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VIP36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活血化瘀疗崩漏
被引量:
3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本文从胞宫的生理特性,中西医对崩漏的病因病机认识及其治疗方法角度出发,总结江秀成副教授治疗崩漏的经验——"活血化瘀"法是治疗崩漏的主要方法。
作者
朱小凤
唐昊
机构地区
成都中医药大学
出处
《黑龙江中医药》
2012年第5期25-27,共3页
Heilongjiang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关键词
崩漏
活血化瘀法
江秀成
分类号
R271.12 [医药卫生—中医妇科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46
参考文献
6
共引文献
389
同被引文献
59
引证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24
参考文献
6
1
刘冬娥.
女性围绝经期的生理和病理变化[J]
.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4,20(8):473-474.
被引量:250
2
申秀荣.
小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36例临床分析[J]
.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5,21(5):311-312.
被引量:97
3
何艳.无排卵性功血85例临床治疗比较.新疆医科大学硕士学位论文:3.
4
夏天,叶青.
坤宁活血汤治疗更年期功血的临床及实验研究[J]
.上海中医药杂志,2004,38(9):32-34.
被引量:17
5
安国亭,轩敏生.
活瘀法论治崩漏90例[J]
.内蒙古中医药,2009(8):8-9.
被引量:2
6
顾月丽,顾江红.
益母草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J]
.中国中医药科技,2008,15(4):320-320.
被引量:42
二级参考文献
46
1
韩秀君,王鑫炎.
益母草胶囊促进产后子宫复旧疗效观察[J]
.中国现代应用药学,2003,20(6):526-527.
被引量:13
2
刘冬娥.
女性围绝经期的生理和病理变化[J]
.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4,20(8):473-474.
被引量:250
3
晁志,马丽玲,周秀佳.
益母草中生物碱成分对大鼠的利尿作用研究[J]
.时珍国医国药,2005,16(1):11-12.
被引量:66
4
李淑君.
益母草注射液预防产后出血临床观察[J]
.医药论坛杂志,2004,25(24):59-59.
被引量:6
5
胡元亮,宋大鲁,张宝康,陈小慧,徐福南.
中药促孕灌注液及其主要组分药对小白鼠阴道上皮的影响比较研究[J]
.畜牧与兽医,1993,25(4):149-151.
被引量:5
6
蔡汝勤.
益母草颗粒冲剂用于早期妊娠药物流产56例临床观察[J]
.现代医药卫生,2005,21(5):576-576.
被引量:4
7
廖爱华.
米非司酮的作用机理及临床应用[J]
.实用妇产科杂志,1994,10(1):15-16.
被引量:532
8
郑斐,方勤,冯利平.
鲜益母草胶囊促进产后子宫复旧68例临床观察[J]
.中国中药杂志,2005,30(5):386-387.
被引量:7
9
王煜沈,赵长石,王春玲.
益母草胶囊治疗产后胎盘胎膜部分残留45例分析[J]
.中国妇幼保健,2005,20(9):1127-1127.
被引量:6
10
王立,张国斌,段妍君.
益母草胶囊抗炎镇痛作用的研究[J]
.湖北中医杂志,2005,27(8):53-54.
被引量:8
共引文献
389
1
汪小婷,任玉环.
困难宫腔操作多种宫颈预处理方式分析[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0(86):110-110.
2
黄华丹.
探析炔诺酮片联合雄激素治疗更年期功血的效果[J]
.医学信息(医学与计算机应用),2014,0(33):320-320.
3
米慧卿,金亚蓓,王健.
针灸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机制研究进展[J]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08(12):1620-1621.
被引量:4
4
刘静.
小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38例疗效观察[J]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09,3(6):160-161.
被引量:3
5
黎秀娥,金琳,赵菊.
米非司酮治疗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49例临床观察[J]
.中国老年保健医学,2007,5(3):72-73.
被引量:3
6
孙力,石红,米热古丽阿比,凌钰.
老年宫腔积脓并发子宫穿孔临床疗效分析[J]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07,1(4):40-41.
7
李发胜,赵珏,刘海日,池晓峰,杨波,燕小梅.
益母草多糖对小鼠免疫调节作用的影响[J]
.中国中医药科技,2009,16(4):288-289.
被引量:15
8
吴纯玲.
不同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围绝经期功能性子宫出血临床分析[J]
.中国药物经济学,2013,8(S1):124-125.
被引量:5
9
申秀荣.
小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36例临床分析[J]
.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5,21(5):311-312.
被引量:97
10
付国勤,柯翠平.
围绝经期综合征病因及防治浅谈[J]
.中国乡村医药,2005,12(8):39-40.
被引量:2
同被引文献
59
1
张锡珍.
活血祛瘀治疗崩漏70例临床报道[J]
.上海中医药杂志,1995,29(4):5-6.
被引量:9
2
高慧.
中药治疗脾肾两虚型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临床观察[J]
.吉林中医药,2006,26(11):27-28.
被引量:10
3
高慧.
补肾健脾固冲方治疗肾脾两虚型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346例[J]
.广西中医药,2006,29(6):40-41.
被引量:2
4
孙晓峰,游卉.
尤昭玲教授诊治功血特色[J]
.中华中医药学刊,2007,25(7):1334-1335.
被引量:1
5
张玉珍.中医妇科学[M].第2版.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169.
6
乐杰.中医妇科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
7
刘敏如.中医妇产科学(上册)[M].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498-510.
8
朱秀芬,朱志斌.
“塞流、澄源、复旧”三法在治疗崩漏中的应用[J]
.河北中医,2008,30(9):936-936.
被引量:6
9
陈欣,凌霞.
杨宗孟治疗崩漏临证经验拾萃[J]
.中医杂志,2009,50(8):683-684.
被引量:4
10
冷少光,李道平,王俊慧.
崩漏的病因病机及治崩三法的应用体会[J]
.中外医疗,2009,28(28):95-95.
被引量:5
引证文献
3
1
李杨,高慧.
导师高慧教授治疗崩漏经验总结[J]
.亚太传统医药,2015,11(14):54-57.
2
谷凌云,王勤,邢云斐,查青山.
通因通用法治疗崩漏的研究进展[J]
.解放军医药杂志,2016,28(7):113-116.
被引量:12
3
王学梅,谢萍.
逐瘀止崩法治疗崩漏出血期研究进展[J]
.陕西中医,2019,40(3):407-408.
被引量:14
二级引证文献
24
1
李璨.
育阴止崩汤加减联合刮宫治疗更年期崩漏临床研究[J]
.四川中医,2022,40(9):160-162.
2
余丹丹,徐云霞.
导师徐云霞治疗脾虚型崩漏经验总结[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20(45):182-183.
3
余次碧,罗倩翊,张美玲,罗新梅.
隐白穴艾灸合固冲汤治疗脾虚型崩漏止血的临床观察[J]
.中国实用医药,2017,12(28):111-113.
被引量:16
4
王紫媛,王昕.
王昕教授从气虚血瘀论治崩漏[J]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7,26(21):75-77.
被引量:2
5
李蕾,许昕.
许昕论治异常子宫出血经验拾萃[J]
.中华中医药杂志,2018,33(7):2914-2917.
被引量:10
6
丛涛,于源源.
三胶汤治疗崩漏的临床研究[J]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8,10(25):135-136.
被引量:1
7
王学梅,谢萍.
逐瘀止崩法治疗崩漏出血期研究进展[J]
.陕西中医,2019,40(3):407-408.
被引量:14
8
韩延华,沈凡琪.
龙江韩氏妇科治疗肝肾阴虚型崩漏经验[J]
.辽宁中医杂志,2020,47(7):46-48.
被引量:4
9
王士萌,李扬,陈璐,冯晓玲.
《傅青主女科》之妇人血崩七症用药初探[J]
.陕西中医,2021,42(1):90-92.
10
李英,徐会齐,刘东妮.
崩漏止血方法加减治疗崩漏患者的临床疗效[J]
.首都食品与医药,2021,28(1):162-163.
1
彭礴.
夏桂成副教授治疗更年期综合征的经验[J]
.福建中医药,1991,22(3):13-14.
被引量:1
2
高秋松.
罗鸣岐副教授临床用药经验举隅[J]
.浙江中医学院学报,1989,13(2):26-28.
3
黄景贤.
试论经络的实质是中医对人体生理特性的认识[J]
.国医论坛,1996,11(6):25-26.
被引量:2
4
陈星南.
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359例观察[J]
.浙江中医学院学报,2005,29(5):76-76.
被引量:1
5
张金红,邓红玲,陈冠亚.
糖尿病肾病的中医研究进展[J]
.云南中医学院学报,2010,33(5):61-65.
被引量:9
6
付文旭,邹澍宣.
中医中药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概况[J]
.内蒙古中医药,2012,31(20):93-94.
被引量:3
7
尹靖先,彭玉华,张三印.
花椒药用的研究进展[J]
.四川中医,2004,22(12):29-31.
被引量:29
8
朱树丽,王广青,张晓春.
张晓春副教授运用玉屏风散加味治疗儿科疾病拾零[J]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2,14(6):143-145.
被引量:4
9
张觉人.
从脑的生理特性探讨脑病证治特点[J]
.上海中医药杂志,1991,25(3):8-9.
被引量:6
10
席春生.
徐效文副教授诊治小儿咳嗽经验初探[J]
.甘肃中医学院学报,1994,11(3):1-1.
黑龙江中医药
2012年 第5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