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VIP36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哈尔滨市近百年(5~9月)气候变化主要特征
被引量: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利用哈尔滨站1881~2011年的月平均气温、1909~2011年的月总降水量,采用线性趋势分析方法,计算了哈尔滨市气温、降水的变化速率,分析哈尔滨市气候变化特征。数据表明近130 a,哈尔滨市5~9月平均气温呈上升趋势,20世纪80年代已有明显增温,21世纪开始增温尤为明显;近百年来哈尔滨市5~9月降水量呈减少趋势。
作者
安晓存
景学义
陈莉
张雪梅
机构地区
哈尔滨市气象局
出处
《黑龙江水利科技》
2012年第9期13-13,共1页
Heilongjiang Hydraulic Science and Technology
关键词
百年气温变化
百年降水量变化
作物生长期
分类号
P467 [天文地球—大气科学及气象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24
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56
同被引文献
23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8
参考文献
3
1
张雪梅,陈莉,姬菊枝,王冀,王永波,郭巍,兰博文.
1881—2010年哈尔滨市气候变化及其影响[J]
.气象与环境学报,2011,27(5):13-20.
被引量:26
2
郝立生.
哈尔滨、石家庄、武汉和广州的气候变化对比[J]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2006,2(4):193-196.
被引量:24
3
那济海,郝立生.
哈尔滨等几个城市气候变化的对比分析[J]
.自然灾害学报,2006,15(4):48-52.
被引量:11
二级参考文献
24
1
张雪梅,江志红,郭家林,姬菊枝,兰博文.
城市采暖期气温变化特征及其均生函数模型预测试验[J]
.气象科技,2004,32(6):438-443.
被引量:16
2
郝立生.
哈尔滨、石家庄、武汉和广州的气候变化对比[J]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2006,2(4):193-196.
被引量:24
3
那济海,郝立生.
哈尔滨等几个城市气候变化的对比分析[J]
.自然灾害学报,2006,15(4):48-52.
被引量:11
4
张凯,娄德君,潘静,王冀,苗传海.
1957~2000年沈阳地区气温和降水变化特征分析[J]
.气象与环境学报,2006,22(6):38-42.
被引量:39
5
陈莉,方修琦,李帅.
气候变暖对中国严寒地区和寒冷地区南界及采暖能耗的影响[J]
.科学通报,2007,52(10):1195-1198.
被引量:29
6
赵宗慈,罗勇.
21世纪中国东北地区气候变化预估[J]
.气象与环境学报,2007,23(3):1-4.
被引量:65
7
叶笃正 黄荣辉.黄河长江流域旱涝规律和成因研究[M].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54..
8
张雪梅,娄德君,魏松林,等.哈尔滨市冬季气温变化特征及其影响[C]//中国气象学会2007年年会气候变化分会场论文集,2007:10.
9
王春乙.气候变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气候变化通讯,2004,:1-3.
10
张庆云.我国主要气象灾害的气候背景特征及其成因[A]..我国气象灾害的预测预警与科学防灾减灾对策[C].北京:气象出版社,2005.44-52.
共引文献
56
1
陈晶,王继梅,张凌宇.
黑龙江省呼兰区1971-2018年气温变化特征分析[J]
.黑龙江气象,2019,0(4):40-41.
2
高庆九,郝立生,闵锦忠.
华北夏季降水年代际变化与东亚夏季风、大气环流异常[J]
.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42(6):590-601.
被引量:17
3
郝立生,闵锦忠,姚学祥.
华北地区夏季降水减少的原因分析[J]
.干旱区研究,2007,24(4):522-527.
被引量:25
4
赵国石,郝立生.
石家庄市气候变化特征分析[J]
.气象科技,2007,35(6):797-802.
被引量:26
5
李文勇.
近三十年来厦门市气候的变化[J]
.亚热带农业研究,2008,4(1):50-53.
被引量:8
6
姜晓艳,刘树华,马明敏,张菁.
中国东北地区近百年气温序列的小波分析[J]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2008,4(2):122-125.
被引量:49
7
张恩洁,张晶晶,赵昕奕,张小丽.
深圳城市热岛研究[J]
.自然灾害学报,2008,17(2):19-24.
被引量:19
8
于少鹏,孙雅萍,谷晓红,蔡春苗,王孝本,沙迪.
哈尔滨天然湿地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研究[J]
.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2008(2):67-68.
被引量:7
9
刘玉莲,于宏敏,胡晓径.
近百年哈尔滨气温的诊断研究[J]
.黑龙江气象,2008,25(2):1-4.
被引量:2
10
于梅,邢俊江,于洪敏.
黑龙江省近46年的气温变化[J]
.自然灾害学报,2009,18(3):158-164.
被引量:20
同被引文献
23
1
隋长玉,蒋春侠.
1998年嫩江松花江特大洪水灾害分析[J]
.东北水利水电,2001,19(2):18-19.
被引量:2
2
王绍武,叶瑾琳.
近百年全球气候变暖的分析[J]
.大气科学,1995,19(5):545-553.
被引量:260
3
张强,韩永翔,宋连春.
全球气候变化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进展综述[J]
.地球科学进展,2005,20(9):990-998.
被引量:119
4
丁裕国.
探讨灾害规律的理论基础—极端气候事件概率[J]
.气象与减灾研究,2006,29(1):44-50.
被引量:52
5
高永刚,顾红,姬菊枝,王育光.
近43年来黑龙江气候变化对农作物产量影响的模拟研究[J]
.应用气象学报,2007,18(4):532-538.
被引量:58
6
郭渠,孙卫国,程炳岩,段春锋.
重庆近48年来高温天气气候特征及其环流形势[J]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9,18(1):52-59.
被引量:24
7
任国玉,陈峪,邹旭恺,周雅清,王小玲,江滢,任福民,张强.
综合极端气候指数的定义和趋势分析[J]
.气候与环境研究,2010,15(4):354-364.
被引量:55
8
王永波,贾艳辉.
哈尔滨市气温的多时间尺度变化特征[J]
.黑龙江气象,1999,16(4):4-6.
被引量:4
9
张金峰,张丽娟,陈红,高玉红.
哈尔滨市近50年气温的突变特征及趋势分析[J]
.中国农学通报,2011,27(6):313-316.
被引量:5
10
郑寒,杨金涛.
应对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的挑战——对加强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交流合作的思考[J]
.绿色科技,2011,13(8):136-139.
被引量:1
引证文献
2
1
韩基良,雷呈瑞,宋丽萍.
哈尔滨市1961—2010年高温天气的气候特征及影响分析[J]
.黑龙江水利科技,2013,41(10):20-22.
被引量:3
2
刘丹,赵景波.
黑龙江哈尔滨地区近60年极端气温变化研究[J]
.地球与环境,2017,45(6):587-599.
被引量:5
二级引证文献
8
1
尹明丽,徐华君,赵国永,韩艳.
1961-2016年黑龙江省极端气温事件变化特征[J]
.水土保持研究,2020,27(2):238-245.
被引量:4
2
张可扬,李天权,曲延浩,高峰,林婧文,姜立春.
大兴安岭地区降水量和气温变化趋势分析[J]
.森林工程,2018,34(5):8-14.
被引量:10
3
吕小伟,金虹,席天宇.
严寒地区教学空间夏季热舒适分析及改善策略[J]
.建筑与文化,2021(3):208-209.
4
胡丹青,赵为华.
基于遗传算法的多结构变点检测及其应用[J]
.统计与决策,2022,38(6):21-25.
被引量:5
5
苏越,路春燕,黄雨菲,苏艳琳,王自立,雷依凡.
1950~2019年中国季节平均最高气温时空演变特征及其大气环流影响定量化分析[J]
.环境科学,2023,44(5):3003-3016.
被引量:9
6
韩路,程佳.
近30年襄阳市高温天气统计分析及对农业的影响[J]
.农业灾害研究,2023,13(7):160-162.
7
田宝星,翟墨,杨帆,陈晶,张洋,张恒翀.
大兴安岭林区生长季气温的变化分析[J]
.黑龙江气象,2023,40(4):12-13.
被引量:1
8
邓静华,周海龙,李蕾.
广宁县高温天气的气候特征分析[J]
.农业灾害研究,2024,14(4):133-135.
1
张雪梅,陈莉,姬菊枝,王冀,王永波,郭巍,兰博文.
1881—2010年哈尔滨市气候变化及其影响[J]
.气象与环境学报,2011,27(5):13-20.
被引量:26
2
王毅荣,王锡稳.
中国黄土高原地区4~10月雨量时空变化特征分析[J]
.高原气象,2006,25(4):737-743.
被引量:24
3
杨俊玲,梁凤霞,王晓腾.
吉林市40年主要气象要素变化特征分析[J]
.吉林气象,2012(4):15-16.
被引量:3
4
二凤.
旱灾的历史[J]
.中国减灾,2009,19(2):24-25.
5
陈少勇,邢晓宾,张俊红,郑延祥.
白银市热量资源评估[J]
.甘肃科学学报,2014,26(1):47-52.
被引量:3
6
张智,林莉,梁培.
宁夏气候变化及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J]
.中国农业气象,2008,29(4):402-405.
被引量:38
7
倪超玉,袭祝香,刘玉瑛,郭铁英,孙学彦.
吉林省作物生长期的温度分布特征[J]
.吉林气象,1998(3):16-18.
8
陈少勇,韩通.
白银市作物生长期降水变化的稳定性分析[J]
.甘肃科学学报,2008,20(1):69-72.
被引量:7
9
高晓军.
麦积区“退耕还林”生态工程的调查报告[J]
.农业科技与信息,2008(6):23-24.
10
许延强,刘文英,张振宏,赵劲松,刘福军.
1961—2010年额济纳绿洲日照时数变化特征分析[J]
.内蒙古气象,2013(5):19-21.
被引量:2
黑龙江水利科技
2012年 第9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