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文化传播:从草原文化到华夏文明 被引量:1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草原文化对华夏文明的意义,需要从文明发生期的文化传播现象入手,作出根源性的具体说明。传统的人文研究对象以文字书写的文本为主。20世纪后期,受到文化人类学知识范式的影响,拓展出非文字的文化研究,即图像叙事和物的叙事,对文化研究格局带来深刻变化。比较神话学也给文化传播和意识形态研究带来交叉融合的学术新视角,本文由此论述,发端于草原文化的玉石之路和黄金之路,对华夏文明的发生,具有物质和精神的双重意义。
作者 叶舒宪
出处 《内蒙古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6-13,共8页 Inner Mongolia Social Sciences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27

  • 1陕西省考古研究院,上海博物馆.金玉华年--陕西韩城出土周代芮国文物精品[M].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2012.
  • 2叶舒宪.河西走廊:西部神话与华夏源流[M].昆明:云南教育出版社,2008.
  • 3叶舒宪.中华文明探源:神话学研究[z].中国社会科学院重大项目A类结项成果,2012.
  • 4杨建芳.从玉器考察南中国史前文化传播和影响[J].东南文化,2008(4):63-73. 被引量:6
  • 5叶舒宪.玉石神话信仰与中华认同的形成[J].文学评论,2012,(5).
  • 6李学勤.中国青铜器及其最新发现[A].比较考古学随笔[C].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 7戴应新,孙嘉祥.陕西神木县出土匈奴文物[J].文物,1983(12):23-30. 被引量:49
  • 8李零.论中国的有翼神兽[A].入山与出塞[c].北京:文物出版社,2004.
  • 9张光直.商代文明[M].北京: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1999:137.
  • 10马健.黄金制品所见中亚草原与中国早期文化交流[J].西域研究,2009(3):50-64. 被引量:34

二级参考文献37

共引文献145

同被引文献154

引证文献10

二级引证文献66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