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VIP36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霉菌性阴道炎的菌种鉴定及药敏试验分析
被引量: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霉菌性阴道炎也称为念珠菌性阴道炎,其发病率目前已高于滴虫性阴道炎,主要由滥用抗生素、不洁性生活及维生素缺乏等引起,其感染的条件致病菌主要为假丝酵母菌。由于滥用抗生素、避孕药物和激素等,近年来假丝酵母菌的耐药性有所变迁。及时了解本地区霉菌性阴道炎的病原菌构成及其耐药性.提高临床合理用药率,对做好霉菌性阴道炎的防治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
王新忠
冯惠安
机构地区
复旦大学附属金山医院
出处
《中国初级卫生保健》
2013年第1期57-58,共2页
Chinese Primary Health Care
关键词
霉菌性阴道炎
白色假丝酵母菌
药敏试验
分类号
R711.31 [医药卫生—妇产科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9
参考文献
8
共引文献
36
同被引文献
64
引证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34
参考文献
8
1
宋景然.
洁尔阴与制霉菌素片联合应用治疗霉菌性阴道炎疗效观察[J]
.中外医学研究,2011,9(18):120-120.
被引量:4
2
衣秀苇,祝俭平,周萍.
念珠菌性阴道炎病菌种的鉴定与耐药性分析[J]
.中外医学研究,2010,8(9):115-116.
被引量:4
3
潘超英,农建宏.
霉菌性阴道炎菌种鉴定结果分析[J]
.医学信息(下旬刊),2009(10):233-233.
被引量:2
4
孙玉华.
中西医结合治疗霉菌性阴道炎疗效观察[J]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2,6(9):88-89.
被引量:6
5
梁惠珍.
伊曲康唑联合硝酸咪康唑栓治疗念珠菌性阴道炎64例[J]
.中国现代医生,2012,50(5):137-138.
被引量:15
6
杨桂芳.
保妇康栓联合酮康唑治疗阴道念珠菌性阴道炎47例[J]
.中国药业,2011,20(18):63-63.
被引量:4
7
刘爱彬,王光勇.
外阴阴道假丝酵母感染与耐药性分析[J]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9,30(21):2628-2629.
被引量:4
8
张永莲,章芸,李少英.
氟康唑联合咪康唑治疗顽固性霉菌性阴道炎32例分析[J]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1,13(20):125-125.
被引量:8
二级参考文献
19
1
刘小平,樊尚荣,李建武.
妇科门诊患者外阴阴道念珠菌病的检出率和抗真菌药物敏感性研究[J]
.中国妇产科临床杂志,2004,5(2):95-98.
被引量:24
2
黎小东,李平,宋卫忠,颜景兰.
生殖系统念珠菌感染的菌型及对6种抗真菌药物的体外药敏分析[J]
.中国实验诊断学,2005,9(5):768-769.
被引量:7
3
史淑娟,肖敦振,赵丁源,姚念,高俊.
消炎痛对白色念珠菌菌丝形成的影响[J]
.中国妇幼保健,2006,21(6):824-826.
被引量:4
4
顾志群.
383例阴道念珠菌感染菌群鉴定及药敏分析[J]
.滨州医学院学报,2006,29(6):432-433.
被引量:4
5
沈铿.妇产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268-269.
6
Sobel JD,Chaim W.Treatment of torulopsis glabuata vaginitis retrospective review of boric acid therapy[J].Clin Infect dis,1997,24(4):649-652.
7
El-Din SS,Reynolds MT,Ashbee HR.et al.An investigationinto the pathogenesis of vulvo-vaginal eandidosis[J].Sex Transnl Infeet,2001,77(3):179 -183.
8
杨伍风.内外治结合治疗阴道炎101例疗效观察.新中医,2008,:13-14.
9
张传福 姜文华 韩国柱 等.硝酸咪康唑栓与伊曲康唑联合治疗复发性念璩菌性外阴阴道炎.中华皮肤科杂志,2000,:368-369.
10
廖德好,万波,蔡春芳,简凤萍,梁锐根.
妊娠中期阴道炎症的药物治疗与早产的关系[J]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08,7(1):27-29.
被引量:11
共引文献
36
1
余正会.
伊曲康唑与硝酸咪康唑栓联合治疗念珠菌性阴道炎临床评价[J]
.医学信息(医学与计算机应用),2014,0(1):445-446.
被引量:3
2
杨蕾.
反复性霉菌性阴道炎的诊治体会[J]
.医学信息(医学与计算机应用),2014,0(5):476-476.
3
黎江.
氟康唑联合克霉唑阴道栓治疗霉菌性阴道炎的临床疗效观察[J]
.中国医药导刊,2013,15(S1):157-158.
被引量:26
4
尤鸿珠.
黄岩地区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感染特点与耐药性分析[J]
.中国现代医生,2011,49(28):94-95.
5
赵琴.
氟康唑联合乳酸杆菌活菌制剂用于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疗效[J]
.中国医药导报,2011,8(36):75-77.
被引量:2
6
顾玉英,汪怡,王宏源.
454株白色假丝酵母菌分布与药敏分析[J]
.抗感染药学,2012,9(1):54-55.
被引量:1
7
刘开友.
氟康唑治疗霉菌性阴道炎的Meta分析[J]
.中外医学研究,2012,10(13):138-139.
被引量:3
8
刘延玲.
硝酸咪康唑栓联合妇炎洁治疗霉菌性阴道炎56例[J]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3,7(10):74-75.
被引量:1
9
王景侠.
伊曲康唑联合硝酸咪康唑栓治疗念珠菌性阴道炎60例临床观察[J]
.内蒙古中医药,2013,32(23):84-84.
被引量:6
10
蒋顺奎.
硝酸咪康唑栓联合康妇炎胶囊治疗48例霉菌性阴道炎的疗效评价[J]
.中国实用医药,2013,8(32):46-47.
被引量:5
同被引文献
64
1
韦美德,农建宏,苏国生.
念珠菌性阴道炎576例菌种鉴定及药敏分析[J]
.中国误诊学杂志,2009,9(1).
被引量:9
2
田爱军,边树疆.
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176例菌种鉴定及药敏分析[J]
.兵团医学,2010(1):31-32.
被引量:1
3
刘小平,樊尚荣,李建武.
妇科门诊患者外阴阴道念珠菌病的检出率和抗真菌药物敏感性研究[J]
.中国妇产科临床杂志,2004,5(2):95-98.
被引量:24
4
张雨华,钟雪花,刘伟莲,朱小宁.
复发性外阴阴道念球菌病致病菌药敏检测[J]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2004,18(7):443-443.
被引量:8
5
郑俊惠,周渭珩,洪为松.
杭州地区220株外阴阴道念珠菌病的菌种鉴定及药敏试验分析[J]
.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2004,3(4):211-213.
被引量:4
6
刘朝晖,廖秦平.
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的致病菌研究[J]
.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5,21(3):149-151.
被引量:64
7
冯佩英,陆春,朱国兴,张玉清.
复发性阴道念珠菌病念珠菌的菌种及药敏分析[J]
.临床皮肤科杂志,2005,34(4):215-217.
被引量:19
8
王晓霞,皮肖冰,伍启康,李启欣.
性病门诊女性患者外阴阴道念珠菌病的病原学研究[J]
.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2005,4(2):66-68.
被引量:3
9
刘朝晖,廖秦平.
RVVC患者与VVC患者的流行病学研究[J]
.中国全科医学,2005,8(15):1234-1234.
被引量:12
10
朱慧兰,李平,梁碧华,丘小珊.
性病门诊患者分离的酵母菌对氟康唑和伊曲康唑的敏感性研究[J]
.中国艾滋病性病,2006,12(1):51-52.
被引量:10
引证文献
3
1
沈颖,高少虎,梁春花,温中信,王为金.
念珠菌性阴道炎的菌种鉴定和耐药性分析[J]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5,8(29):143-144.
被引量:4
2
胡娟.
滴虫、霉菌性阴道炎患者白带检验及感染率动态研究[J]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26(21):4912-4913.
被引量:7
3
晏亮,邓淑文,潘炜华,廖万清.
我国外阴阴道念珠菌病致病菌菌种分布及体外药敏研究现状[J]
.中国真菌学杂志,2018,13(1):46-52.
被引量:23
二级引证文献
34
1
赵会海,贺政新,李芳,张盼,秦立霞.
外阴阴道念珠菌病的菌种分布及药敏分析[J]
.华南国防医学杂志,2020(7):460-463.
被引量:10
2
胡智敏,廖瑶,蒋思思,周成炎.
克霉唑阴道膨胀栓和克霉唑阴道片治疗外阴阴道念珠菌病的药物经济学评价[J]
.中国药物经济学,2018,13(12):23-26.
被引量:9
3
陈康.
阴道炎诊断中联合检测六项白带生化标志物的临床意义[J]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6,8(14):37-38.
被引量:1
4
薛美蓉.
滴虫性、霉菌性阴道炎患者白带检验及感染率动态观察[J]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6(13):237-237.
被引量:2
5
刘勇.
对114例滴虫性、霉菌性阴道炎患者进行白带检验结果的分析[J]
.当代医药论丛,2016,14(22):139-140.
被引量:2
6
姚颖.
滴虫性阴道炎患者白带常规检验研究[J]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6(23):49-50.
被引量:3
7
谢军,金勤,吴丹.
复发性外阴阴道念珠菌病45例的临床治疗[J]
.中国真菌学杂志,2017,12(3):152-155.
被引量:6
8
刘燕.
心理护理联合健康教育在基层医院真菌性阴道炎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8,11(10):146-147.
被引量:17
9
晏亮,邓淑文,潘炜华,廖万清.
我国外阴阴道念珠菌病致病菌菌种分布及体外药敏研究现状[J]
.中国真菌学杂志,2018,13(1):46-52.
被引量:23
10
岳欣,田文君,邵明秀,刘庆玲,李娟.
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患者阴道微生态的实验室检查[J]
.检验医学与临床,2019,16(9):1156-1159.
被引量:22
1
唐辉.
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病理和试验分析[J]
.现代养生,2014,0(24):261-261.
被引量:2
2
周玲,刘正飞,朱波.
复发性外阴阴道念珠菌病63例菌种鉴定及药敏试验分析[J]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2012,9(4):174-175.
被引量:6
3
刘九菊,杨文丽,张利革.
复发性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106例菌种鉴定及药敏试验分析[J]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5,36(17):2579-2581.
4
吴志浩,江艺.
200例孕妇肝功能试验分析[J]
.重庆医药,1991,20(3):153-154.
被引量:1
5
梁艳.
屈螺酮炔雌醇与左炔诺孕酮用于人工流产后避孕效果分析[J]
.中国医药导刊,2013,15(6):1000-1001.
被引量:5
6
李晓华,刘爱华.
人工流产术后立即口服妈富隆的临床观察[J]
.中国医药指南,2016,14(2):137-138.
被引量:4
7
陆锋彪.
解脲脲原体感染和不育关系的试验分析[J]
.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2008,7(4):247-247.
8
周光丽.
子宫内膜异位症术后联合口服避孕药物预防复发的临床研究[J]
.吉林医学,2016,37(11):2731-2733.
9
周昌菊,余浣珍.
心痛定治疗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开放型双向序贯试验分析[J]
.湖南医科大学学报,1992,17(1):87-88.
10
郑枭剑.
女性生殖道支原体感染状况及药敏结果分析[J]
.山西医药杂志(下半月),2007,36(3):229-230.
中国初级卫生保健
2013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