.
高校学科带头人队伍建设研究[J]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11(S1):230-232.
被引量:6
二级参考文献
16
1
田广研.
评判资源配置优劣的四个标准[J]
.商业研究,2002(17):45-47.
被引量:1
2
杨红,仲一卉.
以人为本,加强高校学科建设[J]
.玉溪师范学院学报,2005,21(3):56-58.
被引量:1
3
胡银根.
大学学术力量生长的内在要素及相关规律研究[J]
.现代大学教育,2004,20(5):1-5.
被引量:5
4
教育部科技委化学化工学部专家组.
创新高校科技平台的运行机制[J]
.中国高等教育,2005(2):29-31.
被引量:17
5
程永波.
关于高校学科建设的理论探讨[J]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4(10):20-24.
被引量:15
6
赵文平,徐国华,吴敏.
学科发展规律与学科建设问题的研究[J]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4(5):23-26.
被引量:31
7
于学涛,叶绍梁.
对高校学科建设特点的几点认识[J]
.中国高教研究,2005(6):17-19.
被引量:12
8
周玲.
论大学组织的学术团队建设[J]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5,26(4):11-15.
被引量:24
9
刘国瑜,张英.
关于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方向的探讨[J]
.中国科技论坛,2006(3):34-37.
被引量:19
10
刘爱东.
理性把握高校内部资源配置的价值和效率取向[J]
.黑龙江高教研究,2008,26(5):27-30.
被引量:4
共引文献
40
1
杨佳丽,黄华.
高校学科带头人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
.学园,2020,0(6):8-9.
2
王双菊,高峰.
学科情报研究团队建设的若干思考[J]
.图书与情报,2008(1):47-50.
被引量:4
3
刘桂云,姚本先.
论科技创新与高校学科建设[J]
.中国科技论坛,2007(11):25-28.
被引量:16
4
周军,刘永和,安艳芳.
医院科研团队建设初探[J]
.中国现代医生,2008,46(2):138-139.
被引量:2
5
高彩霞.
人力资源视角中的高校教师激励机制分析[J]
.经济师,2008(4):100-101.
被引量:4
6
潘琳,朱鹏.
探索机制创新,推进高校科研团队建设[J]
.科技管理研究,2008,28(5):164-166.
被引量:17
7
纪秋颖.
大学学科演化模型及其对提升学科竞争力的启示[J]
.科技管理研究,2008,28(7):225-228.
被引量:1
8
朱小敏,张万红.
研究型大学研究生师生团队绩效评价[J]
.煤炭经济研究,2008(9):85-87.
被引量:4
9
廉立军,刘志国.
高校图书馆科研工作创新发展探析[J]
.医学信息学杂志,2008,29(11):71-73.
被引量:7
10
丁思红.
柔性管理的思维范式及其实践路径——以高等教育为视角[J]
.黑龙江高教研究,2008,26(12):43-45.
被引量:11
同被引文献
12
1
杨菊先.
高等学校学科团队建设路径研究[J]
.教育与现代化,2008(4):74-80.
被引量:9
2
刘惠琴,张德.
高校学科团队创新绩效决定因素研究[J]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5,26(11):111-114.
被引量:16
3
程永波,罗云.
启迪与借鉴:关于国外著名研究型大学学科建设实践的研究[J]
.黑龙江高教研究,2006,24(3):35-37.
被引量:16
4
罗云,孙东平.
世界一流大学学科建设的基本经验及其启示[J]
.高等理科教育,2006(3):64-69.
被引量:39
5
刘建树,孙耀斌,舒慧生.
论我国高校学科建设的项目式管理[J]
.中国高等教育,2010(13):64-65.
被引量:3
6
王鹏,李爱彬,赵文闯.
“211工程”重点学科建设项目进度管理研究[J]
.科技管理研究,2010,30(15):200-203.
被引量:6
7
管晓霞,钟书华.
高校多学科交叉项目组织与管理的三维结构模型[J]
.高等教育研究,2011,32(2):45-49.
被引量:5
8
田华,郑晓齐,田中.
基于项目管理的大学多学科合作研究——以美国国防部为例[J]
.科学管理研究,2012,30(2):109-111.
被引量:5
9
黄超,王雅林.
大学学科团队的网络结构及其度量[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2,60(6):120-124.
被引量:2
10
马利凯,赵俊芳.
基于波士顿矩阵的研究型大学一流学科发展战略实证研究——以J大学为例[J]
.现代教育管理,2016(10):24-28.
被引量:2
引证文献
1
1
沈舒南,翟丹妮,卢子芳.
基于项目化管理视角的工科高校信息文科团队建设途径研究[J]
.江苏科技信息,2017,34(28):17-20.
1
于玲.
培养历史学科创新能力的途径[J]
.考试周刊,2010(15):172-172.
2
南化天.
如何实施中职学校体育课的创新[J]
.学生之友(童花果),2012(5):23-23.
3
魏静,许赞.
高校学科创新能力培养研究——基于学生个体的视角[J]
.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5(2):67-68.
4
许锋.
初中化学教学中探究性学习实施策略[J]
.数理化学习(教研版),2013(4):37-37.
5
俞念胜.
高校志愿服务活动开展现状及对策研究[J]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28(24):195-196.
6
包翠霞.
优化课堂导入 打造生本课堂[J]
.中学物理,2015,33(5):66-66.
7
李少颖.
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的几点方法[J]
.中学课程辅导(上旬刊),2016(21):79-79.
8
宿书坤.
小学语文教学与学生主体发展分析[J]
.初中生优秀作文,2015,0(18):168-168.
9
董浩.
逐渐去扶翼 终酬放手愿——语文课堂上的问题意识探析[J]
.山西教育(教学版),2016,0(9):54-55.
10
郑光财.
高职教育校企合作创新机制的探析[J]
.科协论坛(下半月),2010(10):164-165.
被引量:5
江苏高教
2014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