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科研机构改制需要实现的三个分配观念的转变
被引量:1
出处
《软科学》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57-59,共3页
Soft Science
同被引文献6
-
1张怀明.科技成果转化与科技体制改革[J].探索,2000(4):110-112. 被引量:4
-
2张勤.科技成果转化难与“两张皮”及行为短期化[J].中国科技产业,1999(12):27-30. 被引量:2
-
3倪琴溪.关于国有科研院所转制为股份合作制企业运行机制的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0,21(2):39-41. 被引量:6
-
4马振良.关于农业科研单位转制为农业科技企业几个战略性问题的思考[J].科学管理研究,2000,18(1):27-29. 被引量:7
-
5丁力.阶段性变化与战略性调整——关于农业事业单位改革的调查与思考[J].软科学,2000,14(2):49-53. 被引量:1
-
6丁政财.地方科研院所转制与产权改革的探讨[J].软科学,2000,14(3):66-69. 被引量:5
二级引证文献9
-
1王胜光,李真真,刘会武.科技机构转制的微观政策目标分析[J].科研管理,2004,25(5):126-131. 被引量:3
-
2王胜光,李真真,刘会武.科技机构企业化转制的问题与对策[J].科学学研究,2004,22(5):493-497. 被引量:10
-
3林治华.创新高校科研管理体制的思考[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06(5):49-51. 被引量:20
-
4易春,马美英.湖南省属转制科研院所现状及对策分析[J].科技和产业,2007,7(4):19-22. 被引量:4
-
5张国义.地方高校科研管理改革的思考[J].安徽科技学院学报,2007,21(5):65-69. 被引量:13
-
6邹双全,陈进寿.谈高校科研管理面临的机遇、挑战及对策[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5(4):80-82. 被引量:8
-
7李昊,唐玮罡.河南省属转制科研院所创新发展绩效评价实践探索[J].河南科学,2020,38(6):1028-1032. 被引量:3
-
8王福涛,蔡梓成,张碧晖,张天昀.中国科研院所改革政策工具选择变迁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21,42(9):19-35. 被引量:8
-
9司训练,陈金贤.基于知识流指向的产业结构演进与动力机制[J].研究与发展管理,2003,15(6):73-78. 被引量:1
-
1南京市科技队伍分配的状况分析[J].科技与经济,1994,7(4):15-17.
-
2李敏康.提高图书编校质量要有硬措施[J].现代出版,1998(3):36-37. 被引量:1
-
3丁福虎.给创新应有的空间[J].河南科技,2002,21(6):20-21.
-
4傅暾.经济报道,应着眼于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方向[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1992(1):52-54.
-
5研究动态[J].档案与建设,1994,0(10):10-10.
-
6本刊综合报道.创新科技体制改革 充分释放知识红利 让科研人员凭聪明才智和创新成果富起来——解读《关于实行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分配政策的若干意见》[J].中国科技产业,2016(11):66-67.
-
7詹新星,林尊斌.面向经济建设,增强研究所活力[J].科研管理,1987,8(4):31-34.
-
8董宝锞.在“双放”上下功夫[J].情报理论与实践,1988,11(5):4-5.
-
9刘海英,姜靖,李宏策,顾钢,陈超.国外科研人员的“兼职兼薪”[J].发明与创新(大科技),2017,0(1):30-31.
-
10辛希孟.文献工作的经济效果[J].情报科学,1980,1(1):9-13. 被引量: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