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VIP36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三江源地区生态移民后续产业发展模式分析
被引量:
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本文在分析三江源地区生态移民后续产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找出三江源区已实施生态移民后续产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通过构建数量经济模型,对三江源地区生态移民后续产业进行实证分析,提出适宜的三江源地区生态移民后续产业的发展模式。
作者
刘晓平
机构地区
青海大学财经学院
出处
《社科纵横》
2013年第3期25-29,共5页
Social Sciences Review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08BMZ-039)研究成果
关键词
三江源地区
生态移民
后续产业
发展模式
分类号
F127 [经济管理—世界经济]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3
参考文献
5
共引文献
86
同被引文献
170
引证文献
8
二级引证文献
21
参考文献
5
1
骆桂花.
三江源生态移民安置与后续产业发展的社会调查[J]
.青海民族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5(2):81-86.
被引量:26
2
石德生.
三江源生态移民的生活状况与社会适应——以格尔木市长江源生态移民点为例[J]
.西藏研究,2008(4):93-103.
被引量:35
3
贾荣敏.
三江源生态移民对于反贫困问题的意义[J]
.青海民族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5(2):87-91.
被引量:8
4
索端智.
三江源生态移民的城镇化安置及其适应性研究[J]
.青海民族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5(2):75-80.
被引量:33
5
解彩霞.
三江源生态移民的社会适应研究——基于格尔木市两个移民点的调查[J]
.青海社会科学,2009(3):62-66.
被引量:24
二级参考文献
13
1
张晓飞.
藏族传统的经济伦理思想探析[J]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2):59-63.
被引量:5
2
风笑天.
“落地生根”?——三峡农村移民的社会适应[J]
.社会学研究,2004(5):19-27.
被引量:171
3
盖志毅,宋维明,陈建成.
草原牧区生态移民及其对策[J]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4(3):55-58.
被引量:26
4
王雅林.生活方式社会学[M].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2001:6.
5
[美国]阿尔温·托夫勒.未来的震荡[M].任小明译.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6:6.
6
周晓虹.现代社会心理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531,532,532.
7
张鸿雁.侵入与接替-城市社会结构变迁新论[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3:120-124.
8
张鸿雁.城市·空间·人际[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3:31-35.
9
朱国宏.经济社会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178.
10
李强,陶传进.工程移民的性质定位兼与其它移民类型比较[J]江苏社会科学,2000(06).
共引文献
86
1
石浩,戴美玲.
国家公园建设中传承创新民族文化的意义、问题与对策——以三江源国家公园为例[J]
.青藏高原论坛,2023,11(3):76-81.
被引量:1
2
张灵俐.
近三十年来生态移民研究述评[J]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2(3):33-42.
被引量:5
3
白雪梅.
三江源环境保护中生态移民的人文思考[J]
.青海环境,2009,19(3):109-112.
被引量:1
4
陈生琛.
城镇化进程中青海三江源生态移民点社区体育发展与和谐社区建设[J]
.辽宁体育科技,2010,32(3):15-16.
被引量:5
5
费俊亮,贾绍凤,朱文彬.
香日德农场异地扶贫移民对迁入地的适应性评价[J]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31(4):58-62.
被引量:6
6
孙燕红.
基于城乡统筹背景的生态移民问题探讨——兰州市榆中县案例分析[J]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25(3):76-81.
被引量:1
7
王方捷,段跃芳.
巴东县生态移民安置模式探讨[J]
.三峡论坛,2010(6):44-48.
被引量:2
8
郑梓桢,刘凤至,马凯.
新生代外来务工人员城市适应性:个人因素与制度因素的比较——基于中山市的实证研究[J]
.人口研究,2011,35(3):76-83.
被引量:13
9
尕丹才让,李忠民.
牧区生态移民述评——以三江源国家级保护区为视角[J]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33(4):49-52.
被引量:2
10
孟向京.
三江源生态移民选择性及对三江源生态移民效果影响评析[J]
.人口与发展,2011,17(4):2-8.
被引量:33
同被引文献
170
1
张涛,张潜,张志良.
三江源区生态移民的规模及其后续产业的选择[J]
.中国人口科学,2005(S1):28-33.
被引量:7
2
袁祖浩.
“生态教育移民”扶贫模式探析——以广西石漠化区为例[J]
.桂海论丛,2012,28(5):125-128.
被引量:5
3
杨红.
关于生态移民后续发展问题的探讨[J]
.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2,29(5):11-12.
被引量:1
4
周华坤,赵新全,张超远,邢小方,朱宝文,杜发春.
三江源区生态移民的困境与可持续发展策略[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0,20(S1):185-188.
被引量:51
5
张立,张连宸.
三江源地区生态移民的生存现状及其权益保障[J]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4,30(8):46-47.
被引量:3
6
陈生琛.
三江源生态移民点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发展[J]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25(4):102-104.
被引量:1
7
李笑春,陈智,叶立国,董华,刘敏,张君,聂馥玲.
对生态移民的理性思考——以浑善达克沙地为例[J]
.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36(5):34-38.
被引量:27
8
郭晖,刘芳,柴军,赵明亮.
扶贫模式的作用机理与评析—以新疆以工代赈为例[J]
.农业现代化研究,2004,25(6):429-433.
被引量:8
9
孟琳琳,包智明.
生态移民研究综述[J]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31(6):48-52.
被引量:73
10
李皓.
论生态移民与民族地区现代化[J]
.黑龙江民族丛刊,2005(1):32-35.
被引量:25
引证文献
8
1
钟水映,冯英杰.
生态移民可持续安置和发展的系统研究述评[J]
.中国民族学,2018(2):217-230.
被引量:1
2
许承云.
刚察县稳定定居牧民后续产业发展的做法及对策[J]
.现代农业科技,2013(9):305-306.
被引量:1
3
张茹,张爱国,王耀麟.
黄土高原扶贫移民安置模式分析——以山西省平陆县为例[J]
.绿色科技,2014,16(3):237-240.
4
徐婧,冯雪红.
生态移民研究与反思[J]
.广西民族研究,2014(4):149-157.
被引量:9
5
冯雪红,安宇.
三江源生态移民的“边缘人”处境[J]
.广西民族研究,2015(4):67-72.
被引量:7
6
张梦尧,冯雪红.
2006—2017年藏族生态移民研究状况与展望[J]
.宁夏师范学院学报,2018,39(9):93-100.
被引量:1
7
周先吉,李臣玲.
三江源国家公园园区居民可持续生活构建研究[J]
.青海民族研究,2023,34(1):101-107.
被引量:1
8
冯雪红,王玉强.
藏族生态移民研究回顾与展望[J]
.西南边疆民族研究,2015(3):197-203.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21
1
石昕川,石林.
我国水库移民去移民身份研究[J]
.人民黄河,2022,44(S01):127-129.
2
钟水映,冯英杰.
生态移民可持续安置和发展的系统研究述评[J]
.中国民族学,2018(2):217-230.
被引量:1
3
甫鲁加甫,高维明,李晓敏,秦荣艳.
新疆牧民定居发展潜力探讨[J]
.草食家畜,2014(4):8-11.
被引量:3
4
王蓉,石惠春.
生态脆弱的温带地区草原生态移民分析——以甘肃省古浪县为例[J]
.安徽农业科学,2015,43(30):279-282.
被引量:4
5
李海强.
宁夏当前生态移民生活现状调查情况与城镇化发展研究[J]
.农业与技术,2015,35(24):212-212.
被引量:1
6
任晓蕾,张旺锋,马文亚,何蓓,雅蕊.
天祝藏族自治县生态移民政策实施效果实证研究[J]
.资源开发与市场,2016,32(3):322-326.
被引量:3
7
张超,张林洪,胡德斌,曹建军.
生态移民和扶贫工作方法研究[J]
.安徽农业科学,2016,44(36):250-252.
被引量:2
8
张利涛,杨晓琳.
社会治理视域下青海生态环境治理的路径选择[J]
.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17(5):87-91.
被引量:4
9
李斌.
三江源国家公园社区共管机制现状研究[J]
.河北企业,2018,0(1):23-24.
被引量:3
10
王凯,陈勤昌,李志苗.
遗产旅游地居民对生态移民影响感知的历时性研究——以武陵源风景名胜区为例[J]
.应用生态学报,2018,29(3):997-1005.
被引量:7
1
彭洁,冯明放.
陕南移民后续产业发展的现状与对策[J]
.陕西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33(2):1-7.
被引量:8
2
李生.
内蒙古草原生态移民的后续产业发展状况分析[J]
.黑龙江民族丛刊,2014(1):101-105.
被引量:5
3
杨辉成.
县域经济发展应抓重点[J]
.四川党的建设(城市版),1994,0(11):18-18.
4
张丽君,吴俊瑶.
阿拉善盟生态移民后续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J]
.民族研究,2012(2):23-33.
被引量:26
5
张成刚.
大力发展林果产业[J]
.中国林业,2008(14):39-39.
6
马生林.
三江源区生态移民后续产业发展研究[J]
.鄱阳湖学刊,2011(3):22-27.
被引量:2
7
桑才让,冯永香.
三江源地区生态移民后续产业发展问题探讨[J]
.攀登(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31(6):61-68.
被引量:5
8
董景荣.
高新技术向传统产业扩散的模型研究[J]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00(2):31-33.
被引量:21
9
朱小萍,谢群慧.
制度创新 政策给力[J]
.浦东开发,2013(10):14-17.
10
原长弘,汪应洛.
我国技术创新地区间扩散决策的研究[J]
.科研管理,1996,17(6):28-32.
被引量:3
社科纵横
2013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