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VIP36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科学技术创新生态化及其发展举措
被引量: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针对传统发展中的生态缺陷,文章倡导科技生态化转型,同时从生态化发展的角度论述科学发展,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对于现在科技创新的主体实行绩效考核,即将制度建设和道德建设同时推进。为此,我们应加大对于公众进行科技生态化以及生态道德方面的教育,从而强化我国在未来科技创新方向上的道德意识。
作者
舍娜莉
何颖利
机构地区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
出处
《人民论坛(中旬刊)》
2013年第11期156-158,共3页
关键词
科技生态化
科技创新
生态道德
可持续发展
分类号
G301 [文化科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7
参考文献
2
共引文献
35
同被引文献
9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1
参考文献
2
1
钱俊生,彭定友.
生态价值观的哲学意蕴[J]
.自然辩证法研究,2002,18(10):13-15.
被引量:25
2
易成栋,谢海燕.
建设中国生态工业园的必要性分析[J]
.中国资源综合利用,2002,20(4):21-23.
被引量:12
二级参考文献
7
1
余谋昌.
生态学中的价值概念[J]
.生态经济,1987,3(2):17-20.
被引量:15
2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9卷,第2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
3
苏伦·埃尔克曼 徐兴元译.工业生态学[M].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1999..
4
中国社科院.中国十五产业发展大思路[M].北京: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0..
5
张富安.论我国面向21世纪矿产资源形势与发展战略[M].北京:地质出版社,1998,(4).
6
余德辉,王金南.
发展循环经济是21世纪环境保护的战略选择[J]
.环境保护,2001,29(10):36-38.
被引量:44
7
段宁.
清洁生产、生态工业和循环经济[J]
.环境科学研究,2001,14(6):1-4.
被引量:218
共引文献
35
1
董艾辉,陈华.
论科技文化与环境文化的互动[J]
.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6(1):7-11.
2
李子恒,黄剑.
从价值观的嬗变看技术创新的生态化转向[J]
.科学学研究,2003,21(z1):266-270.
被引量:8
3
巩英洲.
人的环境境界及其哲学意境[J]
.天水师范学院学报,2008,28(3):16-20.
被引量:1
4
周新成,黄剑.
论技术创新的价值观转向[J]
.求实,2005(4):38-40.
5
奚丹.
可持续发展思想与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关系探微[J]
.重庆邮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7(4):472-473.
被引量:1
6
祝爱民,刘孝波,周美娜.
循环经济——产业集群发展新模式[J]
.物流科技,2005,28(7):104-106.
被引量:7
7
李刚.
透视近年来生态价值观研究的多重向度[J]
.理论月刊,2006(2):43-45.
被引量:3
8
田辉玉,罗军,黄艳.
可持续发展理论探究[J]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3(6):11-13.
被引量:1
9
Yu Chengxue,Wu Chunyou,Fan Yu.
An integrated operation mode for green logistics of enterprises[J]
.Ecological Economy,2006,2(4):348-356.
被引量:1
10
于成学,武春友,樊宇.
基于环境的企业物流一体化运作模式研究[J]
.科技进步与对策,2007,24(4):116-120.
被引量:3
同被引文献
9
1
郇庆治.
多样性视角下的中国生态文明之路[J]
.学术前沿,2013(2):17-27.
被引量:10
2
张学杰.
遏制民勤沙漠化趋势的思路与对策[J]
.甘肃水利水电技术,2005,41(4):320-321.
被引量:2
3
陈柳钦.
产业发展的可持续性趋势——产业生态化[J]
.未来与发展,2006,27(5):31-34.
被引量:24
4
傅晓华.
从可持续发展价值观透析科技创新生态化[J]
.科学管理研究,2006,24(3):41-44.
被引量:4
5
孔繁德,王连龙,谭海霞,赵忠宝.
《中国现代化报告2007——生态现代化研究》述评[J]
.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17(3):1-5.
被引量:5
6
董光荣,吴波,慈龙骏,周欢水,卢琦,罗斌.
我国荒漠化现状、成因与防治对策[J]
.中国沙漠,1999,19(4):318-332.
被引量:227
7
邓翠华.
在现代化事业的总体布局中建设生态文明[J]
.集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16(1):12-16.
被引量:3
8
魏海燕,胡方彩.
我国荒漠化的现状及防治对策[J]
.贵州科学,2014,32(6):83-87.
被引量:9
9
毛德华,郭瑞芝.
我国生态产业发展对策[J]
.晓庄学院自然科学学报,2003,26(3):90-93.
被引量:15
引证文献
1
1
杨佳新.
基于“生态+”理论模式的西北地区荒漠化治理研究——以民勤县为例[J]
.甘肃科技,2016,32(7):22-26.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1
1
杨超,李钢铁,刘艳琦.
我国土地沙漠化治理产业化研究综述[J]
.内蒙古林业调查设计,2019,42(6):20-23.
被引量:8
1
陈翠芳.
论科技生态化的内涵和基本特征[J]
.科技管理研究,2014,34(19):224-228.
被引量:2
2
陈作国,徐建平,丁国良.
从科学发展观视角审视科学技术的发展[J]
.湖北社会科学,2006(9):42-45.
3
梁宏伟.
公共图书馆与生态道德教育[J]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7,17(8):23-24.
被引量:1
4
李彩.
网络环境下的高校图书馆读者工作分析[J]
.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29(S2):298-299.
5
刘英杰.
新媒体环境下电视新闻编辑的多样化探析[J]
.新闻传播,2016(7):100-101.
被引量:4
6
李继存,王琳,杜坤,田崇振,张伟伟.
中小城市高校图书馆社会化服务的现状和发展探讨[J]
.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6(17):114-115.
7
胡智慧.
日本21世纪科技发展举措[J]
.科技政策与发展战略,2000(12):5-11.
被引量:1
8
柴振荣.
科研领导工作道德原则的选择[J]
.管理观察,1994,0(8):58-58.
9
庄穆,胡泓扬.
从生态文明建设视角反思中国科技发展战略[J]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9):161-166.
被引量:2
10
高昊,陈佳沁.
全民阅读时代实体书店生存发展举措——以日本实体书店为例[J]
.中国出版,2017(6):31-34.
被引量:8
人民论坛(中旬刊)
2013年 第1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