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平面连杆间歇机构的综合方法与研究 被引量:3

On Synthetic Method of Planar Linkage Intermittent Mechanis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本文根据间歇机构的基本设计要求,利用优化方法、图解法及解析法对间歇机构进行分级综合,简化了复杂的六杆间歇机构,编制了实用的优化程序,得到一种八杆间歇机构。该机构可利用四杆机构轨迹重合使间歇角大于180°。 According to the basic design requirement, theintermittent mechanism is sequentially synthesized by using opti-mization, graph and analysis methods. And the complicated six-barintermittent mechanism is simplified. Thus, a kind of eight-barintermittent mechanism, which enables intermittent angle to begreater than 180 degrees by using the track coincident method,may be obtained.
出处 《东北重型机械学院学报》 1991年第2期128-138,共11页
关键词 间歇机构 间歇角 平面连杆机构 intermittent mechanism angle synthesis linkage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3

  • 1刘葆旗,安子军.多杆机构曲柄存在的判定及综合方法[J]东北重型机械学院学报,1986(01).
  • 2刘葆旗.双直线导路机构及其综合方法[J]东北重型机械学院学报,1982(04).
  • 3华大年.利用连杆曲线实现间歇运动的连杆机构 《机构选型基础》之六[J]机械制造,1982(06).

同被引文献16

  • 1宋梅利,范元勋,祖莉.基于ADAMS的六连杆冲压机构的仿真优化设计[J].南京理工大学学报,2006,30(3):285-287. 被引量:19
  • 2陈照波.平面连杆间歇机构的计算机辅助设计[M].哈尔滨工业大学,1992..
  • 3[美]C H 苏 等 上海交通大学机械原理及零件教研室(译).运动学和机构设计[M].机械工业出版社,1983..
  • 4[德]R.贝伊尔著 陈兆雄译.机构运动学综合[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87..
  • 5[美]C.H.苏 C.W.拉德克利夫著. 上海交通大学机械原理及零件教研室译.运动学和机构设计[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83..
  • 6陈照波.[D].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1992.
  • 7詹葵华,葛晓忠.几种间歇机构的连杆曲线实现[J].中国制造业信息化(学术版),2007,36(8):64-67. 被引量:1
  • 8郭卫东.虚拟样机技术与ADAMS应用实例教程[M].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09.2.
  • 9[德]R 贝伊尔 陈兆雄(译).机构运动学综合[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87..
  • 10赵匀,俞高红,武传宇,等.机构数值分析与综合[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34.

引证文献3

二级引证文献5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