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藏边影像”:从“他者”窥视到主体表达 被引量:14

“Tibetan Borderland Photos”: Subjective Expression in the Perspective of “the Othe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在藏边社会的研究途径中,影像研究是一种有独特价值的进入方法。从1900年至今,不同背景的影像作者在藏边地区创作了大量的作品,记录了很多特定时空中的真实事件与历史人物。以近一个世纪以来有关藏边社会的影像文本为切入点,主要可划分为三个时期进行观察与研究。第一个时期是1900~1949年,即清朝末年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的的“闯入者的窥视期”;第二个时期是1950~2000年,即“国家/精英视角的审视期”;第三个阶段是从2001年至今,即“藏边社会的自主表达期”。通过探讨不同时期的“藏边影像”所呈现的社会形态与文化图景,揭示这些影像背后的文化立场、创作方法与权力关系。 Among various means of studying Tibetan borderland society, visual recording has some unique significance. From 1900 till now, visual - recording makers have produced numerous works of real events and historical figures in some specific time and space. This paper focuses on visual texts of the past one hundred years which fall into three periods as follows : the first period'from 1900 to 1949 as the period of the intruder's glimpse,that is, from the ]ate Qing dynasty to 1949 before the founding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the second period from 1950 to 2000 as the period of the state/elite's examination; the third period from 2001 to the present as the period of the free expression of Tibetan borderland society. The study of such photos in different periods will help reveal different social and cultural forms as well as the cultural standpoints, power relations, and methodology of the photo producers.
作者 朱靖江
出处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54-61,共8页 Journal of Yunnan Minzu University(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关键词 藏边社会 影像民族志 影像赋权 主体表达 Tibetan borderland society visual ethnography power derived from visual texts subjective expression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10

  • 1蒲元华.法国领事方苏雅和他的中国老照片[J].文史精华,1998,0(11):20-23. 被引量:1
  • 2迈克.爱德华兹,白枫.约瑟夫·洛克在中国(上)[J].对外传播,1998(7):28-30. 被引量:2
  • 3陈声柏.近代甘南地区的基督教传播[J].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35(1):58-64. 被引量:15
  • 4孙明经摄影.孙健三撰述.《定格西康:科考摄影家镜头里的抗战后方》.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
  • 5邓启耀.与“他者”对视——庄学本摄影和民族志肖像[J].中国摄影家,2007,0(8):20-33. 被引量:9
  • 6章忠云.《影像志·藏族》,《白玛山地论坛(电子刊物)》2011年第1期.
  • 7扎西桑俄.《“乡村之眼”中的“年保玉则”专辑》,《白玛山地论坛(电子刊物)》2012年第9期.
  • 8吕宾.《透过他们的眼睛--"乡村之眼"影像计划纪实》,《白玛山地论坛(电子刊物)》2011年第7期.
  • 9吕宾.《透过他们的眼睛:“乡村之眼”影像计划纪实》,《数码影像时代》2011年第1期.
  • 10青海果洛年保玉则生态环境保护协会.《热切啦(richulags):我们用影像做什么》,《白玛山地论坛(电子刊物)》2011年第7期.

二级参考文献28

  • 1黄正清.黄正清与五世嘉木样[M]..甘肃文史资料选辑(第30辑)[Z].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89..
  • 2甘南五十年编纂委员会.甘南五十年(1953-2003)[M].2003(内部发行).
  • 3新约全书·马太福音,第28章[M].
  • 4[美]约翰·司徒雷登.在华五十年[M].程宗家,译.北京:北京出版社,1982.第20,26-27页.
  • 5岷县文史资料选辑(第一辑)[M].1988(内部发行).188.
  • 6台湾神召神学院资讯网.中国神召会拓荒者—辛普送[EB/OL].mp://www.aog.org.tw/-aogst/147.htm.
  • 7Robert B. Ekvall. Gateway to Tibet: The Kansu-Tibetan Border[M]. Harrisburg: Christian Publications, Inc, 1938.
  • 8临潭县县志编纂委员会.临潭县志[M].兰州:甘肃民族出版社,1997.第800页.
  • 9卓尼县县志编纂委员会.卓尼县志[M].兰州:甘肃民族出版社,1994.第671页
  • 10甘南州州志编纂委员会.甘南藏族自治州州志[M].北京:民族出版社,1999.第1732,1729页.

共引文献23

同被引文献179

引证文献14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