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VIP36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北疆冬小麦复种油葵研究
被引量: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昌吉、呼图壁、玛纳斯、沙湾、精河和乌苏等天山北坡平原区冬小麦收获后仍有约≥ 10℃的有效积温 190 0℃可利用 ,基本上符合新葵杂 5号等复种油葵秋季的生长需要。复种油葵植株灌浆期经受 - 3℃和 - 2 .6℃的霜冻后 ,仍能正常灌浆成熟。复种油葵的耐低温生物学特性在时间、地区和品种上具有重演性 。
作者
苗福红
烟彬
方波
张丽华
机构地区
新疆农科院经作所
新疆种子管理站
乌鲁木齐蔬菜研究所
兵团种子管理站
出处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2000年第3期135-137,共3页
Xinjiang Agricultural Sciences
关键词
油葵
冬小麦
复种
北疆地区
自然条件
经济效益
分类号
S565.504.7 [农业科学—作物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6
参考文献
5
共引文献
44
同被引文献
101
引证文献
7
二级引证文献
65
参考文献
5
1
赖先齐,钟军,张凤华,方向坤,丁天云.
北疆沿天山一带复种油葵生态适应性分析[J]
.新疆农业科学,1999,36(5):206-208.
被引量:8
2
刘巽浩.
论我国耕地种植指数(复种)的潜力[J]
.作物杂志,1997(3):1-3.
被引量:38
3
何江,郭文超,白山.哈吉泰,杨森,许建军,吐尔逊.阿合买提,宋荣.
玛纳斯河流域冬麦茬复播油葵试验初报[J]
.新疆农业科学,1999,36(2):70-71.
被引量:1
4
于伯成,王兆木,管怀明.
早熟油葵杂交种新葵杂5号[J]
.新疆农业科学,1997,34(2):57-57.
被引量:1
5
文启凯,新疆作物覆膜土壤生态与栽培,1993年,164页
二级参考文献
6
1
昌吉县农科站.麦豆套种粮丰收[J].新疆农业科学,1978,(2):22-22.
2
徐德源.新疆农业气候资源及区划[M].乌鲁木齐:新疆科技卫生出版社,1988..
3
赖先齐,石河子大学学报,1998年,增刊
4
徐德源,新疆农业气候资源及区划,1988年
5
昌吉县农科站,新疆农业科学,1978年,2期,22页
6
赖先齐,王登伟.
石河子垦区复种油用向日葵的生态适应性分析[J]
.石河子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8,2(S1):28-30.
被引量:4
共引文献
44
1
郭佳炜,叶回春,聂超甲,崔贝,黄文江,刘付程,邹彦龙.
基于Sentinel-2的海南耕地复种指数监测及时空变化分析[J]
.遥感技术与应用,2022,37(5):1128-1139.
被引量:2
2
王立辉,黄进良,孙俊英.
基于时序MODIS-EVI监测华中地区耕地复种指数[J]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0,19(5):529-534.
被引量:14
3
梁书民.
我国各地区复种发展潜力与复种行为研究[J]
.农业经济问题,2007,28(5):85-90.
被引量:38
4
朱孝林,李强,沈妙根,陈晋,吴锦.
基于多时相NDVI数据的复种指数提取方法研究[J]
.自然资源学报,2008,23(3):534-544.
被引量:51
5
李锦怡,王术,王伯伦,黄元财,贾宝艳,于洪兰,陈长卿.
沈阳地区旱作春小麦下茬复种模式的研究[J]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08,26(4):94-98.
被引量:3
6
汪涌,王滨,马仓,钟晓琳,蔡运龙.
基于耕地面积订正的中国复种指数研究[J]
.中国土地科学,2008,22(12):46-52.
被引量:32
7
左丽君,张増祥,董婷婷,汪潇.
耕地复种指数研究的国内外进展[J]
.自然资源学报,2009,24(3):553-560.
被引量:63
8
赵永敢,李玉义,逄焕成,任天志,王龙昌.
西南地区耕地复种指数变化特征和发展潜力分析[J]
.农业现代化研究,2010,31(1):100-104.
被引量:30
9
张晶.
2020年中国人粮关系情景分析[J]
.经济地理,2010,30(12):1950-1954.
被引量:7
10
郝水源,田光华,刘剑,赵斌,宝格日乐,张瑞琴,朱圣杰.
向日葵直播与育苗移栽对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J]
.内蒙古农业科技,2010,38(5):41-41.
被引量:4
同被引文献
101
1
王馥棠.
IMPACTS OF CLIMATE CHANGE ON CROPPING SYSTEM AND ITS IMPLICATION FOR AGRICULTURE IN CHINA[J]
.Acta meteorologica Sinica,1997,11(4):407-415.
被引量:37
2
傅廷栋,涂金星,张毅,陈常兵,杨祁峰,滕怀渊,牛菊兰,尹经章.
在我国西北部地区麦后复种饲料油菜的研究与利用[J]
.中国西部科技,2004,3(6):4-7.
被引量:58
3
郭文超,许建军,何江,阿克旦,翟国荣,徐介寿.
新疆农作物和果树新害虫——白星花金龟[J]
.新疆农业科学,2004,41(5):322-323.
被引量:45
4
方华,王允贵,马中义,吕学文.
极早熟玉米自交系“承18”的选育及其特点[J]
.华北农学报,1993,8(4):36-40.
被引量:1
5
刘德祥,董安祥,邓振镛.
中国西北地区气候变暖对农业的影响[J]
.自然资源学报,2005,20(1):119-125.
被引量:228
6
张厚瑄,张翼.
中国活动积温对气候变暖的响应[J]
.地理学报,1994,49(1):27-36.
被引量:71
7
刘德祥,董安祥,陆登荣.
中国西北地区近43年气候变化及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J]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05,23(2):195-201.
被引量:177
8
郭文利,吴春艳,柳芳,赵新平.
北京地区不同保证率下热量资源的推算及结果分析[J]
.农业工程学报,2005,21(4):145-149.
被引量:12
9
裴宇峰,韩晓增,祖伟,孙聪姝,刘丽君.
水氮耦合对大豆生长发育的影响 Ⅰ.水氮耦合对大豆产量和品质的影响[J]
.大豆科学,2005,24(2):106-111.
被引量:23
10
冯利平,段桂荣.
不同覆盖处理对旱作玉米生育与产量效应的研究[J]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1995,13(1):50-54.
被引量:26
引证文献
7
1
王健,吕新,王江丽,秦春明.
石河子市近57年积温变化趋势特征研究[J]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3,27(6):154-159.
被引量:10
2
牛海生,徐文修,徐娇媚,只娟,唐江华.
气候突变后伊犁河谷两熟制作物种植区的变化及风险分析[J]
.中国农业气象,2014,35(5):516-521.
被引量:22
3
苏丽丽,唐江华,李亚杰,徐文修,彭姜龙,张永强.
不同耕作方式对夏大豆干物质生产及土壤水分的影响[J]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16,34(4):197-204.
被引量:8
4
李亚杰,徐文修,张娜,苏丽丽,张永强,唐江华,郝维维.
水氮耦合对滴灌复播大豆干物质积累氮素吸收及产量的影响[J]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16,34(5):79-84.
被引量:14
5
朱倩倩,杨磊,张凤华.
北疆沿天山一带麦后复种饲用油菜生态适应性分析[J]
.新疆农业科技,2017(1):24-25.
被引量:6
6
郭斌,王文静,王友德,刘志刚,任林昌.
石河子垦区麦田复种玉米潜力的研究[J]
.西北农业学报,2002,11(4):77-80.
被引量:6
7
郭斌,王友德,王文静,段震宇,温亚鸣,赵忠祥.
北疆麦田套种玉米生态区划及高产栽培[J]
.玉米科学,2004,12(1):79-81.
被引量:4
二级引证文献
65
1
李彩虹,吴伯志.
玉米间套作种植方式研究综述[J]
.玉米科学,2005,13(2):85-89.
被引量:40
2
付斌军,郭斌,赵新俊.
北疆麦田非传统套种新玉9号高产群体结构研究[J]
.耕作与栽培,2008,28(1):33-35.
被引量:1
3
赵巧丽,郑国清,胡峰,冯晓.
基于WCSODS和MCSODS的后茬夏玉米品种选择[J]
.江苏农业科学,2010,38(4):82-83.
被引量:5
4
王建国.
两熟不足区复种青贮玉米种植方式研究[J]
.辽宁农业科学,2012(5):30-34.
5
陈家翔,杨忠伟,梁统模,欧小青.
北海地区甘蔗地玉米间种技术[J]
.现代农业科技,2012(22):37-37.
被引量:1
6
王健,吕新,王江丽,秦春明.
石河子市近57年积温变化趋势特征研究[J]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3,27(6):154-159.
被引量:10
7
宗兴梅,陈冬梅,谢秋兰,刘继学.
多样性间套种栽培技术[J]
.现代农业科技,2013(17):68-68.
被引量:2
8
只娟,张山清,王荣晓,徐文修,张娜.
近40年天山北坡经济带热量资源时空变化特征研究[J]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15,33(3):254-259.
被引量:5
9
只娟,张山清,徐文修,田彦君,张娜,苏丽丽.
天山北坡经济带棉花播期对气候变暖的响应[J]
.应用生态学报,2015,26(7):2074-2082.
被引量:3
10
张永强,张娜,李亚杰,苏丽丽,徐文修,彭姜龙,胡春辉.
滴灌量对复播大豆生理特性及农田小气候的影响[J]
.中国农业气象,2015,36(5):586-593.
被引量:6
1
俞学惠,雍海威,刘立峰,曲玛丽,代全章.
平罗县采种菠菜复种油葵和小麦套种油葵栽培技术[J]
.甘肃农业科技,2007,38(6):49-51.
2
张明娜,刘春全.
马铃薯复种油葵两茬生产技术[J]
.新农业,2015(7):16-17.
3
孙义.
天水南部山区冬油菜茬复种油葵栽培技术[J]
.甘肃农业,2011(2):73-73.
被引量:2
4
刘铁刚,王亚,包玉梅.
麦后复种油葵栽培技术[J]
.宁夏农林科技,2001,42(4):56-57.
被引量:1
5
文玉琳,贾银录.
扬黄灌区冬小麦复种油葵技术探讨[J]
.宁夏农林科技,2002,43(4):53-54.
被引量:1
6
孔祥莉,李鲁华,赖先齐,孟宝民,冶军.
北疆复种油葵品种特性的初步研究[J]
.石河子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3(S1):65-68.
被引量:2
7
杨金贵,王宏洁.
灵武市冬麦复种油葵高效益栽培模式浅析[J]
.科技视界,2015(31):306-306.
被引量:1
8
热黑木江.
英塔木乡复播油葵种植及栽培技术要点[J]
.新疆农业科技,2009(5):21-21.
9
于伯成,王兆木,管怀明.
早熟油葵杂交种新葵杂5号[J]
.新疆农业科学,1997,34(2):57-57.
被引量:1
10
李运梅,张伟亮,杨三保,王建军,王萍萍.
太行山区冬油菜复种油葵栽培技术[J]
.现代农村科技,2016(9):16-17.
被引量:3
新疆农业科学
2000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