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抗战剧侠义精神的模式化与美学影响 被引量: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伴随改革开放的推进和文艺政策的宽松,现代化进程和市场经济促使新时期的抗战题材作品进行转型,民族化、平民化、个体化、草根化的叙事主体和英雄模式得以极大彰显.侠义精神贯穿始终并成为重要美学取向之一。无论是《红高粱》中的“我爷爷”,还是《亮剑》中的李云龙,无论是带有草莽色彩的游侠,还是“侠之大者,为国为民”的大侠,都成为抗战剧英雄形象活生生的体现。侠义精神与军事抗战题材的天然结盟不仅仅赋予了抗日英雄自然人性的经典价值,更是实现了抗日题材影视作品新的美学风貌。
作者 裴萱
机构地区 武汉大学文学院
出处 《重庆社会科学》 CSSCI 2013年第5期72-74,共3页 Chongqing Social Sciences
  • 相关文献

同被引文献13

引证文献3

二级引证文献4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