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VIP36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新世纪两岸少数民族题材电影创作观念的思考——从《花腰新娘》到《赛德克·巴莱》
被引量: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新世纪以来少数民族电影在淡化原来云南电影中意识形态的成分,强化了影像层面的异域风光和文化的浪漫想象,同时也过多停留在视觉奇观和民俗特质的过度消费上,缺乏民族主体性意识,大多呈现出汉族对少数民族的想象性视角,未能从云南少数民族独特的文化和空间中寻找影像表现的民族性语言。相信在未来的云南少数民族电影中,文化的自觉以及艺术语言的自觉,会给创作者提供更多自由的艺术创作空间与想象空间,云南电影将以更加风格化的姿态诠释"云南形象"。
作者
王跃
机构地区
云南艺术学院影视学院
出处
《艺海》
2013年第4期75-78,共4页
关键词
少数民族题材
民族性
作者论
视听语言
分类号
J905 [艺术—电影电视艺术]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27
参考文献
6
共引文献
88
同被引文献
9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1
参考文献
6
1
宋法刚,李国馨.
《赛德克·巴莱》学术研讨暨导演专家对话会综述[J]
.电影艺术,2012(4):157-158.
被引量:7
2
宋杰.
论云南艺术创作中的民族性问题——兼论电视与民族性的关系[J]
.云南艺术学院学报,2004(2):75-77.
被引量:4
3
张怀强.
1949~2009年云南少数民族电影发展概述[J]
.艺术探索,2011,25(2):43-46.
被引量:5
4
谢德明.
期待云南少数民族题材电影再度辉煌[J]
.民族艺术研究,2008,21(6):4-12.
被引量:2
5
饶曙光.
少数民族题材电影:概念·策略·战略[J]
.当代文坛,2011(2):4-11.
被引量:53
6
朱凌飞.
对电影《花腰新娘》的人类学解读[J]
.民族研究,2007(1):47-56.
被引量:25
二级参考文献
27
1
周京平.
女友是怎样野蛮的:消费主义文化和女性主义影视[J]
.职大学报,2004(1):53-54.
被引量:2
2
孔凡飞.
解读20世纪90年代中国儿童故事片的文化内涵[J]
.电影文学,2008(15):28-31.
被引量:5
3
潘忠党.
传播媒介与文化:社会科学与人文学研究的三个模式(上)[J]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1996,21(4):8-14.
被引量:32
4
塞夫,麦丽丝,赵宁宇.
草原上的歌者[J]
.当代电影,2002(4):4-7.
被引量:14
5
李二仕.
地域文化与民族电影[J]
.电影艺术,2005(1):51-57.
被引量:30
6
赵卫防.
缝合与间离 对中国少数民族电影的一种评析[J]
.电影艺术,2005(1):61-65.
被引量:12
7
贺永连.
《婼玛的十七岁》美丽而古朴的诗情[J]
.电影艺术,2003(1):56-60.
被引量:9
8
朱凌飞,孙信茹.
文化表演:传媒语境中的理解与阐释[J]
.广西民族研究,2005(1):58-63.
被引量:13
9
佳明.
五彩祥云──散论中国少数民族电影[J]
.中国民族,2001(12):12-17.
被引量:5
10
李勤.
大众传播对少数民族文化的影响[J]
.当代传播,2005(5):42-46.
被引量:34
共引文献
88
1
王裕迪.
奇观、祛魅与碰撞:历史视域下藏语电影的“高原反应”[J]
.西藏艺术研究,2021(1):58-63.
被引量:1
2
张怀强,李倩.
何为一部真正的少数民族电影——从《赛德克·巴莱》谈起[J]
.东南传播,2013(8):101-104.
被引量:1
3
刘涛,钱钰.
影视传播与“活化”文化遗产——以社火题材电影为例[J]
.传媒,2015(18):75-77.
被引量:3
4
孙伟科.
艺术创作中的民族化问题[J]
.艺术探索,2005,19(1):44-47.
被引量:1
5
朱凌飞,王妤.
艺术过程与社会变迁——对民族民间艺术的流变的人类学思考[J]
.云南艺术学院学报,2009(3):53-58.
被引量:6
6
吴玉霞.
中国电影民俗文化的价值[J]
.电影评介,2010(9):16-17.
被引量:12
7
郭芸杉.
章家瑞电影中的民俗展现及审美价值[J]
.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学报,2010,7(2):80-84.
8
巩盼盼.
利用影视手段保护和开发“非遗”的启示[J]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28(6):50-54.
被引量:11
9
平慧.
浅析彝族土掌房的文化内涵及其保护价值——以云南省泸西县城子村为例[J]
.毕节学院学报(综合版),2010,28(12):28-32.
被引量:8
10
饶曙光.
少数民族题材电影:概念·策略·战略[J]
.当代文坛,2011(2):4-11.
被引量:53
同被引文献
9
1
吴坚.
散发着迷人的气息,充满着神奇的魅力——浅析新世纪云南少数民族电影女性形象[J]
.电影评介,2008(13):11-12.
被引量:5
2
曹晋.
批判的视野:媒介与社会性别研究(Media and Gender Studies)评述[J]
.新闻大学,2005(4):3-12.
被引量:25
3
卜卫.
中国大陆媒介与性别/妇女研究回顾与分析(1995-2005)[J]
.新闻与传播研究,2006,13(4):78-89.
被引量:19
4
郝云华,王京友.
云南民族电影:身份、性别与文化主体的转变[J]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27(6):138-141.
被引量:2
5
宋杰.
巴赞“电影剧”愿望的现实图景——以《图雅的婚事》为例[J]
.当代电影,2013(12):181-184.
被引量:1
6
李文哲.
从《花腰新娘》谈中国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生产的困境与流变[J]
.当代电影,2013(12):191-194.
被引量:1
7
王国猛.
从主题、叙事和美学评电影《米花之味》[J]
.电影评介,2018,0(8):19-21.
被引量:4
8
印雨沁.
缓慢中的克制,跳跃中的抽离——浅析《米花之味》叙事特色[J]
.戏剧之家,2019(10):97-97.
被引量:2
9
李二仕.
十七年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中的女性形象[J]
.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04(1):10-15.
被引量:18
引证文献
2
1
王贵媛.
写实主义在《米花之味》少数民族题材中的体现[J]
.传媒论坛,2020,0(6):156-157.
被引量:1
2
李晓风.
云南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中的女性形象建构——基于《大东巴的女儿》的个案研究[J]
.时代报告(学术版),2018,0(11):143-144.
二级引证文献
1
1
司桂松.
电影《秋天的童话》的写实主义解读[J]
.电影文学,2021(16):152-154.
1
唱晌云南声音舞动云南形象[J]
.民族艺术研究,2014,27(1).
2
前沿看点[J]
.满分阅读(高中版),2011(10):42-43.
3
彭飞.
论新媒体时代中国电影的多元化发展[J]
.新疆艺术学院学报,2007,5(4):78-80.
4
杨小乱.
平静中的转机——2011年广州戏剧演出市场[J]
.广东艺术,2012(2):57-61.
5
郭磊.
浅析中国传统文化精神对中国油画的作用[J]
.文艺生活(中旬刊),2013(10):202-202.
6
李文哲.
从《花腰新娘》谈中国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生产的困境与流变[J]
.当代电影,2013(12):191-194.
被引量:1
7
巍崴.
通往魔幻的方向[J]
.人像摄影,2008,0(1):80-87.
8
卢芳.
浅析民族文化的基本功能——以《花腰新娘》展示的文化事项为例[J]
.参花(下),2013,0(3):109-109.
9
Branda.
《触摸西藏》中外音乐人共同描绘的异域风光[J]
.广播歌选,2006,0(6):16-16.
10
花腰新娘[J]
.报林,2005(8):120-120.
艺海
2013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