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VIP36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浅析学校教育与在校未成年人犯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在校未成年人是处在学校教育制度保护下的人群,有着未成年人特有的性格特点和心理。学校教育制度也并非完美无瑕,在校未成年人的不良行为,若不予及时纠正,有向违法犯罪转变的可能。相对于已经脱离学校的未成年人而言,学校教育在遏制在校未成年人违法犯罪上有着天然的优势,但是教育制度中的瑕疵也有可能诱使在校未成年人走向犯罪。
作者
燕海雷
王舒涵
机构地区
北京市房山区人民检察院
出处
《法制与经济》
2012年第22期115-116,共2页
关键词
学校教育
在校未成年人
犯罪
分类号
D917 [政治法律—法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31
参考文献
11
共引文献
42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11
1
邓君韬.
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社会调查制度论纲[J]
.西南政法大学学报,2006,8(4):89-95.
被引量:22
2
居茜.
预防未成年人再次犯罪研究[J]
.世纪桥,2011(1):57-58.
被引量:1
3
周茂成.
高校在校生犯罪的成因与预防——以犯罪心理为研究视角[J]
.法制与经济(中旬),2011(3):32-33.
被引量:1
4
赵军,祝平燕.
不良交往与未成年人犯罪经验研究——以正向交往为参照[J]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5(2):45-50.
被引量:7
5
李博.
对外来未成年犯罪嫌疑人适用逮捕措施之思考[J]
.天津市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25(1):41-44.
被引量:1
6
李霞丽.高职学生犯罪及预防[D].苏州大学2008届硕士专业学位论文.中国知网.
7
李玉娇.
检察机关对未成年人犯罪的预防[J]
.党政干部学刊,2010(7):23-25.
被引量:3
8
沈惠章.
论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司法预防[J]
.河北公安警察职业学院学报,2010,10(2):25-28.
被引量:2
9
路俊琦,胡俊.
浅析未成年学生犯罪心理与预防建议[J]
.法制与社会(旬刊),2009(32):371-371.
被引量:2
10
卢建平.
未成年人犯罪刑事政策与少年司法制度变革[J]
.法治研究,2011(3):34-40.
被引量:12
二级参考文献
31
1
王临平.
中美少年审判制度差异比较[J]
.中国青年研究,2001(2):55-57.
被引量:6
2
龙春江.
当代大学生犯罪之剖析[J]
.社科纵横,2005,20(2):97-98.
被引量:8
3
肖建国.
试论刑诉法修改后少年刑诉制度的抉择[J]
.青少年犯罪问题,1996(6):1-4.
被引量:2
4
刘春兰.
浅析大学生犯罪[J]
.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09,22(1):77-79.
被引量:2
5
何梅.
国外前科消灭制度及档案处理办法简介[J]
.北京档案,2004(6):42-43.
被引量:20
6
于跃江.
论刑罚目的[J]
.中国刑事法杂志,2002(6):23-31.
被引量:11
7
何家弘,姚永吉.
两大法系证据制度比较论[J]
.比较法研究,2003,17(4):55-68.
被引量:66
8
赵永红.
论人身危险性在刑法中的定位[J]
.法学评论,2002,20(2):63-70.
被引量:20
9
李洁珍,叶锦萍.
当代大学生违法犯罪的心理成因及其预防对策[J]
.党史文苑(下半月学术版),2005(6):57-60.
被引量:5
10
王珏.
我国的社区矫正试点工作概述[J]
.法律适用,2005(10):2-3.
被引量:17
共引文献
42
1
奚玮.
未成年人刑事诉讼中的全面调查制度[J]
.法学论坛,2008,23(1):31-36.
被引量:11
2
陈斯,段体操.
东莞青少年犯罪审判困境与破解方法[J]
.人民司法,2008(7):84-87.
3
刘东根.
试论我国未成年人犯罪案件社会调查的主体[J]
.青少年犯罪问题,2008(6):48-52.
被引量:5
4
邓君韬,王德运.
尚未成熟的少年司法制度不宜普适于成人司法——以社会调查制度为例的“民意”分析[J]
.青少年犯罪问题,2008(6):53-58.
5
张晶.
论品格证据在未成年人恢复性司法中的运用[J]
.河北法学,2009,27(2):53-58.
被引量:9
6
陈海平.
未成年人犯罪案件社会调查制度冷思考[J]
.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27(1):31-37.
被引量:26
7
邬凡敏,王群.
“宽罚严管”的少年刑事司法政策[J]
.河北法学,2010,28(1):190-194.
被引量:4
8
赵志梅.
试论量刑证明的特殊性——以独立量刑程序为视角[J]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10,22(1):71-73.
被引量:6
9
赵志梅.
刑事案件中社会调查制度之主体研究[J]
.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6(1):87-89.
被引量:6
10
谷新.
浅析未成年刑事案件中社会调查员制度[J]
.商情,2010(25):169-169.
1
李富有.
浅析在校未成年人人身损害赔偿[J]
.魅力中国,2014(11):9-9.
2
胡文华.
在校未成年人人身损害赔偿问题探析[J]
.青少年犯罪问题,2001(1):14-16.
被引量:2
3
郭舞云.
一名女检察官承办未成年人犯罪案件的心得[J]
.中国检察官,2008(2):70-70.
4
黎春文.
在校未成年人人身伤害事故中学校民事责任初探[J]
.江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1,13(4):10-12.
5
施徐生.
学校与在校未成年人之间不存在监护关系[J]
.行政与法制,2000(6):26-27.
6
杨金兰.
预防和减少在校未成年人犯罪行为的思考[J]
.黔东南民族师专学报,2001,19(5):92-95.
7
俞某抢劫案:未成年人重罪案件中的刑事和解适用问题[J]
.青少年犯罪问题,2007(4):72-73.
8
彭冬.
在校未成年人人身损害赔偿问题[J]
.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2,14(2):78-79.
9
夏祖国.
论中小学在校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学校保护[J]
.法制与经济,2010(5):73-74.
10
未成年人重罪案件中的刑事和解适用问题[J]
.青少年犯罪研究,2007(6):44-45.
法制与经济
2012年 第2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