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VIP36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利用热天平对电厂混煤燃尽特性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
19
Experiment Study on Burn Out Characteristic of Blended Coal in Power Plant by Thermobalanc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目前 ,燃用混煤的电厂越来越多。混煤的燃尽特性与单一煤种有着显著的不同 ,如何通过试验来判别混煤燃尽特性变得尤为重要。为此对两煤种煤粉进行了不同掺烧比的混配 ,利用热重分析法得到的煤焦燃烧特性曲线 ,提出混煤燃尽特性的综合判别指数 Hj,通过对混煤的燃烧特性的非常规分析 ,对如何判别混煤的燃尽性能进行了探索和研究。
作者
方立军
高正阳
阎维平
机构地区
华北电力大学
出处
《华北电力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7-9,24,共4页
North China Electric Power
基金
华北电力大学青年基金资助
关键词
电厂
锅炉
混煤
燃尽特性
实验
热天平
分类号
TM621.2 [电气工程—电力系统及自动化]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2
参考文献
5
共引文献
73
同被引文献
137
引证文献
19
二级引证文献
164
参考文献
5
1
姚强,岑可法,施正伦,曹欣玉,施正展,曹英武.
多煤种配煤特性的试验研究[J]
.动力工程,1997,17(2):16-20.
被引量:55
2
气驾尚志,乐海南.
混烧低挥发分煤的低NO_x锅炉的开发[J]
.锅炉技术,1990(7):21-29.
被引量:3
3
邱建荣,马毓义,曾汉才,郭嘉,吕焕尧.
混煤着火特征温度的试验测定及模型预测[J]
.电站系统工程,1993,9(5):51-54.
被引量:5
4
魏兆龙,郭朝令,杨义波.
煤种燃烧稳定性试验研究[J]
.锅炉技术,1999,30(10):6-9.
被引量:17
5
盛昌栋.电站锅炉燃烧煤的配煤机理的研究.东南大学硕士学位文集[M].,1992,3..
二级参考文献
2
1
邱建荣,动力工程,1993年,10期
2
邱建荣,华中理工大学学报,1993年,10期
共引文献
73
1
梁栋,王云鹤,王进,于斌,陈衍宽.
升温速率与煤氧化特征关系的实验研究[J]
.煤炭科学技术,2007,35(3):72-74.
被引量:20
2
阮伟,周俊虎,曹欣玉,骆仲泱,岑可法.
优化配煤专家系统的研究及应用[J]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2001,35(4):423-426.
被引量:6
3
程军,周俊虎,曹欣玉,岑可法.
THE COMBUSTION CHARACTERISTICS OF LIGNITE BLENDS[J]
.Journal of Coal Science & Engineering(China),2000,6(1):57-62.
被引量:1
4
郭嘉,江睿.
电站混煤氧化氮排放特性的试验研究[J]
.热力发电,1994,23(4):40-42.
被引量:3
5
孙明,莫言学,李梅,蒋玢.
混煤燃烧特性的热重分析法研究[J]
.能源技术与管理,2005,30(2):50-51.
被引量:13
6
李英杰,韩奎华,刘江,路春美,王永征,刘汉涛.
混煤一维火焰燃烧时硫析出特性的试验研究[J]
.动力工程,2005,25(4):577-581.
被引量:2
7
陈文胜,吴强.
煤的自燃倾向性及自然发火期与活化能关系的探讨[J]
.煤矿安全,2005,36(12):53-55.
被引量:1
8
金晶,张忠孝,李瑞阳.
煤粉燃烧炉膛沿程NO_x释放规律的研究[J]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06,26(1):35-39.
被引量:18
9
高玉峰,李义丰,李丙林,王茂利.
电厂配煤系统数学模型的可行性研究[J]
.长春工业大学学报,2006,27(1):36-39.
被引量:1
10
王永征,路春美,刘汉涛,韩奎华.
山东动力用煤掺混燃烧特性的热分析[J]
.山东大学学报(工学版),2006,36(2):26-31.
被引量:6
同被引文献
137
1
赵凤杰,刘剑.
煤的热重分析技术及其应用[J]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24(z2):25-27.
被引量:16
2
肖毅,李瑛.
褐煤及其混煤燃烧特性试验研究[J]
.能源工程,2012,32(5):1-4.
被引量:6
3
徐建国,魏兆龙.
用热重分析法研究煤的可燃性[J]
.河南教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1998,7(4):41-43.
被引量:2
4
傅维标,张恩仲.
煤焦非均相着火温度与煤种的通用关系及判别煤焦着火特性的通用指标[J]
.电站系统工程,1993,9(4):33-39.
被引量:9
5
傅维标.
一种预报煤焦着火温度及判别煤粉着火与稳燃特性的新方法—F_z法[J]
.电站系统工程,1993,9(5):41-50.
被引量:16
6
邱建荣,马毓义,曾汉才,郭嘉.
混煤特性的综合性试验研究[J]
.动力工程,1993,13(5):32-36.
被引量:29
7
肖三霞,方庆艳,傅培舫,周怀春.
煤的热天平燃烧反应动力学特性的研究[J]
.工程热物理学报,2004,25(5):891-893.
被引量:16
8
王文选,王凤君,李鹏,赵长遂,岳光溪.
石油焦与煤混合燃料热重分析研究[J]
.燃料化学学报,2004,32(5):522-525.
被引量:18
9
毛玉如,方梦祥,骆仲泱.
O_2/CO_2气氛下煤焦热重试验研究[J]
.电站系统工程,2004,20(5):17-18.
被引量:12
10
邱建荣,马毓义,曾汉才,郭嘉.
混煤燃烧特性及污染物形成规律的研究[J]
.华中理工大学学报,1993,A10(1X):106-110.
被引量:4
引证文献
19
1
杨继元,乔军强,芦海云.
烟煤燃烧特性的热重分析[J]
.洁净煤技术,2021,27(S02):236-239.
被引量:4
2
朱瑞,黄定国,吴玉敏,许泽兵.
新型黑液水煤浆的燃烧特性及动力学分析[J]
.煤炭转化,2007,30(3):49-52.
被引量:10
3
代纪邦,金晶,樊俊杰,李立,李珊珊.
再燃条件下燃料燃尽特性的试验研究[J]
.洁净煤技术,2007,13(4):51-53.
4
鄢晓忠,陈冬林,刘亮,王旭伟.
煤粉细度对燃烧特性影响的实验研究[J]
.动力工程,2007,27(5):682-686.
被引量:26
5
仝晓波,申春梅,吴少华,林伟刚,宋文立.
煤拔头半焦燃烧特性[J]
.过程工程学报,2009,9(5):897-903.
被引量:9
6
邓晖,林荣英,罗祖云,林诚.
生物质水煤浆燃烧特性及动力学分析[J]
.可再生能源,2011,29(2):81-84.
被引量:6
7
张骁博,赵虹,杨建国.
不同粒径煤粉煤质变化及燃烧特性研究[J]
.煤炭学报,2011,36(6):999-1003.
被引量:40
8
黄福幸,杨薇.
细煤粉燃烧特性的热分析研究[J]
.煤炭工程,2011,43(10):103-106.
被引量:7
9
杨威,鄢晓忠,张辉,王焱,刘定军,陈绍龙,张艺漫.
掺混比对混煤燃烧特性的影响实验研究[J]
.煤气与热力,2012,32(7):4-7.
被引量:5
10
马国伟,张晓明,刘建华,马骏骥.
混煤燃烧过程中的交互作用与动力学特性研究[J]
.电力科学与工程,2013,29(2):56-62.
被引量:18
二级引证文献
164
1
张瑜,邹涛,刘军,袁善录.
生物质在水煤浆领域的应用[J]
.当代化工,2020,49(10):2310-2313.
被引量:4
2
赵强,杜常宗,卢宇飞,刘宏林,王东亮,陈毅烈,杜建鹏,张宝利,马涛,戴思远,郭伟,罗春桃,曲献伟,匡建平.
CFB锅炉掺烧水煤浆气化细渣的研究和运行分析[J]
.煤炭学报,2023,48(S01):305-313.
被引量:3
3
海雪琴,孔垂中,门小勇,白永辉,吕鹏,宋旭东,苏暐光,王焦飞,于广锁.
气流床气化细渣与煤的共燃特性和交互作用[J]
.洁净煤技术,2024,30(S01):165-176.
4
郭境忠,严晓勇,陈国庆,陈干勇,蒋峰,何陆灿,杨辉.
基于入炉原煤快速切换系统研究及应用[J]
.洁净煤技术,2023,29(S02):687-691.
5
罗睿,王智微,陈华冬,裴继兴,符亮,莫诗.
煤与生物质混燃动力学分析及协同效应[J]
.洁净煤技术,2023,29(S02):196-205.
被引量:2
6
梅振锋,闫庆琦,朱晋永,姬厚展,郑笛,高正阳,宋杨凡.
基于图像识别技术的煤粉细度测量[J]
.洁净煤技术,2023,29(S02):52-57.
7
杨继元,乔军强,芦海云.
烟煤燃烧特性的热重分析[J]
.洁净煤技术,2021,27(S02):236-239.
被引量:4
8
王兴,蔡新春,靳智平.
330MW锅炉大渣含碳量高原因分析及优化调整[J]
.电力学报,2012,27(4):349-352.
被引量:2
9
侯海盟,李诗媛,吕清刚.
城市污泥与煤或玉米秆混烧特性及动力学研究[J]
.环境工程,2012,30(S2):267-271.
被引量:7
10
靳振一,宋长忠,王苏琛,王瑞杰,李熔.
褐煤和煤矸石混合热解研究[J]
.工程热物理学报,2015,36(1):7-10.
被引量:2
1
李永华,傅松,陈鸿伟,向上,余霞.
混煤热重试验研究[J]
.锅炉技术,2003,34(1):8-11.
被引量:12
2
黄伟,熊蔚立,胡纪元.
W型锅炉技术特点、运行性能及存在的问题[J]
.湖南电力,2003,23(6):52-55.
被引量:1
3
方立军,高正阳,殷立宝,张月,李加护,阎维平.
无烟煤与贫煤的混煤NO_x排放特性的实验研究[J]
.锅炉技术,2001,32(9):11-14.
被引量:9
4
安捷伦科技推出新一代气相色谱仪7820A[J]
.电子质量,2009(3):43-43.
5
谭永基.
核磁共振及其在常规分析中的应用 (上)[J]
.国外科技,1989(8):17-19.
6
谭永基.
核磁共振及基在常规分析中的应用 (下)[J]
.国外科技,1989(9):13-15.
7
安捷伦Agilent7820A常规分析气相色谱仪[J]
.科学新闻,2009,11(5):68-68.
8
栾积毅,孙锐,路军锋,姚娜,吴少华.
生物质再燃脱硝的试验研究[J]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08,28(14):73-79.
被引量:26
9
张骥华,杨民杰.
用热天平方法研究Y_1Ba_2Cu_3O_(7-x)高温超导体的氧吸收过程[J]
.低温物理学报,1989,11(1):81-84.
被引量:2
10
安捷伦科技推出适合常规分析的新一代气相色谱仪[J]
.食品安全导刊,2009(2):17-17.
华北电力技术
2001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