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VIP36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企业研发机构技术创新方向选择——以贝尔实验室为例
被引量: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企业研发机构之所以能不断取得技术创新成果,与研发机构在每个发展时期能与时俱进地选择好技术创新方向,并适时转变是分不开的;世界著名企业研发机构贝尔实验室技术创新方向选择的成功案例,给予现代企业研发机构一些启示和思考。
作者
眭平
机构地区
厦门理工学院创新方法研究所
出处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4期108-111,共4页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基金
厦门理工学院高层次人才科技项目(YKJ07010R)
厦门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重点项目(1101)
关键词
企业研发机构
贝尔实验室
技术创新
创新方向
创新转向
分类号
F273.1 [经济管理—企业管理]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8
参考文献
5
共引文献
14
同被引文献
54
引证文献
7
二级引证文献
22
参考文献
5
1
A W PAGE. The Bell telephone system[M]. New York: Harper & Brothers Publishers, 1941:8.
2
P W ANDERSON. A history of engineering and science on bell system[J]. Bell Labs Record, 1983, 61(6).
3
J BARDEEN. Solid state technology[J]. Bell Labs Record, 1976, 26(8).
4
眭平.
贝尔实验室的科学观[J]
.自然辩证法研究,2008,24(9):79-82.
被引量:7
5
眭平.
企业科技研发机构的创新灵魂:科学文化环境——从贝尔实验室的科学文化环境谈起[J]
.科技管理研究,2009,29(2):279-281.
被引量:11
二级参考文献
8
1
PAGE A W, The Bell Telephone System [ M]. New York : Harper & Brothers Publishers, 1941 : 11 - 12.
2
JEWEIT F B. Optimize Basic Researches on The Field of Communication [J]. Bell Telephone Quarterly, 1932 (11) : 160 -170.
3
ANDERSON P W. A History of Engineering and Science on Bell System [J]. Bell Labs Record, 1983, 61 (6): 5-7.
4
F B Jewett. Bell Telephone Quarterly[J]. Vol. 11,1932.
5
L M Ross. Bell Labs News[J]. June 6,1980; December 3, 1984.
6
F W Anderson. Bell Labs Record[J]. Vol. 61, Iss. 6,1983 : 5 -7.
7
A W Page. The Bell Telephone System[M]. New York: Harper & Brothers Publishers, 1941 : 11 - 12.
8
眭平.
科技创新与文化环境[J]
.科技管理研究,2004,24(1):134-137.
被引量:8
共引文献
14
1
眭平.
卡文迪许实验室与贝尔实验室的人才方略比较与启示[J]
.实验技术与管理,2011,28(4):143-147.
被引量:5
2
张丽娟.
贝尔实验室科技成果转化机制的探讨[J]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17(2):20-24.
被引量:1
3
眭平.
卡文迪许实验室与贝尔实验室的建室方略比较与启示[J]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1,30(10):166-169.
被引量:2
4
眭平.
两大科研实验室的主研究方向选择与转变比较——卡文迪许实验室和贝尔实验室创新机制的比较研究[J]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1,30(11):95-99.
被引量:6
5
刘晓君,杜霆宇.
贝尔实验室科技人才管理之道[J]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12,29(8):63-66.
被引量:1
6
李莹辉,满强,王虎,刘跃,李勇涛,熊江辉,万玉民,丁柏.
创新环境在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中的作用与思考[J]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2,31(6):99-102.
被引量:8
7
宁德刚.
论科学实验研究与理工科研究生科学人文精神培养[J]
.教育与教学研究,2012,26(12):66-69.
被引量:3
8
许元明.
贝尔实验室创新途径对高校实验室建设的启示[J]
.实验科学与技术,2013,11(2):166-167.
9
聂继凯,危怀安.
国家重点实验室体系研究现状的知识图谱分析[J]
.科技管理研究,2014,34(22):71-75.
被引量:4
10
聂继凯,危怀安.
国家实验室建设过程及关键因子作用机理研究——以美国能源部17所国家实验室为例[J]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5,36(10):50-58.
被引量:42
同被引文献
54
1
潘教峰,鲁晓,王光辉.
科学研究模式变迁:有组织的基础研究[J]
.中国科学院院刊,2021,36(12):1395-1403.
被引量:100
2
张振刚,余传鹏,崔婷婷,徐洋洋,李云健.
基于软系统方法论的创新型企业研究开发院建设研究[J]
.科技进步与对策,2014,31(17):1-6.
被引量:3
3
国家统计局,科学技术部.2006中国科技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6.
4
国家统计局.2010中国科技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0.
5
国家统计局.科学技术部.2012中国科技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2.
6
浙江省科学技术厅,浙江省统计局.2006浙江科技统计年鉴[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6.
7
浙江省科学技术厅,浙江省统计局.2008浙江科技统计年鉴[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8.
8
浙江省科学技术厅.浙江省统计局.2012浙江科技统计年鉴[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2.
9
刘新同,潘育正.
企业如何成为研发和技术创新的主体——美国企业技术创新的演变过程及启示[J]
.科学新闻,2008,10(12):36-37.
被引量:1
10
吴其叶,肖飞.
浙江省高新技术企业研发机构创新能力的空间集聚分析[J]
.科技管理研究,2009,29(7):207-210.
被引量:8
引证文献
7
1
段姗,叶灵杰.
浙江企业研发机构发展情况研究与分析[J]
.科技管理研究,2014,34(11):65-69.
被引量:5
2
马丽,张超,王有志.
江苏省企业研发机构建设情况与对策研究——基于大规模企业研发机构建设情况调查问卷[J]
.特区经济,2015(12):32-35.
被引量:5
3
叶灵杰.
浙江企业研发机构发展情况省际比较[J]
.绍兴文理学院学报,2015,35(10):52-55.
被引量:4
4
郑秋生,张宏丽,李金惠.
广东国家科技产业创新中心建设中企业研发机构的作用[J]
.科技管理研究,2018,38(1):86-91.
被引量:10
5
黄琼涛,张碧莲,彭文明.
企业研究院建设策划探讨[J]
.家具,2021,42(4):105-109.
6
崔怡雯,刘巧虹,吴毅华,赵筱媛.
基于多国实践研究国家目标导向的颠覆性技术类科技项目选题机制[J]
.中国科技资源导刊,2024,56(2):63-72.
被引量:1
7
王亦.
发达国家企业研发机构创新发展研究[J]
.现代经济信息,2015(16):30-33.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22
1
叶灵杰.
浙江企业研发机构发展情况省际比较[J]
.绍兴文理学院学报,2015,35(10):52-55.
被引量:4
2
袁永,李妃养.
深圳与北上广津科技创新比较分析及对策建议[J]
.决策咨询,2016(1):65-69.
被引量:2
3
宋爱华.
常州装备制造业高水平企业研发机构建设研究[J]
.价值工程,2016,35(15):8-10.
4
董晶华,李隼.
江苏省企业研发机构绩效管理研究[J]
.江苏科技信息,2016,33(36):35-37.
被引量:3
5
廖晓东.
粤苏浙三省企业研发机构建设情况监测对比研究[J]
.决策咨询,2017(1):52-55.
被引量:1
6
廖晓东,袁永,陈丽佳.
企业研发机构建设情况监测研究——基于粤苏浙三省比较[J]
.科技管理研究,2017,37(14):85-90.
被引量:5
7
丁玉琛,张千辰,纪宗华.
制造业创新中心、技术创新中心和产业创新中心政策比较研究[J]
.江苏科技信息,2018,35(14):1-4.
被引量:6
8
陈红喜,姜春,袁瑜,王帅斌.
基于新巴斯德象限的新型研发机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模式研究--以江苏省产业技术研究院为例[J]
.科技进步与对策,2018,35(11):36-45.
被引量:55
9
胡海云,姜迪,蒋婧.
江苏省企业研发机构的差异化研究和政策建议[J]
.江苏科技信息,2018,35(24):5-7.
被引量:2
10
李娟.
多维度探索促进科技与纺织产业融合的学会模式——以中国纺织工程学会为例[J]
.学会,2019(12):43-48.
1
陈支农.
跨国公司在华特别行动[J]
.国际人才交流,2005(5):48-49.
2
张岩.
与柳传志对话 距离贝尔实验室多远?[J]
.电子计算机与外部设备,2000,24(6):208-209.
3
卓以和.
从事科学研究要学会冒险探索[J]
.科学中国人,2008(3):128-128.
4
文瑜.
追求创新[J]
.科技智囊,1998,0(9):16-16.
5
安维复.
打开“未来之门”的技术预见学——读《技术预见学概要》一书[J]
.世界科学,2007(9):43-44.
6
倪光南.
“产学研结合”推动企业自主创新的良性循环[J]
.IT时代周刊,2006(21):17-17.
7
刘晓君,杜霆宇.
贝尔实验室科技人才管理之道[J]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12,29(8):63-66.
被引量:1
8
范泽红,潘静.
潘跃进:建设纺织业的“贝尔实验室”——访上海中大技术中心主任潘跃进[J]
.科学中国人,2007(3):10-15.
9
许浚,陆小华.
从贝尔实验室看美国的创新[J]
.国际人才交流,2003(11):36-38.
被引量:3
10
熊晓梅.
新会计准则下对研发费用的探讨[J]
.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08(6):15-16.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2年 第2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