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VIP36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稻曲病菌侵入期的研究
被引量:
3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通过病菌分期接种试验表明 ,稻曲病菌侵染稻粒的时期在水稻破口期 ,尤以刚破口处的嫩颖最易遭受侵染 ,潜育期约 1
作者
郭荣华
邬炜曦
薛勤
机构地区
四川省西昌农业高等专科学校
西昌农业科学研究所
西昌市植保植检站
出处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25-26,共2页
Plant Protection
关键词
稻曲病
侵入期
病菌侵染
接种试验
分类号
S435.111.4 [农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9
参考文献
5
共引文献
66
同被引文献
481
引证文献
39
二级引证文献
515
参考文献
5
1
王国良.
稻曲病菌厚垣孢子侵染时期和侵染途径的研究[J]
.植物保护学报,1992,19(2):97-100.
被引量:50
2
陈永坚,肖炎农,赵永静.
稻曲病菌越冬厚垣孢子萌发力及其侵染力的研究[J]
.植物保护学报,1995,22(2):102-106.
被引量:32
3
王诚钊,病虫测报,1988年,2期,34页
4
张淑平,河北农垦科技,1988年,3期,6页
5
黎毓干,广东农业科学,1986年,4期,45页
二级参考文献
9
1
王国良,植物保护学报,1988年,15卷,4期,241页
2
黎毓干,广东农业科学,1986年,4期,45页
3
黄正兴,江苏农业科学,1984年,6期,28页
4
林元礼,浙江农业科学,1983年,3期,140页
5
刘安国,江西农业大学学报,1989年,11卷,40期,29页
6
邓根生,植物保护,1989年,6期,30页
7
王茂才,江西农业科学,1984年,5期,11页
8
何家泌,水稻病害,1981年
9
俞大绂,植物病理学和真菌学技术汇编,1979年
共引文献
66
1
刘永锋,陈志谊,陆凡,刘邮洲.
水稻稻曲病控制技术研究[J]
.金陵科技学院学报,2004,20(3):42-45.
被引量:26
2
沈卫新.
稻曲病侵染时期和流行因素研究[J]
.中国植保导刊,2004,24(10):9-11.
被引量:9
3
毕璋友,檀根甲.
我国稻曲病的研究进展[J]
.安徽农业科学,2005,33(1):132-134.
被引量:9
4
刘见平,熊继东,张松柏,刘都才,夏胜平,张玉烛.
30%爱苗乳油对水稻中后期病害防治效果试验总结[J]
.湖南农业科学,2005(1):50-53.
被引量:11
5
吕建平,缪巧明,杨虹,李华瑶.
稻曲病厚垣孢子在侵染循环中的作用[J]
.西南农业学报,1994,7(4):93-97.
被引量:7
6
沈卫新.
稻曲病发生流行规律探讨[J]
.浙江农业科学,2005,46(2):137-139.
被引量:15
7
代光辉,赵杰,何润梅,金素心,M.NICOLE.
稻曲病不同抗性水稻品种的组织化学及分生孢子侵染途径的初步观察[J]
.植物病理学报,2005,35(1):37-42.
被引量:12
8
吕建平,李化瑶,杨虹.
稻曲病厚垣孢子的致病传递过程及消毒药剂的选择[J]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1995,10(2):81-84.
9
王疏,潘雅姣,樊金娟,刘晓舟,杨皓,董海,周永力.
水稻生殖生长期植株上稻曲病菌的PCR检测[J]
.辽宁农业科学,2005(5):46-47.
被引量:3
10
李小娟,刘二明,肖启明,苏世杰,赵志祥.
稻曲病研究进展[J]
.农药研究与应用,2006,10(3):9-12.
被引量:29
同被引文献
481
1
但春,付铁军,刘忠荣,周燕.
公丁香挥发油化学成分的GC-MS分析[J]
.分析测试学报,2004,23(z1):87-88.
被引量:13
2
张宏波.
从紫丁香中提取丁子香酚研究[J]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17(1):40-42.
被引量:2
3
陈晓伟,韦媛媛.
天然食品防腐剂的利用现状及前景[J]
.科技资讯,2007,5(32).
被引量:5
4
高润清,刘建斌,陈新露,邢锦红.
丁香的无性繁殖技术[J]
.北京农学院学报,2001,16(2):31-35.
被引量:12
5
刘建斌,赵祥云,王俊娟,李月华,邵文风.
紫丁香的组织培养[J]
.北京农学院学报,2001,16(4):40-43.
被引量:19
6
王立会,王康才,钱士辉,陈暄.
3种五加属植物中矿质元素及紫丁香苷分布特性研究[J]
.江西农业学报,2011,23(2):74-76.
被引量:5
7
ZHENG Jingyun,GE Quansheng,HAO Zhixin.
Impacts of climate warming on plants phenophases in China for the last 40 years[J]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2002,47(21):1826-1831.
被引量:41
8
陈淑冰,唐雨文,孟华民,李巧云.
仙人掌抗炎作用的研究[J]
.中药药理与临床,1991,7(6):33-34.
被引量:34
9
孙卫青.
几种天然香辛料抑菌性能的研究[J]
.湖北农学院学报,2004,24(3):207-209.
被引量:27
10
吴传万,杜小凤,王伟中,徐建明.
植物源抑菌活性成分研究进展[J]
.淮阴工学院学报,2004,13(3):28-35.
被引量:17
引证文献
39
1
毕璋友,檀根甲.
我国稻曲病的研究进展[J]
.安徽农业科学,2005,33(1):132-134.
被引量:9
2
金素心,钱强,代光辉,薛红卫.
薄荷和泽漆提取液对稻曲病菌的离体抑制作用[J]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农业科学版),2005,23(1):92-94.
被引量:2
3
谈满良,周立刚,汪冶,王敬国.
桃金娘科植物抗菌成分的研究进展[J]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33(B08):225-229.
被引量:18
4
王疏,潘雅姣,樊金娟,刘晓舟,杨皓,董海,周永力.
水稻生殖生长期植株上稻曲病菌的PCR检测[J]
.辽宁农业科学,2005(5):46-47.
被引量:3
5
关文强,李淑芬.
丁香精油对果蔬采后病原菌抑制效应研究[J]
.食品科学,2005,26(12):227-230.
被引量:58
6
王桂清,姬兰柱,张弘,袁静.
公、母丁香乙醇提取物离体抑菌活性比较[J]
.农药,2006,45(12):852-855.
被引量:3
7
夏秀芳,于长青.
低温五香牛肉的研制及延长其货架期方法的研究[J]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学报,2006,18(6):71-75.
被引量:4
8
孙卫青,马俪珍,南庆贤.
三组天然保鲜液对冷却猪肉保鲜效果的研究——针对较低初始菌数和贮存温度的冷却猪肉[J]
.食品工业科技,2007,28(5):60-62.
被引量:2
9
明军,顾万春,刘春,刘坤,王丽娜.
丁香属植物种质资源研究概况[J]
.世界林业研究,2007,20(3):20-26.
被引量:22
10
张伟,艾启俊,吴小虎.
鹿蹄草素对几种果蔬采后病原真菌的离体抑制作用研究[J]
.北京农学院学报,2007,22(2):47-50.
被引量:6
二级引证文献
515
1
俞咪娜,黄世文,刘永锋.
稻曲病菌致病机制研究进展[J]
.植物病理学报,2019,49(6):721-729.
被引量:4
2
夏凡,琚争艳,何健,段涛.
冷却肉天然香辛料植物源保鲜剂应用及其安全性研究进展[J]
.肉类研究,2008,22(6):51-56.
被引量:8
3
叶欣,廖庆玉,徐润林.
中山大学校园5种乔木树皮上原生动物群落的生态学研究[J]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47(z1):77-84.
被引量:3
4
周菲菲,肖更生,傅曼琴,徐玉娟,吴继军,林羡.
四种肉类保鲜新技术的研究现状与展望[J]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2014,5(2):586-592.
被引量:4
5
阮小莉.
对金融学科建设的几点思考[J]
.财经科学,2002(S1):53-54.
6
何明远,张战泓,刘建宇,朱春晖,张德咏,刘勇.
27.12%碱式硫酸铜悬浮剂(铜高尚)防治水稻稻曲病田间药效试验[J]
.新农药,2006,10(1):26-27.
被引量:3
7
李小娟,刘二明,肖启明,苏世杰,赵志祥.
稻曲病研究进展[J]
.农药研究与应用,2006,10(3):9-12.
被引量:29
8
杨洵.
黔东南稻曲病的发生条件及预测预报与防治[J]
.贵州农业科学,2007,35(1):100-101.
被引量:7
9
李阳,黄俊斌,罗汉钢,张求东,王盛桥.
十种杀菌剂对稻曲病菌无性孢子的毒力测定[J]
.湖北农业科学,2007,46(2):239-240.
10
陈丽,胡东维,陈美军,张敬泽.
稻曲球及稻曲病菌菌落微结构的SEM观察[J]
.菌物学报,2007,26(1):89-96.
被引量:17
1
郭荣华,邬炜曦.
稻曲病侵入期的研究[J]
.西昌农业科技,1999(2):18-19.
2
刘才南,陈志谊,张国彪.
水稻稻曲病菌的侵入期及其致病因子初探[J]
.现代农业科技,2007(21):68-70.
被引量:7
3
王华弟,叶成磊,张国平.
水稻稻秆潜蝇种群发生动态与防治研究[J]
.植物保护,1999,25(2):20-22.
被引量:1
4
杨宝胜.
小麦条锈病显症百分率予测式的建立[J]
.病虫测报参考资料,1981,11(2):23-25.
5
李秀花,马娟,高波,王容燕,陈书龙.
南方根结线虫在河北日光温室黄瓜上的种群动态[J]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2016,39(5):87-91.
6
郑军,董代文,郑永忠.
中稻稻曲病发生原因调查分析及其控害技术研究[J]
.植物医生,2009,22(6):39-41.
7
钱宗华,周爱军.
水稻破口至齐穗期包颈和穗腐病发生原因及对策[J]
.中国稻米,2013,19(3):78-78.
被引量:5
8
庄靖峰,吴开渊,吴德飞,郑凌雁.
25%环氧虫啶可湿性粉剂防治稻飞虱药效研究[J]
.现代农业科技,2012(18):99-99.
被引量:13
9
张富春,游学耕.
水稻喷施三种新肥料试验初报[J]
.福建稻麦科技,1999,17(3):37-38.
10
张世太,魏铁石.
30%爱苗乳油对水稻纹枯病的防效试验[J]
.中国商界,2009,0(4X):82-82.
植物保护
2000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