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浅析沾化凹陷构造演化对沙四段成藏的控制作用 被引量: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沾化凹陷是济阳坳陷的二级构造单元,多期构造演化,形成了新生代"多凸多洼""、洼凸相间"的复杂构造格局。众多学者认为断陷盆地早期构造体系转换期为沙四段和沙三段之间,本文通过对沾化凹陷断裂活动、断裂发育及组合等综合研究,认为构造转换的时间应该是沙四上、下亚段之间。并指出其构造演化对沙四段成藏的控制作用。
作者 董宁芳
出处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13年第7期135-136,共2页 New Technology & New Products of China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4

  • 1金强.有效烃源岩的重要性及其研究[J].油气地质与采收率,2001,8(1):1-4. 被引量:104
  • 2Soreghan M J,Cohen A S. Textural and compositional variabili-ty across littoral segments of lake Tanganyika: the effect o- fasymmetric basin structure on sedimenta- tion in large rift lakes [J]. AAPG Bull, 1996,80(3): 382-409.
  • 3Bertrand P,Lallier-Verges E,Boussafir M. Enhancement of ac-cumu|ation and anoxic degradation of organic matter controlled by cyclic productivity: a mode [J].Organic Geo- chemistry,1993,22: 511-520.
  • 4李丕龙、张善文、曲寿利等.陆相断陷盆地油气地质与勘探:卷一·陆相断陷盆地构造演化与构造样式[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003.

二级参考文献5

  • 1金强 查明 等.柴达木盆地西部第三系盐湖相有效烃源岩的识别[J].沉积学报,2000,18(4):421-427.
  • 2金强 黄醒汉.东濮凹陷早第三纪盐湖成因的探讨:一种深水成因模式[J].华东石油学院学报,1985,9(1):1-11.
  • 3金强.裂谷盆地火山活动与油气聚集的研究[J].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25(1):6-11.
  • 4王新洲 王捷 等.烃源岩排烃机理研究.油气生成运移聚集模型研究[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1999.51-93.
  • 5周光甲 王捷 等.有机质成烃演化的定量模型的研究——东营凹陷南斜坡沙四上亚段低熟烃源岩体描述.油气生成运移聚集模型研究[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1999.10-50.

共引文献103

同被引文献15

引证文献2

二级引证文献28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