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中国水产》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0期22-23,28,共3页
China Fisheries
同被引文献16
-
1马惠钦,李明辉,裴素俭.大蒜素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J].水利渔业,2004,24(4):53-54. 被引量:4
-
2牛翠娟,张廷军,孙儒泳.中华鳖幼鳖的能量代谢(Ⅰ)──水中呼吸及其与温度、体重的关系[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4,30(4):536-539. 被引量:12
-
3陈昌福 赵建培.正常患病及人工感染中华鳖饲养水中嗜水气单胞菌数量及其变化[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1997,16:74-74.
-
4蔡完其,孙佩芳,刘至治.中华鳖爱德华氏菌病病原和组织病理研究[J].水产学报,1997,21(4):428-433. 被引量:32
-
5王德芝,王清义,王琴,赵继殿,任人.光合细菌对中华鳖养殖水的净化作用[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1997,10(3):40-41. 被引量:6
-
6潘志远.EM制剂在中华鳖温室养殖中的应用研究[J].江西水产科技,1998(4):33-34. 被引量:7
-
7张幼敏.中华鳖健康养殖技术现状及其展望[J].科学养鱼,1999,21(2):3-4. 被引量:4
-
8喻运珍,艾桃山,张萍香,周裕和.53种中草药对中华鳖主要致病菌的抑菌作用[J].渔业致富指南,1999(9):45-47. 被引量:4
-
9贾卫斌,任培桃,胡波,王玉华,张志诚.大蒜素应用研究[J].粮食与饲料工业,1999(5):31-31. 被引量:40
-
10李建良.纯中草药饲料添加剂对中华鳖抗病力的影响[J].湖南农业科学,2000(4):41-43. 被引量:14
二级引证文献8
-
1潘凤莲.浅谈水生植物的应用[J].安徽农业科学,2008,36(22):9473-9474. 被引量:4
-
2陈忠法,卜伟绍,黄富友,李彩燕,钱国英.三段式中华鳖生态养殖技术研究与应用[J].浙江农业科学,2012,53(3):417-420. 被引量:9
-
3李本旺,黄启成,莫介化,王广军,李宗承,牟希东,莫斌胜,王晓斌.投喂3种不同饲料的中华鳖品质比较分析及评价[J].广东农业科学,2012,39(16):125-128. 被引量:3
-
4赖年悦,魏泽能,吴运动,项旭东.不同养殖模式龟鳖养殖效果的比较研究[J].水产养殖,2014,35(6):6-8. 被引量:6
-
5张枫,王小保,戚云标,沈水法.菱鳖混养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14(16):266-266. 被引量:2
-
6裘一冰,陆若辉.太阳能热水工程在生态养鳖上的应用[J].浙江农业科学,2016,57(3):440-441.
-
7王先锋.中华鳖生态养殖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18(16):216-216. 被引量:3
-
8张凯,林怡静,厉晨阳,刘芳玲,沈铭浩,郑善坚.不同碳氮比对中华草龟养殖水体生物絮团形成、水质及菌群结构的影响[J].南方水产科学,2022,18(4):87-94. 被引量:4
-
1关瑞章.如何理解健康养鳗(上)[J].科学养鱼,1999(9):14-15.
-
2王佃伟,李玉环,张道波.之四——南美白对虾生态养殖高产技术[J].中国水产,2002(10):58-59.
-
3周永琳.生态养殖调查及探讨[J].福建畜牧兽医,1997,19(2):32-32.
-
4仲维仁,邵宪民,冯森.南美白对虾生态养殖新技术[J].渔业致富指南,2003(15):42-43.
-
5吴素珍,郝兰玉.复合酶饲喂产蛋鸡效果好[J].河北畜牧兽医,1997,13(1):23-23.
-
6赵富,陈大治,王义甫.应用复合酶调整蛋鸡饲料配方的研究[J].中国饲料,2002(3):19-20. 被引量:2
-
7屈永喜,罗云霞,王彦玲,贾新成.复合酶在肉鸡生产中饲养效果的试验[J].饲料研究,1994,17(8):24-24.
-
8文汉.鱼鸭生态养殖好处多[J].科技致富向导,2002(10):12-12.
-
9蒋爱国.黄鳝生态养殖技术(Ⅱ)[J].农技服务,2002,19(2):30-31.
-
10蒋爱国.黄鳝生态养殖技术[J].农村新技术,2002(4):26-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