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VIP36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本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伯克利加州大学本科生科研
被引量:
9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本文对伯克利本科生科研的一些细节问题进行了研究,并把伯克利本科生科研的支持体系与美国国家科研的支持体系进行了简单的比较,作者认为,本科生科研是美国一流大学本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高校建设世界一流的本科教育、培养创造性人才需特别加以建设的环节。
作者
卢晓东
机构地区
北京大学
出处
《高等理科教育》
CSSCI
2000年第5期67-74,共8页
Higher Education of Sciences
关键词
美国
伯克利加州大学
本科生
科研工作
分类号
G649.712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625
引证文献
94
二级引证文献
1321
同被引文献
625
1
邹敏.
小学教育专业建设思考[J]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7,22(11):56-61.
被引量:6
2
张琦,杨素君.
论情景学习视域中的认知学徒制[J]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05,17(4):42-45.
被引量:33
3
申永胜.
关于精品课程建设中的几个问题[J]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5,26(S1):119-122.
被引量:53
4
刘志刚.
三分天下有其一——加强实验教学工作,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J]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9,28(2):1-4.
被引量:38
5
李林,陆灵云,沈明霞,黄桂林.
SRT计划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9,28(2):8-11.
被引量:42
6
冯斌,祝江斌.
本科生参与科研的模式研究[J]
.文教资料,2007(3):25-26.
被引量:24
7
张爱桦.
国内外研究型大学本科生科研训练计划的实施及启示[J]
.科技资讯,2007,5(24):109-109.
被引量:19
8
冯锐,张君瑞.
高校研究性教学现状调查及其思考[J]
.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9,13(6):73-77.
被引量:25
9
舒士明,刘宁.
教学与科研相结合 培养学生科研能力─—组织学生参加科研活动的做法与作用[J]
.大学教育科学,1998(1):72-73.
被引量:3
10
顾建民,王沛民.
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创新模式[J]
.外国教育研究,1999(3):37-40.
被引量:23
引证文献
94
1
黄波,俞鑫,段洪.
经管类本科生科研训练影响因素分析[J]
.思想战线,2010,36(S2):237-240.
被引量:5
2
夏志美,陈艺锋,高泽平.
浅论冶金及材料类大学生毕业论文实施模式的创新[J]
.创新与创业教育,2013,4(5):70-71.
被引量:1
3
邴浩.
国内外本科生科研训练计划的比较研究[J]
.教育学术月刊,2014(5):106-111.
被引量:44
4
杨鑫.
美国研究型大学本科生科研发展概述[J]
.高等教育研究,2004,25(4):105-109.
被引量:52
5
朱勤,陆建新,陈继红.
指导本科生科研活动的探索[J]
.南通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0(3):102-104.
被引量:5
6
刘宝存.
美国研究型大学本科生科研的组织与管理[J]
.江苏高教,2004(6):117-120.
被引量:52
7
刘宝存.
美国研究型大学本科生科研的基本类型与模式[J]
.教育发展研究,2004,24(11):93-95.
被引量:40
8
蒋华林,李华,刘西蓉.
研究型大学本科科研的实践与思考[J]
.现代教育科学(高教研究),2005(4):86-88.
被引量:18
9
张建林.
大学本科研究性学习的层次性体现[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5,53(4):105-108.
被引量:23
10
李敏.
美国研究型大学本科教育“基于研究的学习”模式分析[J]
.教学研究,2005,28(6):482-485.
被引量:22
二级引证文献
1321
1
谢燕妮,陈云,梁荣荣,谭慧晶,郑晓婷,郭貔,邱秀华.
科研参与对医学生自我职业生涯管理的影响[J]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20(2):35-36.
被引量:2
2
叶信治,孙绪光,庹小庆.
“双一流”建设高校教学和科研协同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实践的优化[J]
.中国高等教育评论,2024(1):164-185.
3
卢晓东.
新时代教育科学研究中的“科教融合”[J]
.中国高等教育评论,2020(2):9-14.
被引量:4
4
楼霄,宣国萍.
高职院校劳动教育:时代价值、现实困局与实践进路[J]
.职业教育,2024(4):3-7.
被引量:1
5
王黎,毛蔚,赵维莅.
八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对科研轮训价值认可分析[J]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2023,22(6):598-600.
被引量:1
6
陈方舟,卢晓东.
倾向、知识与能力:劳动教育与德育、智育关系再探[J]
.教育学术月刊,2021(3):3-11.
被引量:10
7
谢懿,田甜,冉戎.
科教融合背景下应用型大学本科生科研能力培养研究[J]
.学园,2020(16):87-88.
被引量:2
8
彭皓玥,向阳阳.
我国本科生人才培养科研创新模式——基于国外一流大学研究性教学分析[J]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22,44(S01):67-70.
被引量:17
9
申亚云.
本研衔接教育中本科生科研能力的培养路径研究——基于中美比较的视角[J]
.试题与研究,2021(13):145-146.
被引量:1
10
张怀志,王占飞,刘文道.
面向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专业培养目标和毕业要求优化探究——以沈阳建筑大学为例[J]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22(5):523-528.
被引量:3
1
雁南.
海外知名大学校训[J]
.先锋队,2005,0(6):63-63.
2
吴福光.
广东高等教育地方化和国际化发展的探讨[J]
.高教探索,1993(3):17-23.
被引量:4
3
金振奎.
美国伯克利加州大学办学特点及启示[J]
.石油教育,2012(6):107-109.
被引量:3
4
叶桂芹,袁本涛.
大学校长与世界一流大学建设:伯克利的案例[J]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8,29(1):78-84.
被引量:13
5
李斌琴.
伯克利加州大学内部管理特点及其启示[J]
.现代教育科学(高教研究),2013(4):147-150.
被引量:1
6
中外大学校训[J]
.世界中学生文摘,2006,0(5):9-9.
7
吕林海.
大学生的全球化能力和经历:中国与世界一流大学的比较——基于南京大学、首尔大学和伯克利加州大学的问卷调查[J]
.国内高等教育教学研究动态,2014(9):5-5.
8
张明艳.
丘成桐:成为大数学家,先要学好文史哲[J]
.教师博览(上旬刊),2015,0(7):27-29.
9
尤农,焦亚奎.
名校掠影:伯克利加州大学[J]
.甘肃教育,2007(03S).
10
李毅.
从教学实践谈对大学教学的认识[J]
.煤炭高等教育,1991,9(1):50-51.
被引量:1
高等理科教育
2000年 第5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