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观察周围性面瘫患者针灸治疗前后患侧面动脉及其分支血流动力学变化,探讨针灸治疗的可行性及可能作用机制,为临床治疗提供客观的量化指标。方法:采用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技术,观察测量周围性面瘫患者针灸治疗前后患侧面动脉及其分支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PSV)、舒张末期血流速度(EDV)及阻力指数(RI),比较分析针灸治疗前后面动脉及其分支的血流参数变化情况。结果:周围性面瘫患者针灸治疗后即时面动脉及其分支的PSV、EDV明显增快,阻力指数较治疗前减低(P<0.05)。结论:针灸治疗可明显改善病变部位的血流动力学参数,增加面部血流供应量,从而促进面瘫的恢复。
出处
《山西中医学院学报》
2013年第3期55-56,共2页
Journal of Shanxi Colleg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