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西南土产外销与大后方口岸贸易变迁(1937—1945)——以桐油、猪鬃、生丝和药材为中心 被引量:12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1937年7月全面抗战爆发前,西南长江上游地区的土产主要外销路线是通过长江航线运往上海出口,而广西和云南土产则主要是通过西江航线和滇越铁路分别运往广州和越南海防再出口香港。全面抗战爆发后,由于上海、广州、武汉等城市相继沦陷,西南土产外销转为通过桂越公路、滇越铁路和滇缅公路运送出口,后被迫改为通过驼峰航线空运出口。随着战时西南地区土产外销路线的变迁,西南土产外销从战前的沿海口岸逐步向内陆口岸转移。战时西南土产外销路线的改变,削弱了沿海港口与西南腹地间的经济联系,导致大后方土产业发展方向从战前的外向型开始向内向型转变,发展动力由战前的出口拉动为主开始向内需拉动为主转变。
作者 谭刚
出处 《近代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97-110,共14页 Modern Chinese History Studies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抗战时期的大后方交通与西部经济开发"(10FZS004) 重庆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抗战时期大后方城市社会生活变迁研究"(2010ZGLS31)的中期成果之一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32

  • 1严匡国.《四川桐油产销概况》,《四川经济季刊》第1卷第2期,1944年3月,第139页.
  • 2蒋君章.《战时西南桐油问题》,《青年中国季刊》第2卷第2期,1941年1月,第114页.
  • 3陈岗.近代四川猪鬃业的开发与经营[J].史学月刊,2008(4):92-98. 被引量:3
  • 4潘洵.论抗战大后方战略地位的形成与演变——兼论“抗战大后方”的内涵和外延[J].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38(2):5-13. 被引量:26
  • 5吴仁润.《最近我国茶叶对外贸易分析》[J].贸易月刊,1941,:23-23.
  • 6李中舒编.《甘肃农村经济之研究》,《西北问题论丛》第3辑,出版时间不详,第91页.
  • 7徐万民.八年抗战时期的中苏贸易[J].近代史研究,1988(6):185-207. 被引量:12
  • 8《民国二十八年海关中外贸易报告》,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中国海关总署办公厅合编.《中国旧海关史料(1859-1948)》第132册,第126页.
  • 9严匡国.《近五年来我国对外贸易之分析》,《中农月刊》第5卷第8期,1947年8月,第2-5页.
  • 10洪文瀚.《谈谈甘肃的商港--碧口》,《甘肃贸易季刊》第4期,1943年3月,第47-48页.

二级参考文献334

共引文献110

同被引文献185

引证文献12

二级引证文献13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