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VIP36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法治条件下孝道文化的延续及法律介入问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有的影响调节规范借鉴建议要】随着当前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进程的不断加快,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之一的“孝道文化”正遭受着前所未试图通过对比古今孝道文化状况,探讨当代孝道文化现状,从法律与道德结合的视角出发,运用法律这一外在并有效结合道德这一内在规范,来为解决当今日渐频繁发生的、不计其数的家庭“对簿公堂”
作者
沈娜
石莉
邱玉
机构地区
南昌航空大学文法学院
出处
《青年与社会》
2013年第5期43-45,共3页
Young Society
关键词
孝道
中华孝文化
孝道法律化
分类号
B82 [哲学宗教—伦理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34
参考文献
7
共引文献
93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7
1
吴凡明.从人伦秩序到法律秩序+孝道与汉代法制研究[M]吉林人民出版社,2008.
2
李青.
弘扬中国法文化 建立社会主义法律秩序[J]
.法学杂志,2012,33(8):1-5.
被引量:2
3
谢鸿飞.
论创设法律关系的意图:法律介入社会生活的限度[J]
.环球法律评论,2012,34(3):5-23.
被引量:55
4
刘修明.
“汉以孝治天下”发微[J]
.历史研究,1983(6):37-50.
被引量:23
5
赵晓秋.
孝道不能承受之重[J]
.法律与生活,2004(1):9-11.
被引量:1
6
姜广辉.中国经学思想史[M]{H}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101-105.
7
陈苇,段伟伟.
法院在防治家庭暴力中的作用实证研究——以重庆市某区人民法院审理涉及家庭暴力案件情况为对象[J]
.河北法学,2012,30(8):28-38.
被引量:17
二级参考文献
34
1
左卫民,谢鸿飞.
论民事程序选择权[J]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1998,20(6):58-64.
被引量:72
2
费孝通.
家庭结构变动中的老年赡养问题——再论中国家庭结构的变动[J]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3,20(3):7-16.
被引量:919
3
王伟.
论“情谊行为”的法律定位——以建构纠纷解决机制为目的[J]
.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1(3):50-54.
被引量:5
4
张平华.
君子协定的法律分析[J]
.比较法研究,2006,20(6):69-81.
被引量:21
5
A.B.雷索娃,蓝瑛波(摘).
美国家庭暴力研究与社会政策[J]
.国外社会科学,2007(1):104-105.
被引量:4
6
《汉书·刑法志》,中华书局,1974年.
7
《隋书·刑法志》中华书局1974年.
8
《后汉书》卷四十六《陈宠传》,第1549页.
9
“杨先福诉李常刚赠与合同案”,《人民法院案例选》(2003年第1辑),人民法院出版社2003年版.
10
赵晓力:《反哺模式与婚姻法》,《法制日报》2011年8月20日第7版.
共引文献
93
1
鲍彩慧.
全面注册制下证券投资者保护的法律限度[J]
.证券法律评论,2023(1):438-460.
2
于龙刚.
制度与社会约束下的法官行为——以基层法院的离婚纠纷解决为经验[J]
.法制与社会发展,2022,28(3):105-125.
被引量:6
3
茶春雷.
论民族地区民间神话故事的秩序维护功能[J]
.民间法,2021,22(3):95-107.
4
申海恩.
文体活动自甘冒险的风险分配与范围划定[J]
.法学研究,2023,45(4):93-113.
被引量:8
5
梁远高.
《民法总则》中胎儿利益保护条款的解释与适用[J]
.法大研究生,2019(2):326-341.
6
罗阳.
“权利分析理论”能否重构法律行为概念[J]
.西南法律评论,2023(1):12-23.
7
张力,丁诚.
《民法典》背景下身份关系协议的概念性要素[J]
.北方法学,2022,16(6):81-91.
被引量:5
8
杨志利.
论合同法对交易的关注——以原因和约因为重点[J]
.光华法学,2021(1):107-124.
9
王茹.
西汉再婚家庭问题研究述评[J]
.山东青年,2019(5):197-198.
10
杨善群.
周公长幼演变新考——汉代官方篡改史实过程剖析[J]
.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1):47-50.
1
刘忠孝,薛文礼,杨洋.
试论孟子对孔子孝道观的贡献[J]
.学术交流,2009(12):46-49.
被引量:2
2
王美玲.
情感主义的儒家伦理——再论“子为父隐”[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43(2):22-28.
被引量:5
3
孙传宝.
论中华孝文化在和谐社会建设中的作用[J]
.孝感学院学报,2010,30(1):21-23.
被引量:1
4
石功鹏.
试论中华孝文化的历史生成和思想内涵[J]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0):33-35.
5
蔡君,张植柳.
当代孝道的内涵及传承[J]
.青年记者,2015(8):94-95.
被引量:1
6
陈士良.
“孝”字为先[J]
.中国经济信息,2011(20):74-75.
被引量:1
7
陈文旭,栾淳钰.
中华“孝”文化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涵养探析[J]
.石河子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31(1):15-20.
被引量:4
8
张家清.
何必对“读经”采取“焚坑主义”?[J]
.社会观察,2006(7):61-61.
9
王宜杰.
论孔子思想和柏拉图哲学[J]
.科教文汇,2009(25):234-234.
10
杨国荣.
日常生活的本体论意义[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35(2):1-8.
被引量:27
青年与社会
2013年 第5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