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VIP36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构建跨学科、跨专业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体系研究
被引量: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如何提高跨学科、跨专业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和创新能力,已成为高校和学术研究关注的问题。本文首先分析了跨学科、跨专业研究生自身有利因素,以及培养的重要意义,在全面客观分析的基础上,探索构建跨学科、跨专业研究生培养质量和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体系问题,为切实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经验。
作者
杨波
祝湘陵
机构地区
长江大学研究生院
长江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出处
《领导科学论坛》
2013年第4期59-60,共2页
The Forum of Leadership Science
关键词
跨学科
跨专业
创新能力
培养体系
分类号
G643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9
参考文献
2
共引文献
96
同被引文献
42
引证文献
6
二级引证文献
21
参考文献
2
1
周叶中.
关于跨学科培养研究生的思考[J]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7(8):7-11.
被引量:95
2
郑刚,刘军,赵桂荣,安丰勇,马静.
新型硕士研究生培养体系的构建与研究[J]
.教育教学论坛,2012(14):212-214.
被引量:3
二级参考文献
9
1
刘元芳,夏尊铨,傅白白.
探索跨学科研究生培养模式培养复合型应用人才[J]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0(4):4-6.
被引量:24
2
陈花玲,仇国芳,王俐,王琳.
改革研究生课程体系 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J]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5(6):26-29.
被引量:86
3
宗农.
优秀拔尖人才成长规律探微——从改革开放后大学毕业的两院院士的高等教育经历说起[J]
.中国高等教育,2005(13):15-16.
被引量:27
4
罗尧成.
对我国研究生教育课程体系改革的思考——基于调查问卷统计结果分析的建议[J]
.高等教育研究,2005,26(11):61-67.
被引量:54
5
刘仲林,赵晓春.
跨学科研究:科学原创性成果的动力之源——以百年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奖获奖成果为例[J]
.科学技术与辩证法,2005,22(6):105-109.
被引量:77
6
贝弗里奇.科学研究的艺术[M].北京:科学出版社,1979.161.
7
D.Treichel,申福祥.
跨学科的工程师教育─—技术、沟通和管理的系统集成[J]
.工业工程与管理,1998,3(5):53-56.
被引量:3
8
叶取源,刘少雪.
架设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桥梁——美国大学跨学科项目案例介绍和分析[J]
.中国大学教学,2002(9):46-48.
被引量:15
9
江小平.
法国的跨学科性研究与模式[J]
.国外社会科学,2002(6):21-27.
被引量:20
共引文献
96
1
裴学胜,李珂.
跨院系工程硕士培养模式的探讨[J]
.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电子版),2020(28):161-163.
2
颜卫东.
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思考[J]
.成功,2009(7):218-219.
被引量:4
3
张秀荣.
普通高校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探索[J]
.江苏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8(2):102-105.
被引量:4
4
胡林荣,刘冰峰,冯自钦.
基于跨学科人才培养的高校财务竞争力构造[J]
.财会通讯(理财版),2008(12):27-28.
5
李青侠,吕一波.
提高跨学科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探讨[J]
.管理观察,2009(3):118-119.
被引量:14
6
牛智有,廖庆喜,李小昱.
创新研究生培养模式,促进研究生教育多样化发展[J]
.高等农业教育,2009(2):75-77.
被引量:14
7
王雪冰,陈啸,李长花.
大学生家庭教育与高校学生管理博弈分析[J]
.高等农业教育,2009(2):83-85.
被引量:3
8
刘伟,张万红.
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对导师制度的影响与完善[J]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9(4):16-19.
被引量:30
9
李凤杰,傅红.
地质类跨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方式探讨[J]
.中国地质教育,2009,18(1):33-35.
被引量:7
10
韩国防,陈智栋,赵希岳,潘剑波,李安萍.
对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探讨[J]
.嘉兴学院学报,2009,21(3):139-141.
被引量:1
同被引文献
42
1
王东升.
基层复合型金融人才需求与培养探析[J]
.黑龙江高教研究,2009,27(1):150-152.
被引量:24
2
孙德升.
高管团队与企业社会责任:高阶理论的视角[J]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9,30(4):188-193.
被引量:79
3
谭宏琳,杨俊.
公司社会责任对公司治理及其绩效影响的实证研究[J]
.工业技术经济,2009,28(7):152-155.
被引量:19
4
周叶中.
科技创新与研究生创新能力的跨学科培养[J]
.中国高校科技与产业化,2011(3):16-18.
被引量:16
5
冯林,朱泓,刘志军,李志义.
构筑创新教育平台 提升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J]
.化工高等教育,2011,28(2):5-10.
被引量:25
6
何跃,张伟,郑毅.
研究生跨学科培养模式探索[J]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1(7):31-34.
被引量:18
7
沈洪涛,王立彦,万拓.
社会责任报告及鉴证能否传递有效信号?——基于企业声誉理论的分析[J]
.审计研究,2011(4):87-93.
被引量:218
8
郑刚,刘军,赵桂荣,安丰勇,马静.
新型硕士研究生培养体系的构建与研究[J]
.教育教学论坛,2012(14):212-214.
被引量:3
9
何莉萍.
适应新形势的研究生教育改革创新探讨[J]
.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12,35(1):21-24.
被引量:5
10
马晓丽,崔明德,李国栋.
跨学科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践——以中国少数民族史专业研究生培养模式为例[J]
.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25(1):82-91.
被引量:22
引证文献
6
1
李真,何宇迪.
研究生创新能力的跨学科培养模式研究[J]
.科技视界,2014(10):165-165.
被引量:7
2
陆秀丽.
初中物理教师跨学科意识与能力的培养模式研究[J]
.数理化解题研究(初中版),2017(7):49-49.
被引量:2
3
缪新颖,崔新忠,吴晓雪.
基于创新实践能力的“跨专业、跨年级”培养模式研究[J]
.高校实验室工作研究,2018(1):104-106.
4
朱小刚,王琴,龙怿.
师生联动模式背景下跨学科研究生培养体系构建初探[J]
.科技资讯,2018,16(36):185-186.
被引量:6
5
张英奎,李雅诺,李宾,曾雅婷.
高管专业背景、学历特征与企业社会责任[J]
.湖北社会科学,2019,0(11):78-89.
被引量:6
6
唐向红,耿晓强.
西部高校跨专业研究生培养模式研究[J]
.科教导刊,2016(7):53-55.
二级引证文献
21
1
孙明东,刘畅.
面向新时代研究生培养需求的导师团队建设初探——以北京交通大学为例[J]
.科技促进发展,2023,19(1):57-62.
被引量:2
2
徐美芳,王浩全,陈友兴,金永,张敏娟.
PAT多模共融协同培养在实践教学中的探索——以信息处理综合实践课程为例[J]
.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24(1):150-152.
3
林益.
上市公司如何履行社会责任——基于249家科创板上市公司披露情况的分析[J]
.证券法苑,2021(3):251-268.
4
琚林锋,林贤坤,李健.
以科研课题为引导的研究生培养方式研究[J]
.科技资讯,2016,14(7):121-121.
被引量:4
5
居来提.买提肉孜,李艳娜,尼加提.外力,田伟.
建设实验平台与研究生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J]
.高教学刊,2017,3(6):140-141.
被引量:5
6
万婷婷,阳林,曾繁俊,钟兴华.
依托学科竞赛 构建跨学科创新人才培养实践平台[J]
.时代汽车,2017(6):57-58.
被引量:3
7
王苗,钱声艳,胡欢,王倩.
基础医学研究生综合科研能力培养方案的研究[J]
.医学信息,2018,31(2):11-12.
被引量:2
8
周成.
“三全育人”引领工科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提升[J]
.大众文艺(学术版),2019(24):213-214.
被引量:1
9
薛名山,雷胜,欧军飞,王法军,李长全.
新时代理工科研究生人才的个性化培养与创新能力探讨[J]
.教育教学论坛,2020(1):59-60.
被引量:7
10
冯文,陈劲松,雷晓.
面向新工科的研究生跨学科培养模式探究[J]
.文教资料,2020(4):196-197.
被引量:2
1
王建江,黄红军.
跨专业研究生培养的实践与研究[J]
.中国电力教育,2012(3):16-17.
被引量:4
2
翟亚军,李素琴.
对跨学科跨专业研究生培养问题的几点思考[J]
.河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1(4):57-59.
被引量:15
3
孙淑萍.
提高跨专业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思考[J]
.东北电力大学学报,2009,29(5):60-62.
被引量:20
4
杨帆,姜文全,石宇.
关于跨专业研究生培养管理的几点思考[J]
.管理观察,2013(12):3-3.
5
金丽,张瑜,吴凤娟.
教育学跨专业研究生学习适应性个案研究——以南通大学为例[J]
.学园,2014(8):37-38.
6
唐向红,耿晓强.
西部高校跨专业研究生培养模式研究[J]
.科教导刊,2016(7):53-55.
7
蒋琳玺.
跨专业研究生学习困境及对策研究[J]
.青年文学家,2013,0(2X):229-230.
被引量:7
8
杨朝霞,陈永杰.
矛盾理论视域下跨专业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对策探索[J]
.产业与科技论坛,2015,14(15):131-132.
9
侯艳清.
论跨专业研究生的学业适应心理问题[J]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3,32(10):101-103.
被引量:1
10
王迎宾,胡振萍.
捕捞学跨专业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与教学方法的几点思考——以浙江海洋学院为例[J]
.中国城市经济,2011(20):139-139.
被引量:1
领导科学论坛
2013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