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VIP36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中医辨证论治胃脘痛临床疗效分析
被引量:
1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目的探讨运用中医辨证分型治疗胃脘痛的临床效果。方法依据患者症状进行分型,对肝郁气滞型、脾胃虚寒型、胃热阴虚型和湿热内阻型进行辨证施治,观察疗效。结果经过一个疗程的治疗,本组78例中痊愈14例,占17.9%;显效28例,占35.9%;好转29例,占38.5%;无效7例,占9.0%;总有效率90.7%。结论中医辨证分型论治胃脘痛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
作者
王辉
机构地区
河南镇平县人民医院
出处
《光明中医》
2012年第10期2006-2007,共2页
GUANGMING JOURNAL OF CHINESE MEDICINE
关键词
辨证治疗
胃脘痛
临床分析
疗效
分类号
R256.33 [医药卫生—中医内科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0
参考文献
5
共引文献
56
同被引文献
210
引证文献
17
二级引证文献
112
参考文献
5
1
吴彼,傅海燕.
中医文献关于胃脘痛病名及病因考释[J]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08,22(4):19-20.
被引量:32
2
韩立民.
胃脘痛中医辨证分型与胃泌酸功能关系分析[J]
.中华中医药学刊,2008,26(3):539-540.
被引量:17
3
王天龙,余滟钧.
胃脘痛肝胃气滞证病因病机之我见[J]
.中国中西医结合脾胃杂志,2000,8(3):175-176.
被引量:16
4
余秋焕,杨春晓.
自拟养胃汤治疗慢性胃炎73例[J]
.陕西中医,2008,29(1):34-35.
被引量:11
5
赵晓辉.
中医药辨证治疗胃脘痛530例临床分析[J]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08,10(23):142-142.
被引量:8
二级参考文献
10
1
朱敏恒,刘清华,张新生,胡艳丽.
中药治疗胃溃疡机理的研究进展及其意义探讨[J]
.实用医学进修杂志,2004,32(1):59-61.
被引量:1
2
王承党.
胃肠激素对胃运动和排空的调节作用[J]
.国外医学(消化系疾病分册),1995,15(2):77-80.
被引量:21
3
田德禄.中医内科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1:269-279.
4
[4]刘明芝.中医药统计学[M].长沙:湖南科技出版社,2000.
5
[2]中华医学会消化分会.慢性胃炎分类原则[S].2003.
6
[3]中华医学会消化分会.慢性胃炎内镜分型原则[S].2003.
7
刘衡如校.灵枢经[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64
8
金·刘完素撰.曹公寿,宗全和注释.素问玄机原病式[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3
9
清·尤在泾集注.金匮要略[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64
10
张琳,杨连文,杨李君,郑晓光,潘崇兰.
幽门螺旋菌与慢性萎缩性胃炎发病关系及防治研究[J]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1992,12(9):521-523.
被引量:132
共引文献
56
1
段飞茹,成金枝,黄雅慧,王志勇.
疏肝理气法在治疗萎缩性胃炎中的应用[J]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09(1):116-117.
被引量:6
2
李健.
疏肝健胃汤治疗胃脘痛150例疗效观察[J]
.中国药物经济学,2013,8(S1):284-284.
3
黄加元.
中医辨证治疗胃脘痛72例临床分析[J]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09,18(12):112-112.
被引量:3
4
赵艳,王海军,孙英霞,张惠云,乔明琦.
胃脘痛与情志病因研究进展与分析[J]
.辽宁中医杂志,2010,37(4):764-765.
被引量:13
5
王保田.
138例胃脘痛的中医药治疗与分析[J]
.中医临床研究,2010,2(14):94-95.
6
回娟,马培锋.
胃脘痛在社区卫生综合调治中的应用[J]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0(30):7408-7408.
7
李秀.
从中医辨证初探职业消防员多发十二指肠溃疡的病因[J]
.医学信息(下旬刊),2011,24(5):178-179.
8
郭锦禧.
浅谈胃脘痛的中医临床辨证治疗[J]
.中医临床研究,2011,3(12):92-93.
被引量:14
9
吕俊芳.
中医辨证治疗胃脘痛临床观察[J]
.中国实用医药,2011,6(18):140-141.
被引量:11
10
赵雪莹,柴剑波,高彦宇,李冀.
中医证型客观化之消化性溃疡研究初探[J]
.中医药信息,2011,28(4):1-2.
被引量:5
同被引文献
210
1
尹合勇.
中医治疗脾胃虚寒型胃痛的临床疗效观察[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20(83):203-204.
被引量:2
2
林三仁,于中麟,胡品津,王崇文,许国铭,萧树东,施尧,刘文忠.
全国慢性胃炎研讨会共识意见[J]
.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2000,5(2):1-4.
被引量:14
3
周杰.
疏肝理气法治疗肝郁气滞型胃痛25例体会[J]
.湖南中医药导报,2004,10(9):11-12.
被引量:7
4
王惠敏.
甘草药理作用及其临床应用[J]
.天津中医学院学报,2004,23(4):184-185.
被引量:40
5
卢志刚,韩雪梅.
蒿芩清胆汤解热抗炎作用的实验研究[J]
.中医药学刊,2005,23(3):454-455.
被引量:19
6
徐昌万.
百合丹参饮治疗胃脘痛125例[J]
.河南中医,2005,25(3):50-50.
被引量:4
7
莫日根,韩雪梅,新燕,王桂珍,董洁.
蒿芩清胆汤抗流感病毒的实验研究[J]
.中医研究,2005,18(5):16-18.
被引量:30
8
卞军.
黄芪建中汤加减治疗慢性胃炎46例[J]
.河北中医,2006,28(5):362-362.
被引量:4
9
邵铭.
单味中药饮片精制颗粒配方柴胡疏肝饮治疗气滞胃痛临床报告[J]
.江苏中医,1996,17(6):8-9.
被引量:4
10
钱占红,任存霞,莫日根,韩雪梅.
蒿芩清胆汤对大鼠胃液分泌及胃排空的影响[J]
.中药药理与临床,2006,22(5):3-4.
被引量:18
引证文献
17
1
黄振鹏,梁仲惠.
中医药治疗慢性胃炎临床研究进展[J]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3,15(9):106-108.
被引量:10
2
高尚社.
国医大师李振华教授治疗慢性胃炎验案赏析[J]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3,11(17):6-8.
被引量:2
3
徐小慧,张建芳,储士娟.
热敷后穴位按摩辅助治疗脾胃虚寒型胃脘痛的疗效观察[J]
.中医临床研究,2014,6(22):145-146.
被引量:10
4
颜敏.
隔姜灸治疗胃脘痛的效果观察及护理[J]
.当代护士(下旬刊),2015,22(1):100-102.
被引量:6
5
甘海红,邵小亚,许泽军.
雷火灸中脘穴在脾胃虚寒型胃脘痛中的应用及护理[J]
.当代护士(上旬刊),2015,22(5):32-33.
被引量:9
6
陈燕,冯治平.
蜡疗加中药外敷辅助治疗慢性胃炎30例[J]
.光明中医,2016,31(12):1824-1825.
被引量:7
7
陈丽.
自拟活血化瘀方治疗瘀血阻络型慢性胃炎32例[J]
.光明中医,2016,31(14):1999-2001.
8
刘波.
加味丹栀逍遥汤治疗肝郁气滞型胃痛的临床效果[J]
.中国实用医药,2016,11(32):133-134.
被引量:1
9
伍建新,甘海苹,吴红彦,甘培尚.
中医药辨证分型治疗胃脘痛研究进展[J]
.亚太传统医药,2017,13(8):84-85.
被引量:12
10
胡杨倩,沈翠珍,任菡霖,陆一波.
腕踝针与穴位敷贴对脾胃虚寒型胃脘痛的即时镇痛效果观察[J]
.浙江临床医学,2018,20(8):1396-1397.
被引量:9
二级引证文献
112
1
贺倩倩.
中药热奄包联合穴位敷贴在胃脘痛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
.慢性病学杂志,2022(7):1053-1055.
被引量:5
2
谢学文,余益群.
艾灸结合辨证食疗治疗脾胃虚寒型胃脘痛的效果[J]
.内蒙古中医药,2022,41(10):87-89.
被引量:4
3
顾圣琴.
艾灸疗法辅助治疗胃脘痛的临床护理效果分析[J]
.名医,2020(14):170-171.
被引量:1
4
赵婷,张炜宁(指导),聂桂元,朱洁,杨涛,鲁凌飞,吴佳,梁长才.
程丑夫教授从肝论治胃痛经验浅析[J]
.光明中医,2020(9):1308-1310.
被引量:5
5
马红梅,傅晓红.
内关穴按压配合中医特色护理在肝气犯胃型胃脘痛中的应用效果[J]
.光明中医,2020,0(1):77-80.
被引量:10
6
丁雪梅,樊霞,张静.
中医辨证施护对胃脘痛患者中医证候积分及生存质量的影响[J]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2023,4(11):43-46.
被引量:1
7
李丽,冯雯,蒋亚玲,陈辉,赵龙,杨伟兴,王天刚,肖国辉.
参苓白术散加减配合针灸治疗脾胃虚寒型胃脘痛的临床疗效研究[J]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2020(16):25-27.
被引量:2
8
郭芳,李翠梅.
隔姜灸治疗虚寒型胃脘痛的疗效观察[J]
.心理月刊,2018,0(3):222-222.
9
刘海燕.
中医治疗脾胃湿热型胃脘痛的疗效及临床分析[J]
.今日健康,2016,15(3):314-314.
10
王晓华,崔耀辉,王静华,侯云霞,韩琼,曹建忠.
穴位贴敷联合隔姜灸治疗脾胃虚寒型慢性胃炎临床观察[J]
.光明中医,2018,33(23):3537-3539.
被引量:6
1
韩新霞.
68例胃脘痛患者采用中医护理后临床效果分析[J]
.中国实用医药,2014,9(8):241-241.
被引量:7
2
王璟璠,金莉华,王占红.
中医辨证论治尘肺188例分析[J]
.中外医疗,2008,27(15):3-3.
被引量:7
3
王桂凤,朴香兰.
辨证治疗药物流产后出血183例临床观察[J]
.中国妇幼保健,2004,19(3):72-73.
4
刘慧华.
辨证治疗宫内放置节育器后阴道出血120例[J]
.医学理论与实践,2000,13(2):108-109.
5
张玉焕.
柴胡疏肝散加减治疗慢性胃炎临床观察[J]
.光明中医,2011,26(2):292-292.
被引量:7
6
赵一丁,于莉.
步玉如教授论治胃脘痛经验拾萃[J]
.中华中医药杂志,2006,21(3):169-170.
被引量:4
7
刘春梅,唐秋霞.
辨证治疗慢性胃炎65例[J]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4,12(14):51-52.
8
薛世明.
半夏泻心汤治疗慢性胃炎的临床疗效分析[J]
.光明中医,2017,32(2):227-228.
被引量:6
9
杨安.
男人也有更年期[J]
.健康生活,1997,0(10):15-13.
10
肖学利.
无药养生 健康一生[J]
.祝您健康,2011(2):12-13.
光明中医
2012年 第10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